一批餐饮“收尸人”正在挣扎求生

餐饮“收尸人”不香了:800%暴利成过往,如今守着满仓设备愁回款


曾几何时,餐饮“收尸人”是藏在行业背后的“隐形赢家”。他们专盯倒闭的网红餐厅,用原价5%-30%的低价收回冰箱、灶台,一转手就能赚数倍差价,最高利润率达800%,堪称“躺着赚钱”的暴利生意。可如今,这群靠餐饮闭店潮吃饭的人,却迎来了自己的“至暗时刻”——营业额腰斩、仓库爆仓成常态,不少人只能勉强挣扎求生。


过去,餐饮“收尸人”的日子有多滋润,现在就有多艰难。太原做了十余年二手餐饮设备回收的7哥,2025年前8个月的销售额直接跌了一半还多;广州的张鑫更惨,7月整月只成交10单,赚的钱刚够交房租,连人工成本都快覆盖不了。比营业额暴跌更棘手的是库存问题:闭店的餐饮越来越多,7哥单月就收了53家火锅店的设备,回收量同比翻了倍,可新开店的人却越来越少,设备销量跌了30%以上。为了放这些积压的设备,他不得不额外租下5000平米仓库,满仓的冰箱、灶台堆得像小山,资金套在里面转不开,成了沉甸甸的“包袱”。


谁也没想到,曾经的暴利生意会落到这步田地,核心原因藏在供需两端的双重变化里。


从供给端看,“收尸人”的暴利根基——信息差,早就被打破了。以前从业者少,倒闭餐厅老板不知道设备值多少钱,“收尸人”能压到低价;现在短视频普及,设备原价、二手价一查便知,回收价被逼到原价的50%以上,售价却上不去。更要命的是,做这行的人越来越多,恶性竞争压价不说,不少倒闭餐厅还直接开直播卖设备,“收尸人”连优质货源都抢不到,利润空间被挤得所剩无几。


再看需求端,买方市场早已“缩水”又“升级”。一方面,餐饮行业本身不好做,小龙虾、牛蛙等品类闭店率超31%,饮品店一年倒闭20多万家,创业者没了往日热情,新开店数量锐减,买二手设备的人自然少了;另一方面,现在愿意买二手设备的,大多是连锁品牌,他们图的是降低扩张成本,却不再只看低价,还得要专业检测报告、质保服务,甚至终身维修,传统“收来就卖”的“一锤子买卖”,根本满足不了需求。


为了活下去,不少“收尸人”已经开始咬牙转型,从“收废品”往“做服务”改道。


有的先从清理库存下手,只收冷柜、炸炉这种流通快的设备,专盯蜜雪冰城、古茗等主流品牌的二手设备,至于那些老旧的、没人要的,直接当废铁处理,哪怕少赚点,也要先把资金盘活。有的则死磕成本压缩,7哥把14人的团队减到8人,仓库从市区搬到郊区省租金,连物流、设备清洗这些非核心活,都外包给别人做,能省则省。


更关键的是服务升级,以前卖设备只给7天质保,现在不少人直接延到3个月,还承诺终身维修,甚至推出“包退”服务;收来的设备先做专业检测,标注清楚使用时长、维修记录,拿着检测报告找客户,慢慢重建信任。还有人盯上了线上和优质合作,拍抖音直播展示回收、检测过程,公开定价吸引客源;主动找连锁品牌、共享厨房合作,提供“检测-配送-维修”一站式服务,绑定长期客户。


其实,餐饮“收尸人”的困境,本质上是行业从粗放走向专业的必经之路。800%的暴利本就不符合市场规律,信息差消失、需求升级后,“赚快钱”的时代必然结束。未来能留在这行的,不会再是只会低价收设备的人,而是懂餐饮需求、能做标准化服务的“专业选手”。


而这波转型,对餐饮行业来说也是个提醒:二手设备不再是“没人要的废品”,反而能成为品牌降低成本的“香饽饽”。无论是回收商还是餐饮品牌,找准需求、做好服务,才能在行业调整里找到新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0

标签:美食   餐饮   设备   暴利   低价   需求   二手设备   品牌   息差   灶台   二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