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拒买波音,特朗普暴怒,白宫:现在明明是中国要跟我们谈协议

本文严格依据权威信源(官媒占比超80%),结合2022-2025年最新动态及历史数据,最终观点保持中立。结尾附有参考资料。如有新动态,望提醒博主。

2025年4月16日凌晨,特朗普在社交媒体指责中国暂停波音飞机采购导致美国进口订单“狂跌64%”。

从关税大棒到稀土管制,再到美国国内订单骤降,这场博弈早已不再只是口舌之争,而是攸关两国经济命脉的硬碰硬。

回顾过去几个月,美国对华关税率一路飙升,中国的反制措施也步步紧逼,稀土、军工、航空领域轮番上演震撼冲击。

令人唏嘘的是,贸易战从未创造所谓的“赢家”,它只是在全球产业链的暗角里埋下了更多不确定性。

如今,特朗普的“暴怒”能否换来美国的自省?波音在中国市场的地位是否还能逆转?

一、美国订单暴跌64%的真相

长久以来,“关税”被视为快速提振本国经济的利器,但到了2025年,却逐渐演变成一把“双刃剑”。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以来屡次挥动关税大棒,尤其喊话要对自中国进口的商品征收高达245%的额外关税,但这一举措在国内却引发了截然相反的市场反应。

根据货运公司Vizion在4月初发布的报告,2025年4月,美国进口订单环比暴跌64%,其中服装和电子元件等领域成为重灾区。

很多托运人开始担忧不确定性,暂停或减少签约订单,供应链似乎因为这场“关税风暴”而逐渐失衡。

更关键的是,美国企业在两面夹击下倍感压力。

一方面华盛顿对中国商品的高关税致使进口成本急剧上升,企业难以消化价格,而那些主要依赖中国市场的产业链也面临货源短缺与成本飙升。

另一方面中国针锋相对的关税反制及稀土管制,激化了许多美国厂商在原材料和技术核心部件上的风险。

倘若说当初特朗普坚信“关税可以拯救美国经济”,现实却让人看到了“饮鸩止渴”的危险——企业怨声载道,百姓对物价上涨抱怨不断。

依靠对华出口维持生计的美国农产品更是全面遇挫。

大豆在之前的国际市场上曾被视为“黄金谷物”,如今却因关税重复叠加,成本翻倍—许多国会代表来自传统农业州,他们在国会山上强力呼吁“不能继续自杀式贸易战”。

然而特朗普政府却在这个时间段再次升级关税壁垒。

保守派议员依旧宣称这是在“保护美国价值”,但农业、科技、汽车等行业的人士则在担忧自己的生意是否还能维持。

美国的车企同样吃不消高昂关税:对进口零配件的征税让本土车企利润迅速缩水,市场竞争力大打折扣。

在美国内部,共和党高层对关税政策的分歧也日益公开化。

一些务实派议员认为,贸易讨论不能只剩“强硬”和“绝不退让”的口号,而是要同世界保持更多协商和对话。

另一些鹰派议员则依旧主张还要推出更多惩罚措施,在高关税政策的道路上一条道走到黑。

政府内部对于贸易战升级并非铁板一块,使得外界对美国关税政策的前景更加迷茫。

更糟糕的是,美国国内的企业破产率开始出现明显上升迹象,一些小微企业四处求生。

有分析师甚至感叹,关税俨然成了“三输局面”——工业企业、贸易伙伴、消费者都深陷困局。

二、波音的滑铁卢

如果说“关税之痛”是美国社会普遍面临的难题,那么波音则是兼具商业与政治符号意义的企业。

多年来,波音公司享有“美国制造”标杆的光环,但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质量丑闻,却在一系列事故中被放大。

自2020年以来,波音737 MAX机型的事故频发,虽在后续经过调查和整改,但依旧令人心有余悸。

到了2025年,波音仍未彻底摆脱负面历史:有统计显示,在过去五年里,波音飞机共发生48起大小不一的安全事故,其中以737-800机型的致死事故尤其引发国际社会关注。

当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加码,中国暂停接收151架未交付的波音飞机,外界惊呼:波音或许正在经历一场“雪崩式”的市场危机。

中国作为波音极其重要的海外订单来源,多年来一直采购波音的各型飞机。

然而一旦有了的关税叠加,加之中方对企业采购成本更敏感的考量,波音即便想降价也难以挽回局面。

再者国产C919大飞机正逐步崛起,根据2024年官方数据,C919的国产化率已经突破60%,并在2025年获得了国内外订单超过1200架。

波音相对于空客和C919的竞争态势明显减弱,这让其加速下行。

商务部数据显示,中国的暂停采购政策直接使得波音在中国境内损失了舟山联合工厂的全部新单。

该工厂原先承担737 MAX的最终组装与交付工作,如今陷入停工,美国西雅图的波音生产基地亦有多架737 MAX积压。

对波音而言,严重的产能空转和庞大的库存压力是实打实的财务打击。

白宫方面却希望通过政治后盾帮助波音渡过难关,然而面对全球行业竞争,舆论早已不再给波音过多的同情和耐心。

更让美国政府尴尬的是,中国民航局自2024年起就一直保持对波音新机型的审慎态度,并拒绝其认证申请。

这意味着未来波音想要在中国市场重新拿下更多订单,难度只会越来越高。

737 MAX尚未打破负面阴影,新一代机型又受阻于监管政策。

与此同时,中国从经济安全和自主研发的角度考量,更愿意向国产客机项目倾斜资源。

对波音而言,这不仅是订单的减少,也是一种长期市场地位的流失。

三、稀土管制与“对等关税”的精准打击

当讨论中美贸易博弈,不可绕开的核心就是中国对稀土出口实施的管控。

稀土虽称“土”,但却是许多尖端科技和军工产品的关键要素。

美国军方的F-35、F-47以及高性能导弹都不可能绕开镝、钆、铽等关键稀土元素。

因此中国对稀土出口的任何限制,都会对美国国防工业产生重大影响。

根据中国2024年的出口管制细节,中国在钆、铽等中重稀土的加工上拥有全球70%的产能。

这不仅让美国感到焦虑,也让日本、韩国等其他工业国更稳重地与中国展开合作,担心自己在这一链条上遭到“池鱼之殃”。

在军工、航空等具有战略意义的领域,中国的反制同样精准。

对美国进口的波音飞机征收125%的关税,让波音飞机成本飙升;美国深海采矿计划和尝试稀土替代的研发速度远不及需求的增长,陷入两难。

与此同时,中国借着稀土这个筹码,进一步反制美国多次加征关税的举动。

不少美国专家惊呼,一旦中国真的全面收紧稀土出口,美国在短期内很难找到合适替代国。

即使地质储量丰厚的国家也需要时间来建立完整加工链。

就算找到替代供应源,价格也会远远高于中国现行的市场行情。

这样的举措在某种程度上已展现出中国在“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韧性。

如今中国航空公司在波音停购背景下,得以放心购买空客并加速C919试飞和交付。

稀土的出口管制,以及加征对美关税的举动,让外界看到中国不仅仅是被动防守,还能从供应链、技术研发和市场培育的角度进行多层次布局。

虽然一些声音担心中美之间是否会越走越远,但至少从短期看,中国以稀土、飞机、关税等领域的反制手段,已经让美国陷入“自我反噬”的被动局面。

四、白宫“双标”叙事

面对这个局面,白宫的态度经历了从“我们拥有绝对优势”到“现在是中国必须跟我们谈”的转变。

特朗普还曾在社交媒体上宣称:“关税让美国收入大增!”可仅仅一天后,他就表示要中国“主动前来谈判”。

打脸来得如此之快,令美国媒体和政界人士都颇为讶异。

有人嘲讽,“白宫上一秒还在挥舞胜利旗帜,下一秒已慌张地要对方谈和。”

不止如此,美国财政部的数据显示,从关税所获收入远不足以覆盖政府补贴支出的30%。

这说明关税政策对美国财政真正在贡献多少,一直是个疑问。

特朗普此前的高调宣传多少被现实刺穿,白宫内部也陷入了争论漩涡:继续和中国硬碰硬,可能导致更多美国农民、制造业工人、零售商倒下;若选择妥协,前期的政治话术又会被视为对选民的背叛。

在舆论战中,美国官方多次试图将贸易战升级的责任归咎给中国,指称中国不愿意谈判。

但事实是,中国外交部早已表明若美国愿意在公平和对等基础上对话,中方也不拒绝谈判。

然而当外界看到美国对华关税一再加码时,加上特朗普凌晨在社交平台上不断喊话“要求中国买美国的飞机和农产品”,就难免让人质疑——究竟是谁不愿意放下身段促谈?

欧盟、东盟等主要经济体则纷纷表态,不想重蹈以关税“单边制裁”为手段的覆辙,以维持全球贸易相对稳定。

在舆论层面,中国媒体自然不会放过揭露美国政策不确定性的机会。

国际社会上,包括德国车企在内的多方呼吁“避免经济冷战”,不希望跟随美国进一步对中国施压。

一时间美国的外交手段遭遇了“联合围观”,削弱了其传统的联盟扩张力。

五、新变局下的多维思考

在这种复杂的背景下,中美间的博弈似乎仍会继续。

表面看这是一场关税与航空订单的互相扯皮,但背后捆绑了双方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利益分配问题。

“谁更依赖谁?”一直是舆论的焦点。

长久以来,美国对中国有技术优势,但中国对美国也有庞大的市场购买力。

在过去几十年,中美相互纠葛深入到生产链每个环节,任何一个单点脱钩都可能带来全局震荡。

中国选择在波音飞机和稀土供应这两个关键节点精准反制,无疑是看准了美国在军工和高科技制造的“软肋”,并且也给了国产大飞机一个发展机遇。

另一方面,美国的农产品出口商、汽车零部件商则对高关税反制深恶痛绝,他们亟需美国政府拿出更智慧的策略来平衡国内民意。

可特朗普仍然对外强调“美国是谈判中的强势方”,却又在社交媒体上埋怨中国“订单不给力”。

舆论场一片沸腾:美国内部对是否持续加保守关税观点不一,中国则在多元化贸易体系中寻找更多突破,比如签署RCEP、深化“一带一路”沿线的投资合作,在区域和全球层面塑造不同的产业竞争力。

有人指出,这种“去美国化的供应链”或许会在未来几年加速,中国在某些核心领域的工业技术基础能否迅速拔高,将成为胜负手。

结语

这场围绕波音订单、关税大棒和稀土管制而起的博弈,堪称一面投射出大国竞争与全球化演进的镜子。

动辄提高关税、频繁诉诸制裁的做法,的确在短期内撼动了全球市场,却留下层层经济隐忧。

中国以开放和反制并行的态度,向世界展示了不畏挑战、却也注重合作的可能性。

美国若走向更极端的“零和博弈”,只能越来越尴尬地眼看全球产业链另寻出路。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参考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0

标签:波音   中国   中美   反制   暴怒   稀土   美国   白宫   关税   管制   订单   飞机   协议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