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中国商务部宣布对加拿大油菜籽征收75.8%保证金。这个决定不是临时起意,而是对加拿大2024年一系列对华歧视性政策的精准回击。去年10月,加拿大政府单方面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100%关税,钢铝产品关税提升至25%,覆盖超80亿美元中国商品。征收保证金后,加拿大农业部门陷入恐慌。短短一周内,全国油菜籽库存激增30%,阿尔伯塔省等主产区加工企业开工率骤降至60%。据加拿大农业协会统计,相关农户平均收入预计减少18%,仅萨斯喀彻温省一地的油菜籽期货就暴跌6.5%。
加拿大油菜籽理事会主席戴维森无奈承认:75.8%的保证金率相当于关闭中国市场大门。这个曾经占据中国进口市场80%份额的农业大国,终于尝到单边主义制裁的滋味。然而,仍然有加拿大从业者抱有侥幸心理,认为中国离不开他们,无法在短期内寻找到替代来源。但他们很显然低估了中国决心,事实是,中国已悄然启动“B计划”。据路透社8月18日消息,中粮集团日前已向澳大利亚订购5万吨新季油菜籽,单价压至每吨600美元以下。这标志中国五年来首次重启对澳油菜籽进口,打破加拿大不可替代的幻想。
加拿大农业界曾笃信“中国找不到替代者”,此刻在现实面前轰然倒塌。7月,中澳敲定试验性贸易框架,澳大利亚承诺将杂质含量控制在1%以下,五批试运货物总量达15-25万吨,为长期合作铺平道路。澳大利亚农民喜出望外,过去五年被中国市场拒之门外,只能将产品低价销往欧洲和中东。如今随着中澳关系回暖,从铁矿石到葡萄酒再到油菜籽,澳大利亚重新获得全球最大买家的入场券。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连任后立即访华,农产品贸易成为双方关系升温的显著标志。
中国现在之所以更重视和澳大利亚的关系,背后有很多战略上的考虑。首先,该举措直击加拿大经济命脉,油菜籽占加拿大对华农产品出口的45%,年贸易额超50亿加元。当加拿大盲目跟随美国对中国电动车挥舞关税大棒时,显然低估中方反制的决心与精准度。其次,中国正在树立合作样板,中澳油菜籽协议传递明确信号,与中国保持良好关系的国家将获得经济红利。与加拿大“经济问题政治化”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
中国通过澳大利亚案例向世界展示:遵守国际规则、尊重贸易伙伴的国家,才能分享中国市场的红利。加拿大既想在对美关系中换取筹码,又希望维持对华能源贸易;觊觎中国市场红利的同时,又在科技领域紧跟美国对华脱钩。这种“既要又要”的策略让人不齿。
压力之下,加拿大安大略省、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省长公开指责联邦政策损害本省利益,农业大省议会甚至提出对联邦政府的不信任案动议。加拿大商会联合120家企业紧急致函总理,民众对联邦政府支持率一周内下降5个百分点。面对内外交困,卡尼总理在8月14日社交媒体声明中终于放低姿态,承认中国措施“对农民造成重大影响”,表示愿推进“建设性对话”。但迟来的对话提议缺乏实质纠错行动,解不了燃眉之急。
而且更大的风暴已在路上,中国在8月15日向世贸组织正式起诉加拿大钢铁进口限制措施,指控其针对“中国钢铁成分”加征25%歧视性关税违反国际贸易规则。这场诉讼覆盖160多个世贸组织成员国,把加拿大的单边保护主义置于全球的审视下。大国博弈里,没有永远的供应者,加拿大真正有智慧的贸易政策,应当让加拿大农田与中国的餐桌实现双赢,而不是沦为政治的牺牲品。
更新时间:2025-08-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