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93岁聂荣臻预感大限将至,知道该走了,挣扎着安排三件事

聂荣臻,1992年5月14日去世,享年93岁。作为新中国开国元帅之一,他这一辈子干了不少大事,从革命战争到“两弹一星”,再到晚年的国防和统一梦想,硬是把一生的力气都献给了国家和人民。到了生命的最后几个月,他身体已经不行了,心脏病反反复复,预感自己时间不多了,还硬撑着交代了三件事。这三件事不是啥小打小闹的个人安排,而是透着他对党、对国家、对老战友的那份牵挂。

聂荣臻1899年12月29日生在四川江津(现在是重庆江津区),家里条件还行,算得上殷实。他小时候就挺聪明,1917年考进江津中学,接触到《新青年》这类进步刊物,脑子里的想法开始变了。1919年五四运动闹起来,他跟着学生们上街喊口号,后来因为军警压迫,学业没法继续,就跑去法国勤工俭学。

1920年初到法国马赛,先学法语,后来又去比利时沙洛瓦劳动大学学化工。在那儿,他碰上了马克思主义,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转成共产主义党员。1924年,他又跑去苏联,在莫斯科东方大学和红军学校学军事,为后来的革命攒下了本事。

回国后,聂荣臻1925年在黄埔军校干政治部秘书兼教官,跟着北伐军打仗。1927年南昌起义、广州起义,他都在场,之后当过中央军委参谋长、红一方面军政治部副主任,跟着红军走长征,湘江战役、泸定桥战役都有他的身影。抗战爆发后,他当八路军115师副师长兼政治委员,跟林彪一块指挥了平型关战役,打了个漂亮仗。

1937年,他奉命去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把那儿搞得人口1200万,部队10万多,被党中央夸成“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1940年,他组织百团大战,砸了日军的铁路线,狠狠断了敌人的后勤。解放战争时,他当华北军区司令员,打了平津战役,算是为新中国成立立了大功。

新中国成立后,聂荣臻也没闲着,当过副总参谋长、华北军区司令员、北京市长。1956年起,他干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科委主任,负责“两弹一星”工程。这活儿不好干,他自己说过:“搞不出‘两弹’,我死不瞑目。”结果呢,中国原子弹试爆成功,东方红一号卫星也上天了,他功不可没。晚年身体不行了,心脏病老犯,1980年还跟40年前救下的日本孤女美穗子见了面,挺感人。1991年,他两次心肌梗塞,住院抢救,出院后人已经特别虚了。

到了1992年,聂荣臻93岁,身体已经差到不行。2月14日,他坐在家里藤椅上,气息弱得像随时要断气,但眼神还挺亮。他把秘书周均伦和陈克勤叫过来,说:“我93岁了,入党70年,这一辈子没啥遗憾。”4月12日,他胸闷得厉害,知道自己可能熬不过这一关了,硬撑着交代了三件事。这三件事,件件都透着他对革命、对国家的那份心。

聂荣臻第一件交代的事,是让秘书在房间里挂一张毛主席的画像。这要求听着简单,但背后意思不一般。他说了:“毛主席是我们党的领袖,我这一生追随他奋斗,挂上他的像,我走得安心。”秘书赶紧找来一幅100x70公分的毛主席画像,挂在墙上。聂荣臻后来每次休息,都会盯着那画像看,眼神里全是回忆。这事不只是个人感情,他跟毛主席几十年的革命交情在这儿呢。从南昌起义到长征,再到新中国建设,他一直跟着毛主席干革命,这张像对他来说,是信仰,也是告别。

第二件事,聂荣臻惦记老战友彭真。彭真1902年生,比他小3岁,也是大革命时期的老革命家,1992年已经90岁,身体也不好。聂荣臻问秘书:“彭真同志近况咋样?”秘书汇报了彭真的情况,他听完沉默了一会儿,说:“代我问候他,愿他早日好起来。我们这些老家伙,能多活一天,就多为党干点事。”这话听着挺实在,透着老战友之间的情谊。他跟彭真都是几十年的老交情,彭真为人稳重,聂荣臻挺敬佩他。这事也说明,到最后他想的不是自己,而是并肩作战的老伙计。

第三件事,是聂荣臻对国家大事的牵挂。他交代:“我希望全军同志在中央军委领导下,巩固国防,守护和平。还有,海峡两岸要早日统一,这是我最大的心愿。”说完他叹了口气。这话不长,但分量重。他干了一辈子国防,从“两弹一星”到军队建设,心里一直装着国家安全。至于统一,那是他那代人没完成的心愿。1992年两岸关系还不像现在这么缓和,他临走前还惦记着这事,真挺让人动容。

聂荣臻1992年5月14日晚上10点43分在北京去世,是中国十大元帅里最后一个走的。他的去世挺轰动,全国上下都哀悼,追悼会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开,党和国家领导人、各界人士、普通老百姓都去送他。那幅毛主席像挂在他房间里,成了他最后日子的见证,也让人记住他对革命的那份忠诚。

彭真这边,听说聂荣臻问候他,挺感动。虽然身体不好,他还是说要继续为党奋斗。彭真后来1997年去世,也算多活了几年。至于国防和统一,聂荣臻的心愿没落空。中国的国防实力后来一步步上去,核武器、航天技术都发展得挺猛。两岸关系呢,交流越来越密切,和平统一的路一直在走。这都跟聂荣臻那代人打下的底子分不开。

按照他的遗嘱,骨灰分了两部分。一部分撒在八宝山一棵桧柏树下,树旁立了个汉白玉石碑,正面是他80岁写的诗:“喜松柏之气概,念四化之早成。”背面写着“聂荣臻骨灰撒放处”。另一部分埋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烈士陵园,跟他搞的航天事业挨着。1999年,重庆江津还建了个聂荣臻元帅陈列馆,占地350亩,展了3000多件文物,把他这一生的事迹都摆出来了。

聂荣臻这一辈子,真没白活。从四川走出去,参加革命,打仗,搞“两弹一星”,到最后还惦记着国防和统一,他干的事儿哪一件拎出来都不小。他临终前交代的三件事,看着简单,其实是他一生的缩影——对党忠诚、对战友关心、对国家有盼头。这不是啥高大上的空话,是实打实的心思。

他搞的晋察冀根据地,硬是让抗战多了个大后方;“两弹一星”让中国挺直了腰杆子;他对统一的期盼,也成了后来人努力的方向。他的故事不光是历史书上的几页纸,更是每一个中国人能摸得着、看得见的榜样。聂荣臻走了30多年了,但这些事还在这儿影响着咱。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9

标签:历史   大限   两弹   国防   江津   南昌起义   秘书   交代   中央军委   中国   身体   战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