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歌手不足挂念?李谷一曾“看不起”邓丽君?听听谷建芬怎么说

李谷一和邓丽君,两位堪称巅峰的歌者,用音乐、态度和时代烘托出了一场“谁也不服谁”的争议,这场音乐交锋,既是个人恩怨的显现。

作者-杨 编辑-杨

李谷一和邓丽君,是七八十年代华语乐坛的两朵玫瑰,不同的是,一朵是高傲庄严的红玫瑰,另一朵是温柔婉约的白玫瑰,两人各自占据的音乐领域完全不 叠,也正因为这种截然不同的气质与态度,为后来的冲突埋下了伏笔。

李谷一,几乎可以说是民族音乐的化身,她的嗓音浑厚扎实,哪怕唱出一声气息,都能贯穿舞台,让人心生敬畏,一曲《难忘今宵》,让她成为春节记忆的一部分,把音乐和家国情怀融入除夕夜。

听她唱歌,很难让你心里不振奋或者不庄重,这是她的魔力,也是她的标签:民族风,压轴感,高贵的音乐王座,而邓丽君呢?完全走了另一条路,她的声音轻柔,温暖,甚至带了一丝内敛的柔情,《甜蜜蜜》《月亮代表我的心》这些歌,说是甜腻,但又甜得高级。

说是柔软,但那种情感被她控得固若金汤,她的音乐跨越两岸三地,甚至在日本、东南亚声名大噪,邓丽君的歌声能融化冷漠,她的情感表达直击人的心灵,这是她的武器,也是她的王座:流行风,温柔杀,治愈的音乐女王。

对,就是这样,两种风格,互不相融,一边是主旋律,一边是流行乐,一边是民族气象,一边是个人情感,看似并没有什么交集,却因为一次媒体的提问,直接爆了场世纪争议,事情的高潮出现在1983年,那个年代的信息闭塞,音乐交流还受政策和文化壁垒的限制。

邓丽君的歌在大陆甚至被贴上标签,什么“靡靡之音”,什么“音乐糖水”,各种不服气的评价层出不穷,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次采访问题直接点燃了两人间的火药桶,成为全场关注的焦点,记者问李谷一:“你怎么看邓丽君呢?”

李谷一的回答非常直白,甚至可以说有点冲动:“她只不过是一个小歌星,不值得我去挂念,”让你读到这里是不是觉得脑子都卡住了?小歌星?说这话的时候她可能没意识到吧,邓丽君的歌至少早就席卷了华人世界,包括背后的全球化市场。

结果一丢炸弹,李谷一直接点起了整个华语乐坛的舆论烽火,粉丝们当然炸了啊,嘭嘭嘭到处都是火苗,邓丽君的支持者觉得这句话不仅傲慢,甚至有点瞧不起流行音乐的意味,争议瞬间发酵成一场旷日持久的对立,民族音乐和流行音乐的拥趸各立阵营,吵得天昏地暗。

但问题是,这场争议并不仅仅是两个人的矛盾,它更是那个年代人们对音乐价值、风格和意义的认知冲突,民族高贵还是流行俗套?音乐需不需要有使命感?这些问题,在那个时代没有明确答案,而李谷一的这番言论,让她成了一方代表。

邓丽君呢?她的回应简直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一向温婉的她并没有针锋相对,也没有公开任何不满,她选择用行动表达自己的态度,托人给李谷一送去几盘自己的磁带,用音乐力量试图化解这场尴尬。

但谁能想到,李谷一本人压根不收场,继续回应:“她给我寄磁带干什么,她不过是个小歌星罢了,根本不值得我去挂念!”这场争议由此彻底升温,全网炸裂,在争论还吵得天昏地暗之际,有一个声音成为全场焦点,谷建芬。

这个华语乐坛的重量级人物,看待音乐的态度不止独到,更是有点“放狠话”的腔调,她不仅没有站队,还把批评邓丽君“靡靡之音”的论调怼了个彻底,她说了啥呢?“如果这都叫‘靡靡之音’,那我要为‘流氓’写歌!”清不清脆?响不响亮?一句话就直接把争论拉回了音乐本质。

音乐有高低贵贱?不存在!如果音乐让人感动,那它就是好的,如果音乐能够传递情感,那它就是值得欣赏的,谷建芬的观点无疑为争议注入了一点理性和包容,让喧嚣中的上头人冷静了下来,她还强调,李谷一和邓丽君根本不该被推上对立面。

一个唱民族,一个唱流行,唱的领域不同,情感表现不同,但终究都是站在音乐的巅峰,她说:“华语乐坛能有这两个人,是一种幸运,”这场争议随着时间流逝,逐渐被冲刷成一种“往事”,但最有趣的是,李谷一后来对邓丽君的态度变了。

几年后,她在一次访谈里正儿八经地说:“这个女孩确实很了不起,她把华语流行音乐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益智够大反转吧?她甚至坦承自己偶尔也哼唱邓丽君的歌,对她的音乐风格越来越欣赏,这种转变无疑体现了态度随着时间的成熟和开放。

至于邓丽君,争论从来没有影响到她,她的歌继续风靡,成为一种超越时代的符号,她的声音,甚至成了治愈无数人灵魂的疗愈音律,直到今天,无论街头巷尾还是KTV,她的歌依然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

从这场争议中,你能看到的不仅仅是音乐风格的对立,而是那个年代的局限性,对音乐的欣赏还被框住在某些固有的审美标准里,狭隘得让人窒息,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音乐的本质,一曲民族音乐也可以动人心弦,一首流行乐也可以触及灵魂。

说到底,音乐没有界限,无论庄严或甜美,只要能让人听见真情,就足够伟大,今天,李谷一的《难忘今宵》依然是除夕夜的压轴旋律,成为一种家国情怀的符号,邓丽君的《甜蜜蜜》早已在人心深处定居,成为生活中最柔软的情感诉说。

这两个人,原本那么不相容,却用自己的作品共同打造了华语音乐的黄金年代,所以,音乐到底是什么?它不是两个风格的争斗武器,也不是高下立判的竞技场,它是情感交流的桥梁,是打破隔阂的力量。

别再纠结谁比谁高贵,更别再争什么音乐承担了更多使命,音乐真正的使命,是让人感动,就那么简单,向这些用生命书写音符的艺术家们致敬吧!

他们让华语乐坛如此多元,如此鲜活,如此值得骄傲,音符继续跳动,争议早已散去,而这份音乐的积淀,将永远闪亮。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3

标签:娱乐   台北   挂念   歌手   邓丽君   音乐   华语   乐坛   态度   情感   靡靡之音   民族音乐   歌星   年代   民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