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财经界,总有一些人物的故事令人唏嘘不已。
程上楠,这位曾以轴承发家的常州首富,其企业上市后的命运却似乎未能逃脱“三年变脸”的魔咒。
当光洋股份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时,程上楠采取了一系列高明的操作。
在公司即将倒闭的紧要关头,他巧妙地将亏损公司的股份以高达70%的溢价转让出去,从而与家人一同套现高达15亿元,实现了一场看似完美的谢幕。
程上楠,这位被誉为常州首富的传奇人物,其低调与神秘一直为人所称道。
在创办常州滚针轴承厂之前,他的履历几乎是一片空白。
然而,1987年,40岁的他毅然决然地投资22万元,创立了自己的轴承公司,从此踏上了创业的征途。
得益于当时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国产轴承市场的广阔前景,程上楠的公司迅速崛起。
1993年,他更是将公司更名为常州市光洋轴承公司,即如今的光洋股份,标志着其事业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常州作为轴承产业的重要聚集地,为光洋股份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然而,好景不长。
尽管光洋股份在2014年成功登陆创业板,迎来了最辉煌的时刻,但程上楠却似乎早已预见到了未来的危机。
上市后的前三年,公司虽然稳步发展,但到了2017年,形势却急转直下。
面对这一困境,程上楠和家人开始大规模减持套现,仅一年内就套现了1.5亿元。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2018年光洋股份的亏损额高达9000多万元。
此时,程上楠开始实施他的“剧本”。
他将自己名下的股权转让给了扬州富海光洋股权投资基金,而这家公司的合伙人竟然就是他自己。
通过这种自导自演的方式,程上楠不仅成功避免了亏损,反而还因此获得了70%的溢价收益。
加上之前的套现所得,他和家人的总收益高达15亿元之巨。
值得一提的是,程上楠的这番操作不仅让自己全身而退,还巧妙地维护了股民的利益。
在股权转让过程中,股民们的股票并未出现大幅下跌,而新的接盘方在接手公司后也并未立即亏损。
这使得程上楠在股民心中留下了仁慈的印象。
然而,故事的结局却并非皆大欢喜。
2024年,当所有的风波都看似平息后,程上楠悄然退出了担保人的身份,光洋股份的股东名单上已不再有他的名字。
而扬州富海光洋股权投资基金在收购光洋股份后,又迅速与黄山国资达成了转让协议。
这一转手之间,扬州富海光洋股权投资基金也赚得盆满钵满。
然而,对于黄山国资来说,接手光洋股份却成为了一个烫手山芋。
在接下来的五年里,光洋股份的业绩一路下滑,累计亏损额高达3.7亿元。
这与当前轴承市场的激烈竞争以及进口轴承的冲击密不可分。
许多大型机械产品更倾向于选择技术更先进、质量更可靠的进口轴承,这对国产轴承企业构成了巨大的挑战。
如今,年过七旬的程上楠已经过上了颐养天年的生活。
然而,他留下的光洋股份却成为了黄山国资难以摆脱的难题。
对于程上楠来说,他或许已经实现了自己的财富梦想;但对于股民和黄山国资来说,他们却不得不面对光洋股份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挑战。
更新时间:2025-04-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