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岁的于东来没有魔法,也不是“神”。
但他和他的超市,的确成了无数人眼中的“灯塔”。
只是越接近光,就越容易被灼伤。
曾被赞为“打工人天堂”的胖东来,如今也在舆论洪流中反复沉浮。
而人民日报的这次专访,让人看清了这一切背后的真相。
1
胖东来的火并非偶然,它确实在服务、品质、管理上做到了很多企业难以企及的程度。
一进门就能感受到不同寻常的细节,七类购物车满足不同年龄层需求,老年人推车配有放大镜,带孩子的家长可选儿童专用车。
洗手间配备洗手液、护手霜、棉签、电吹风,甚至一次性马桶垫都安排得妥妥帖帖。
母婴室和司机休息区标准极高,免费饮用水、梳洗用品、泡面和床铺等基本设施全部具备,照顾每一个需要短暂停留的人。
超市内的商品明确标注保鲜时限,开袋榴莲不满意可以直接换,水果不甜就退货补贴油费。
售后标准甚至细致到三天前买的20元橘子只因口感不好,也可以获得退款和补偿。
这一切并非营销手段,而是长期沉淀出的服务意识和尊重顾客的价值理念。
很多顾客宁愿排队数小时,也要在胖东来购物,除了商品本身,更是一种被看见、被照顾的感觉。
员工的感受也真实地体现了这家企业的理念。
胖东来曾因员工工资、节假日福利、工作时长等制度,频频登上热搜。
员工工资每年稳定上涨,2024年普通员工平均月薪8300元,2025年1到2月已接近9900元,店长甚至达到了令人的7万元,遥遥领先于全国同类零售岗位平均水平。
工作时长仅40小时,强制执行40天带薪年假,还有婚丧嫁娶假,照常发工资发慰问金。
于东来说,员工不是机器,是有情绪的人,工作和生活必须分开。
所以他不惜成本,也要将管理制度人性化到极致。
可越是这样,就越容易被拔高,也更容易跌落。
打工人称胖东来是“打工圣地”,有顾客称这是“人间净土”。
消费者希望他开遍全国,员工把他当做“信仰”。
2
风吹得越高,摔得也越狠。
只要有一只苍蝇落在熟食上,就有人质疑其食品安全不过如此。
只要有网红抨击其商品利润过高,立刻便引发全民讨论。
甚至连一句语气强硬的倡议,也会被解读成情绪化霸凌。
比如那句“结婚不能铺张,铺张就取消福利”,就成了网络口诛笔伐的焦点。
而此后官网关闭、短暂休业、公开回应,也被冠上“玻璃心”、“不理智”的帽子。
于东来越不像资本家,就越不被允许犯错。
其实他早就知道这一天会来。
人民日报的采访中,于东来明确表示胖东来从未刻意追求流量。
他不信神话,更不信神坛。
他说,企业就是企业,自己就是个普通人。
真正应该被看见的,是背后的服务体系和管理理念。
不是标签,不是滤镜,更不是虚妄的完美幻象。
8月,胖东来最新一轮招聘,总人数近千,却被骂得体无完肤。
因为于东来留下200个名额给退伍边防军人,20个给刑满释放人员。
还限定应聘者必须是河南本地人,部分岗位须本科及以上,年龄30岁以下,部分岗位甚至低至25岁。
网友怒批他学历歧视、地域歧视、伪善帮扶、道德绑架。
但他说:自己的选择,是基于实际用工与岗位匹配,而非舆论导向。
外地员工流动性高,本地人扎根意愿更强,有家庭负担也更稳定。
而有前科的人不是罪人,他们只是还需要一次选择善的机会。
至于学历限制,某些岗位确实需要一定的沟通能力与责任感,本科只是参考条件。
于东来知道自己无法取悦所有人,也从不想成为讨喜的圣人。
他做的,是把售后服务做到极致。
哪怕是一份20元的橘子,只要顾客反馈不好吃,就能退货并补贴20元油费。
哪怕是一次“擀面皮异物事件”,也能迅速调查并赔付千万元补偿。
哪怕是玉石被网红质疑为“暴利牟利”,也敢公示采购价、拿证据打官司。
他从没依赖话术哄骗顾客,更没有靠平台滤镜掩盖真相。
他靠的是几十年如一日的死磕质量、尊重消费者。
同样一瓶护手霜,有商超将其锁在玻璃柜中防盗用。
而在胖东来,这种护手霜会出现在卫生间洗手池边,免费给顾客试用。
商超本是冷冰冰的盈利场,于东来却把它做成了温暖的公共空间。
这种坚持,并不讨喜,但足够动人。
3
相比海底捞、山姆、盒马等在扩张中出现的管理问题,胖东来宁可保持慢节奏,也要守住那份商业底色。
很多人笑于东来不懂扩张逻辑,他却回应:有些赚钱的店也要关,因为达不到标准。
他不追求数量,也不追求版图,更不做资本口中的神话。
他说,全国连锁会带来管理松散、服务质量稀释、团队文化走样。
海底捞在全国开店,服务质量大不如前。
醉酒顾客在锅里小便,引发大范围信任危机。
山姆卖随处可见的饼干,让会员觉得“被背叛”。
电商平台频频翻车,公关声明都掩盖不了对品质的敷衍。
消费信心,不是价格能换来的,是体验与信任堆出来的。
所以他宁可少赚钱,也不做让人失望的生意。
于东来不迷信规模,也不沉迷资本。
他不靠直播带货,不找明星代言,不拍宣传片,只用服务让顾客回头。
专访中于东来提到,现在大家都在谈消费降级,真的是经济差吗?
还是说,商品体验太差,服务态度太烂,消费者不愿掏钱?
哪怕明天退休,也不觉得遗憾,因为他知道,自己已经把能做的都做到位。
商人到最后,不靠手段,只看人心。
他不想被神化,也不怕被质疑。
他只是希望自己做出的每个决定,都能对得起员工的努力和顾客的信任。
结语
59岁的于东来,从不标榜情怀,也不高举道义。
他只是用心做了一家超市,而这一点,在今天这个“割韭菜”的时代,已经足够不平凡。
真正的强大不是被捧上神坛,而是被看清后仍受尊重。
你是否愿意去这样的胖东来购物?
参考资料
于东来:我们不能光是希望别人去干、国家去干,自己也要干——京报网
招保安、保洁要求本科学历?胖东来遭就业歧视质疑,人社部门回应→——中国商报
人民日报访胖东来董事长于东来:用真诚换取信任,用信任赢得市场——人民日报
更新时间:2025-08-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