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情爱的后半场:没有爱,没有性,聊什么聊?

婚姻的本质是对话,是有话说;爱情的前提是有天可以聊。

只靠眉目传情,不交流精神就心砰砰跳的,不叫爱情,是动物性荷尔蒙。

那个东西也很好,但是到中年,就归零了。

人到中年,无聊得只剩下了理性。这恐怕就是现状。

李银河老师有一本书,叫《我的爱情观》。

在这个当下聊爱情,是一件很奢侈的事。

说实话,我周围被各种折腾的中年人,大体可以分四类:

一、已经离婚的;

二、在离婚的路上的;

三、忙着鸡娃,还没空离婚的;

四、表面看还行,实际情况不知道的。

也有幸福生活的,但基本都是过了中年的,空巢以后相依为命,或者懒得折腾的。

李老师的书里讲到爱情的发生需要具备三个要素:

第一个是肉体;第二个是灵魂;

第三个是运气或幸运。

挺对的。

但是到了中年,往往肉体无趣,灵魂无着,这俩都没了,于是和运气无关。

倒是我身边几位中年女性朋友的生活,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美国,一个个都「刺辣辣」的。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下这几个看似不相干的故事串起来的「浮世绘」,我想很多人都可以在其中照到自己,看到周遭。

美国出生长大的香港移民后代,但是在非常保守传统的「相夫教子」女性价值观里养育起来的,老公挺帅,女的倒追。

和老公婚后不久,就出现了婚姻问题,不幸福,但是不离婚,还一口气生了三个娃。接下来在稳定的大公司工作了十几年,同时与老公只是共同养育孩子的关系。

家里的事情两人邮件沟通,每年也例行公事家庭度假。

完全没有性,也没有爱。两人的协议就是把三个小孩养大以后再离婚,各自得自由。

2023年1月A查出大肠癌晚期,之后生活质量非常差,老公也并没有因此表现出温情和不舍。

5月份已经坐轮椅,孩子们也不是很在乎,抱怨周末没有人送自己踢球。最后几个月,A是在轮椅和氧气罐、随身挂排泄袋的状态下度过的。

每一次去医院,都是公司team里之前关系非常紧密的两家人轮流来帮忙。同事们每次进门都困难,因为老公和三个孩子谁也不会收拾和整理家,整个家非常肮脏凌乱。

2023年9月,也就是前几天,这位女性朋友去世了。享年49岁。

十几年前从大陆来美国,娃娃脸,身材小,显年轻,爱打扮,日系风,就是亚洲男性普遍喜欢的那种白、幼、美。放到美国也是美国男人喜欢的「日系女」。擅长眉目传情、擅长暧昧。

现年44岁,两个孩子分别读初中和高中,手里攥了一堆石榴裙下臣,从大学刚毕业的,到六十几岁的,为她神魂颠倒的不在少数。

每次聚会她都特别乐意给大家炫耀她的各路追求者。 也很乐意给我们看她跟各位男士的聊天记录。并且一脸无辜:「我也没干啥啊。」

我直接说:

你发消息的emoji都是又亲又抱的,聊几句就问到了别人夫妻生活的频率,还叫没啥?拉倒吧!

她就笑,说这很正常的。

平时在外,不管是服务生还是健身房,帅气一点的男生,她的眉目传情和放电功力就用上了,接着男士如预期来要电话,接着一段新的你追我退我追你退的暧昧戏码就开始了。

这种在追捧和各种荷尔蒙中周旋的状况一直持续,女士B也对这样的状态很满意。

看起来很普通的女性,俩娃,有份工作,在现实中没有跟老公以外的任何男人有过纠缠,对外一直说对自己老公非常满意。

平时会花很多很多时间在追韩剧、国产偶像剧、言情小说上,都是那种谈恋爱的、荷尔蒙的,读到高潮,就去找老公xx,夫妻关系反倒融洽。当然这位老公也确实是脾气温和,各方面已经不错了。

她看的言情小说、花美男,其实跟「秀才」是一个性质,都是性幻想对象。差别就只在于秀才土点,她的可能洋气一点而已。

真出轨了一个小十岁的健身肌肉男,真离婚。

出轨那段时间她脸上天天发光,就是那种被滋润了的发光,后来老公发现了,因为女性是过错方,就净身出户了,也没有拿到小孩监护权。跟出轨对象在一起几年后分手,现在男朋友不断。

我姐姐已离婚6年了,51岁那年儿子结完婚,就和姐夫离了,偶有一次她提起说:

我早已不能忍受了,还要过性生活,现在我已没这负担了,一身轻松拉倒。

转眼我46岁,也更了,出现了一些身体症状,比如潮热、烦燥,书上早科普过了,都能接受,但现在我也理解姐当时什么意思了。

我开玩笑给闺蜜说,现在五个美男脱光站我面前,都不会激动了。

但还是觉得很难适应,就这样?结束了?

不过也许人生真相,差不多都是这样:没有人预警,也很少有人能聊。

但看看「过来人」也没这么糟糕。

苏敏,56岁独自出走自驾游几年,「出逃」是她对自由的向往。

《伦敦生活》英剧里,58岁的女主对33岁的女主说:

变老终究是甜美的。

绝经期是这世上最幸运的事,失去青春和生育力才会更自由和平等。

©《伦敦生活》

有位朋友留言:

昨晚在家门口,看到一幕:

一中年妇女骑三轮车卖些水果,我们小区门口常有,但昨天看到三四位执法人员,拉住车头要扣车,就要让这位女的写检讨,写不再上街摆摊卖货保证书,女摊主哭得稀里哗啦,说:

我要会写这些,还能骑个三轮车呼哧呼哧走街串巷卖货嘛?!

真是心酸,哪有体面,哪有保障?

另一个朋友,是国内高校教师,回复:

我们学校办大会,五层楼就俩女清洁工,每天两个中年女人负责一栋楼里里外外的清洁,一个月不到2000人民币……没有人知道她们姓什么,住哪里,每天工作几个小时……

昨天我问我的学生这些问题,没有人可以回答。家都不关心身边的人和事,因为老师们大多是掉书袋,师生都沉浸在宏大叙事里。

上野千鹤子说:女性歧视,为了让它凸显出来,需要先实现平等和民主,否则显现不出来,在阶级社会或身份歧视显著的地域,女性问题是显现不出来的。

底层女性面对的问题,其实根本到不了性别问题,是基本权利的问题。

体制内的工作比在体制外香,对男女,都香。

在这之上的第二层,才是女性作为性别面临的不公平的问题,就业、生育、收入、保障等等各个方面的,相对男性的不公平。

再之上的第三层,才有我们这些「性」和「爱」的问题。

因为说到底,这是私人领域的问题。既不是权利的问题,也不是公平的问题,而是特别重要,又很少能讨论的。

女A的故事是真相。

讲故事的朋友还说了一个自己的隐忧——在医院里不省人事的时候 ,让谁给你做最后的决定。自然的人选,似乎是老公。但是她说:

我告诉你,我不放心。

我觉得他不行,我不能信任,就算没有心术不正,能力和判断力也无法信任。

所幸的是,美国有一个东西叫做Advanced Directive,就是你在清醒的时候自己填好,我到弥留之际希望被怎样对待。也就是说,怎么照顾不行了的自己,靠清醒时候的自己。这个美国1990年通过的法案,有一个巨大的隐喻,就是在私人领域的事情,最终靠自己。

但是隐喻的另外一面,就是一个正常社会,需要公共领域的法案,来保障每一个个体在私人领域的权利。因为很多个人领域的问题,不是个人选择或者能力的问题,是个体在作为弱势一方面对类似「城管」那样的公共权力的时候需要法制保护的问题。

昨天和北大社会学教授佟新对谈,小麦提到我朋友寻觅两年找对象,最后发现,约会的男人还不如好姐妹、好朋友来得可靠,佟新教授说:

「对的,好的亲密关系未必就需要男的。」

本文转载自奴隶社会(ID:nulishehui)。作者:一诺。不端不装有趣有梦的原创文字,听现实的理想主义者讲自己的故事。麦子熟了经授权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3

标签:美文   后半场   中年人   情爱   老公   美国   女性   眉目传情   领域   荷尔蒙   中年   朋友   爱情   伦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