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会晤10天后,我商务部重拳出击,整治6家美企,9个月制裁77家

9个月制裁77家美企,对于得寸进尺的美国,咱们一点都不惯着,东西不卖了,投资也拒了。

9 月 25 日,也就是中美马德里会晤10天后,商务部连出两项公告:

亨廷顿・英格尔斯工业公司等 3 家美国实体被列入出口管制名单,今后想从中国拿到两用物项?没门。

公告写的很清楚,禁止向这3家美国实体出口两用物项,正在开展的相关出口活动应当立即停止。

如果是特殊情况下确实需要出口的,必须当向商务部提出申请。

再就是萨罗尼克科技公司等 3 家美国企业,被列入了不可靠实体清单,禁止从事与中国有关的进出口活动,禁止在中国境内新增投资。

这到底在传递什么信号?

答案其实很明确:中国讲规则、重合作,但谁要是把中国的克制当软弱,拿中国利益当筹码,那对不起,该有的反制,绝不会少。

算上这 6 家,今年这9个月,已经有74家美企被列入出口管制名单,3家企业被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也就是说,一共有77 家美国企业被采取类似措施。

这个数字看似不少,但要明确,这不是 “突然发难”,而是 “事出有因”,每一家被列入的企业,背后都有清晰的违规事实。

可有人会问,中国凭什么这么做?不怕影响经贸关系吗?

答案就是,我们凭的是白纸黑字的法律,凭的是被打破的合作底线。

2020 年实施的《不可靠实体清单规定》,从立法就明确 “非针对特定国家、只针对违规行为”,只有企业干了 “危害中国利益”“单方面中断合作” 的事,才会被纳入其中。

《出口管制法》针对的两用物项,更是国际通行管控领域,这类物资流入不当渠道可能危及安全,管控既是护自身利益,也是履行国际义务。

就像这次被出口管制的亨廷顿・英格尔斯工业公司,业务涉及船舶制造与技术研发,部分产品若用于非民用领域存安全隐患。

萨罗尼克科技公司则被反映过单方面涨价、中断供货,导致中国企业生产线停滞。

这些行为要么碰安全红线,要么破市场规则,中国的管控只是正常回应。

其实今年的中美经贸,本不该是现在这样。

1 月,两国元首通话达成共识,明确 “对话协商解分歧”,当时行业协会还乐观预测关税压力或缓解;

5 月日内瓦高层会谈更有实质进展,双方就农产品、能源贸易便利化达成一致,美方承诺取消部分对华关税,中方也暂停部分反制,还建了月度磋商机制。

那时候明明朝着 “好好合作” 走,怎么短短几个月就到了 “清单管控”?

这个转折点就在今年 4 月,之后美方动作逐渐偏离共识,先是以 “维护本土制造业” 为由,对超 2000 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关税。

接着又在半导体领域设限,逼第三方企业 “站队”。

受这些政策的影响,部分美企甚至单方面毁约,给中国企业造成了不可逆的伤害和损失。

商务部 5 月数据显示,单 4 月中国企业因关税和断供,直接损失超 300 亿元。

面对 “说话不算数、合同不算数”的情况,中国不能坐视不理。

从 6 月首次将 12 家违规美企入清单,7 月补 8 家,8 月因 “两用物项管控” 增 23 家,到 9 月更新后总数 77 家。

说到底,咱们这是 “先礼后兵”,如果美方没有打破共识、美国企业没有违规,这些措施根本不会有。

至于这些反制措施是否会影响正常合作,看中国的做法就知道不会。

这个管控有两个关键特点,那就是精准和弹性。

精准体现在从没有 “一刀切” 针对国家或行业,只盯 “违规企业”,比如这次被管制的 6 家,同行业其他合规美企合作不受影响。

弹性则是《不可靠实体清单规定》留了 “整改期”,企业 3-6 个月内补救,像恢复供货、赔偿损失,核查通过就能移出。

今年 7 月就有 3 家美企这么做,被顺利移出清单之后, 8 月对华出口还增加了不少。

这种 “有进有出” 的机制,既没让规则成摆设,也给合规企业留足空间。

放到国际上看,中国的做法也符合全球贸易规则。

WTO《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明确指出,成员国有权 “维护安全、应对不公贸易采取必要措施”,中国的管控完全在框架内。

而且中国从不会搞 “无差别制裁”,这次被出口管制的企业,民用产品仍能正常对华出口;入不可靠清单的企业,已设工厂、签好的合规合同也不受影响。

这和有些国家动不动 “全面禁令”“连带制裁” 不同,有的因一家企业违规就禁整个行业进口,有的还逼第三方 “选边站”。

相比之下,中国的措施更理性,既护自身利益,又最大程度减少对正常贸易的影响。

所以中国在今年短短9个月内反制77家美企的做法,核心逻辑一直没变,中国欢迎合规企业来,愿共享市场机遇,但绝不接受 “一边赚中国钱,一边害中国利益”。

从日内瓦积极沟通,到依法管控,每一步都在传递,合作的前提是相互尊重、守规则。

你守规矩,我给你市场机遇;你坏规矩,我就用法律护权益,一点不惯着。

至于未来会怎么发展,主动权其实在美方。

如果他们愿意回到 “对话协商”,停掉单边关税和技术限制,督促企业守规则,中美经贸还有很多合作空间。

毕竟中国有大市场,美国有先进技术,互补性本就强。

但要是美方继续破坏共识、企业踩踏红线,依法反制就不会停。

说到底,世界合作靠的是 “互相体谅、共守规则”,不是 “一方说了算”。

谁不懂这个理,就要承担后果,在中国市场,赚钱可以,但想赚 “违规的钱”,门都没有。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6

标签:财经   中美   商务部   重拳   天后   中国   企业   反制   清单   美国   关税   美方   实体   规则   管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