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定好只玩1小时,可一收手机,孩子就开闹”;
“写作业5分钟坐立不安,看短视频一动不动几小时”;
......
电子屏幕,似乎对ADHD孩子施展了某种“魔法”,让他们对电子产品亲密无间。
研究表明:ADHD孩子沉迷电子设备的比例,是普通孩子的两倍以上。
每天晚上,很多ADHD家庭都上演着权力斗争:父母试图限制使用电子产品,孩子则想方设法多玩会。
一项研究表明:
ADHD群体的多巴胺系统存在异常,这导致他们可能对多巴胺的反应更为敏感,更容易对能够迅速提供快感和奖赏的行为产生依赖。
不管是打游戏,还是刷短视频,都会激发孩子大脑里奖赏系统,这个系统激活后,就会刺激孩子大脑不断释放多巴胺。
01电子产品对ADHD多巴胺的影响
ADHD儿童的神经递质具有特异性,大脑中的多巴胺水平明显较低。
多巴胺,是大脑中的 “快乐小使者”,在大脑奖赏系统中,扮演着核心角色。
ADHD大脑的多巴胺调节系统(涉及基底节和前额叶回路)常有异常,导致“奖励延迟厌恶”,更偏好即时满足。
当多巴胺水平较低时,ADHD儿童对奖励,尤其是即时奖励的敏感度会大幅提升,往往需要更频繁、更强烈的外界刺激,才能在任务中保持注意力。
当多巴胺水平持续过载,就像总吃重口味食物的味蕾会变得迟钝,那些常刷短视频的大脑,需要更强的刺激才能兴奋。
当ADHD大脑习惯高水平的多巴胺,会带来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做一件事情,没有产生高水平的多巴胺,就不再让孩子感兴趣,很难激励他们去做这件事。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ADHD孩子,越玩电子游戏或刷短视频,就越上瘾,但面对相对枯燥的、需要长时间去专注的任务,很难集中注意力。
究其原因,就是这些ADHD孩子多巴胺阈值太高了。面对作业、学习这些需要动脑筋的事情,会心生抵触,更难启动。
同时,ADHD儿童伏隔核多巴胺D2受体密度降低20-30%。正常情况下,大脑通过奖赏回路来激励个体进行有益的行为,比如完成学习任务获得成就感。
但对ADHD来说,这个奖赏回路出现了问题。
奖赏系统在ADHD患者的大脑中不太活跃,因此他们很难从日常活动中获得奖赏。这些异常可能导致他们难以控制冲动和抵制诱惑,从而更容易发展成瘾行为。
(图源文献,表明ADHD的多巴胺可用性水平比普通人群更低。)
早在上个世纪,就有研究者发现:电子游戏会刺激纹状体活动,从而导致多巴胺分泌增加。
该项研究发现:
1.游戏过程中多巴胺的释放增加了,因为多巴胺与受体结合,减少了示踪剂[11C]-RAC的结合位置。
2.多巴胺释放越多,游戏中的任务表现越好。这种现象在腹侧纹状体区域(与奖励和动机相关)尤为显著。
另一项结构磁共振成像研究发现:长期沉浸在电子游戏中的人纹状体的体积增加。
ADHD孩子的大脑渴望多巴胺,而电子产品能提供即时、高频的奖赏刺激:这些反馈迅速激活大脑的奖赏系统,弥补多巴胺不足,让孩子感到满足。
加之ADHD抑制控制能力较弱,ADHD的孩子更容易成瘾,对手机和电子产品的依赖风险更高,由此会加重注意力缺陷的症状,损害执行功能。
当ADHD孩子长期处于一种快节奏、高互动的强刺激中,大脑就会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适应这种刺激,不断切换注意点以追求新刺激,注意力稳定性变差。
ADHD孩子的大脑,也会逐渐形成“蜻蜓点水”式的注意力分布。
02如何给ADHD孩子的多巴胺排毒?
“多巴胺排毒”,是一种通过暂时戒除刺激(手机、视频游戏或其他能快速提升多巴胺水平的物品),来调整多巴胺的阈值的方法。
01
三明治法则
硅谷精英家庭,会使用“三明治法则”,给孩子进行多巴胺排毒:
1.硬性熔断:每天18点后,全家禁用电子设备(违者会进行处罚)
2.替代快感:用攀岩、木工、戏剧等“高付出高回报”活动填补空虚。
3.延迟奖励:攒满100小时读书时长,兑换一次长途旅行。
“这就像排毒,” 一位父亲说,“先切断毒源,再注射血清,最后重塑免疫系统。”
02帮孩子建立多元化的兴趣爱好
帮助ADHD孩子找到新的兴趣爱好。比如看书、画画、运动、学习烹饪等,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周末带孩子换个环境,寻找其他可替代获取多巴胺的渠道。比如爬山、郊游、听音乐、去游乐园玩等。
心理学家米哈里也提出:“人在从事喜欢、有挑战且擅长的事情时,更容易体验到全神贯注和忘我的心理状态。”
03堵不如疏,提供优质的视频内容,限制使用时间
选择高质量内容来代替短视频,可以引导孩子看一些制作优良的动画片、纪录片、电影等。
既可以防止孩子过度沉迷,还能高效率的向孩子大脑输送知识,开阔眼界。
同时要限制孩子屏幕使用时间,和孩子协商好每天是几点可以玩,以及每次玩多长时间,并严格执行。
04脑电生物反馈训练
脑电生物反馈训练,可以训练大脑通过奖赏性的体验来调节大脑的多巴胺分泌,创造出一个正向的多巴胺环境,并设定一系列不断增进的目标。
通过训练激活大脑的神经网络,让孩子在任务中合理释放多巴胺。每个孩子根据自身情况,通过一定时间的训练,能够养成高效的用脑习惯,提升注意力和学习的动力!
当孩子在执行一个任务时,脑电训练能够实时监测孩子的用脑情况,对于表现良好的行为,会给予及时的奖励,鼓励孩子集中注意力继续完成;
对于孩子分心走神等不良表现,则会给予一定的惩罚,让孩子能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将注意力重新投入任务中。
并且将这份能力转移到学习中和生活中,将多巴胺运用到合理的位置上。
更新时间:2025-09-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