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飞速流逝,一转眼之间,2025年已经过去了一半,开始进入下半年,国内各官方单位在生产类工作中的进度,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着。这其中,被戏称为“沈霍伊”的中航沈飞公司,就有了一则颇具分量的消息。
“中航工业气动院”发布的相关内容
在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官方账号“中航工业气动院”发布的一篇文章中,提到了沈飞公司的相关情况,其中写道“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沈飞顺利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高质量发展成效持续显现”。很显然,这说明沈飞在今年上半年的战机生产工作中,超额完成了任务,生产出了比年中目标更多的战机。
文章的相关配图
而从文章配图来看,一名身着荧光衣、背后写有“试飞站”字样的工作人员,正用红绿小旗子引导1架明显为歼-35隐身战机的飞机。基本可以肯定,这说明照片中出现的这架歼-35,是刚刚走下生产线的崭新产品,即将接受沈飞方面的厂家试飞,试飞无问题后即可等待列装部队。那么,这是否是在暗示作为第二款国产五代机的歼-35,已经或即将进入高速量产和产能爬坡阶段呢?相关概率恐怕不小。
中航成飞的产能被认为已全部用于量产歼-20
我们知道,作为国内两大最重要的战斗机研制单位之一的中航成飞,被认为已将原有的歼-10战斗机生产线和相关生产任务,转移给了中航贵飞,从而将100%的产能用于量产国产重型五代机歼-20。外界推测,歼-20的年产量已经提高到了不低于三位数的水平,成飞正以每年可能为100~120架的产能全力生产这款战机。而在中航沈飞这里,目前其处于生产状态的战斗机大致有3款,分别为歼-15系列舰载战斗机、四代半战斗机歼-16,以及中型五代机歼-35。
歼-15系列舰载机的产量要根据航母数量而定
当下看来,歼-15系列舰载机的生产工作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年产量恐怕并不会很大,因为其要根据航母数量的变化来制定。歼-16的生产速率被认为已经开始放缓,或说明这款四代半战斗机的量产任务和空军采购周期即将结束,中国空军很可能将不再采购更多的非隐身战斗机。在这种情况下,沈飞下一阶段的产能和生产工作重心,将有望全部扑到歼-35隐身战机的身上。
航展中的歼-35A
考虑到歼-35是比歼-20小一个体量的中型战斗机,前者对生产资料的需求量和单架飞机的工期,也天然少于重型战斗机。因而我们有理由相信,歼-35的产能铺开、爬坡和达到巅峰状态所需的时间,将有极大概率比歼-20短得多。而今,空军型的歼-35A已经小批量交付空军试飞部队试用。待飞行员训练大纲,以及地勤维护人员维护工作守则等编写工作于年内完成后,该型战机就将在今年底或明年初正式进入作战部队,随之而来的就是产能彻底铺开。
网上流出的歼-20与歼-35组成编队的照片
以中航沈飞的能力和工作效率来想,明年的歼-35生产数量或最少不会少于24架,乐观一些则可能达到约50架的水平。也就是说,从2026年起,中国将有望获得“每年新增约150架隐身战机”的强大能力,即歼-20和歼-35系列的年产量之和,这无疑是堪称“令人生畏”的五代机生产实力。
歼-35将为空军带来新质战斗力
而在第六代战斗机的时代彻底到来之前,第五代战斗机就仍是全球范围内最先进的产物,更是世界各国所追求的目标。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同时维持两款不同型号五代机的高速量产工作”,将是有且只有中国才能做到的事情,人民空军也将就此迎来新一轮的战斗机换装高峰期。在已经“初步迈入‘战略空军’门槛”的情况下,歼-35系列的加入将给空军带来怎样的新质战斗力,无疑令人极为期待。
更新时间:2025-07-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