濛溪河遗址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川观新闻记者 吴晓铃
4月24日,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资阳濛溪河遗址成功入选。这处距今约10万年至5万年的旧石器遗址群,为东亚现代人起源研究提供了关键证据,被学术界认为是世界级的重大考古发现。
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远古人类何时进入四川繁衍生息?古蜀文明如何蕴育发展?众多谜团等待考古“破案”。记者采访了解到,最近几年来,四川持续系统开展旧石器、新石器、古蜀文明遗址、蜀道等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填补了多项空白,为揭开四川及西南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面貌提供了宝贵材料。
旧石器点位多达200余个
考古发现全面开花
4月24日,当濛溪河遗址获奖的消息传回资阳时,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以下简称“省考古院”)的工作人员仍在遗址第一地点进行新一年的考古工作,“后续希望能获取更多遗址群的年代和环境信息。” 项目负责人、四川省考古院旧石器考古研究所所长郑喆轩在得奖现场表示。
“在2019年以前,四川累积确认的旧石器遗址也不过十几处。”省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伴随川藏铁路沿线旧石器遗址摸底调查和四川旧石器遗址专项调查工作的开展,全省已累计发现的旧石器遗址点已超过200处。
旧石器时代的画卷在考古人手中徐徐展开。稻城皮洛遗址,珍贵的阿舍利手斧见证着远古人类在十几万年以前就已经踏足“生命禁区”青藏高原;资阳濛溪河遗址,丰富的遗存拼出远古人类生产生活的生动场景;眉山坛罐山遗址,最早不低于距今20万年的测年数据填补了成都平原旧石器时代的考古空白······“根据现有调查发现,我们已经可以认为至少在20多万年前以来,四川境内一直有人群在此生活、迁徙和互动。”郑喆轩说。
围绕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古蜀文明保护传承等重点任务,四川考古多点发力,不断延伸着四川的历史轴线,增强着历史信度,丰富着历史内涵,活化着历史场景。
西北甘青地区的远古先民何时进入四川?四川马尔康孔龙村遗址以大型房址群、陶窑群等丰富遗存以及玉钺、玉铲等珍贵文物,为研究长江、黄河上游地区史前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宝贵实证。也因此在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中,成为6个入围项目之一。在中国古代,西北与西南各族在哪里汇聚?如何交流?凉山盐源老龙头墓地出土青铜器可以看出中国北方青铜文化、中原文化、滇文化等在此交往交流交融,中国古代多元一体格局得到进一步丰富,该项目也成功闯入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再醒惊天下”的三星堆还有诸多未解之谜,去年,考古人成功在真武宫地点发现了玉石器作坊,青铜器作坊的线索也已浮出水面,为认识三星堆城址的功能布局与手工业生产提供了重要材料。
三星堆真武宫地点玉石器作坊考古现场,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考古的目的不是为了发现文物,而是通过做好出土文物和遗址的研究阐释,把我国文明起源、形成和发展以及对人类的重大贡献讲清楚、说明白。记者了解到,在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川渝地区巴蜀文明进程研究”等项目之外,针对蜀道、宋元山城遗址、盐业遗存、石窟寺、六江流域等综合性和专项调查也在持续进行。今年,除了三星堆、金沙、皮洛、濛溪河、桃花河、宝墩、罕额依、高枧古城等重要遗址还将继续展开发掘以外,三星堆为代表的多个遗址还将强化科技支撑,争取从泥土中发现更多历史信息。
增强文化自信
不断擦亮四川文化名片
4月25日,来自中国香港的游客林惠娥在成都金沙遗址太阳神鸟金箔前久久驻足,“太美丽,太震憾了!”她的语气中掩饰不住兴奋,“中华先民3000多年以前就能做出这样精美的文物,作为中国人真的无比自豪。”近年来,四川考古发现不断揭示“何以中国”“何以四川”,帮助公众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领略中华文物的瑰丽灿烂,而依托考古而建的博物馆、遗址公园,也不断擦亮着四川的历史文化名片,成为地方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引擎。
2021年起,三星堆新发现的6座祭祀坑陆续公布考古成果,引来举世关注。2023年7月,三星堆博物馆新馆自开放以来就因此一跃成为顶流。“2024年,三星堆博物馆全年接待游客超过了600万人。”在今年的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三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活动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陈星灿激动宣布。蜂涌而至的游客,也让三星堆文创销量不断创出新高。仅2024年,三星堆文创销售额达到了1.88亿元,占据了省内博物馆半壁江山。“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把三星堆建设成为具有世界水准、展示中国气派的一流博物馆和旅游目的地。”三星堆遗址管委会主任范晓华表示。
三星堆博物馆人潮涌动
同样依托考古遗址而建的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早已是成都文旅重要名片。博物馆副馆长王方介绍,“今年春节大假,成都金沙太阳神鸟节观众人次达到了22万人次。”在成都邛崃,邛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风景如画,游客不仅可以在此感受蜀地名窑盛景,还能休憩观光,文化遗产保护与百姓生活和谐共生;在达州宣汉,首个巴文化专题博物馆罗家坝遗址博物馆也已经落成开放,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打卡地。记者在彭山江口古镇看到,紧临江口明末战场遗址修建的江口沉银博物馆正在抓紧建设,预计今年6月就能迎来第一批游客。未来,这座全国唯一的以金银器为主题的博物馆,将在“不老彭山”之外,为彭山再添“金色名片”,擦亮“沉银宝地”招牌。
盐源老龙头墓地出土的青铜马车,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记者了解到,稻城皮洛遗址和资阳濛溪河遗址的遗址公园和博物馆建设也已开始论证和筹划,以强化对考古研究成果的阐释展示、保护利用,推动遗址成为地方文旅融合的重要资源和名片。
更新时间:2025-04-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