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佩奇”“找学舞蹈的妹妹”……孩子刷到这些可能很危险!

暑期是未成年人畅享网络世界的高峰时段,然而各类网络风险也如影随形,给孩子们的网络安全带来严峻挑战。为切实提升广大未成年人及其家长的网络安全意识与防护能力,检察日报正义网特别邀请北京铁路运输检察院未成年人案件检察工作办公室二级检察官王丹,开讲第55期检察官公开课。

本次直播以“暑期护苗・孩子,你要安全上网‘不触雷’”为主题,王丹检察官借助大量真实案例,深入揭示了“儿童邪典”“评论区引诱”“直播拆卡”等背后的常见套路与严重危害,并为孩子与家长提供了实用可行的防范指南和应对策略。

“儿童邪典”

披着卡通外衣的网络毒药

“儿童邪典”动画截图(图源央广网)

“野猪佩奇”

“变异托马斯”

“卡通小猪被电锯分尸,血液喷成彩虹”

……

在公开课中,检察官通过真实案例揭示了“儿童邪典”的本质与危害。“儿童邪典”并非真正的儿童内容,而是伪装成动画或绘本的有害信息。它往往挪用大众熟悉的卡通形象(如米老鼠、小猪佩奇、奥特曼等),在其中植入暴力、恐怖、色情或扭曲价值观的内容。这类内容恶意篡改原角色设定,让天真可爱的卡通形象呈现暴力伤害、色情暗示甚至自残、自杀等情节。

例如,正版《小猪佩奇》中跳泥坑的快乐场景,在“邪典”版本中竟变为佩奇用锤子伤害乔治的血腥画面。“儿童邪典”完全背离了健康积极的儿童内容导向,专门利用儿童的认知特点,使其在亲切的卡通包装下不知不觉接触有害信息。尽管这类视频往往制作粗糙,却极易在网络平台传播,对儿童心理和行为造成潜在影响。

面对“儿童邪典”,王丹提醒大家应做到以下几点:学会辨别内容健康性,避免接触不良信息;选择正规平台,控制上网时间,不点击陌生链接;误看后立即求助家长或老师;家长与学校应共同监督,营造清朗网络环境。

“评论区引诱”

藏在屏幕后的黑手

“同城哥哥等你”

“找学舞蹈的妹妹”

“地铁2号线等你”

……

近期,网络平台出现新的不良现象:部分用户在未成年人分享日常的评论区发布低俗表情包或“找同城”等不良交友信息,企图实施性引诱。在一些未成年人聚集的频道或圈子中,也有人使用分隔符、谐音词传播低俗内容。

王丹提到,这类“网络性引诱”通常采用三种伪装手段:一是表情包伪装:将色情动图包装成“可爱熊猫”“小黄鸡”等形象规避审核;二是同城暗号:发布如“同城哥哥等你”“找学舞蹈的妹妹”等内容,精准诱骗本地未成年人,这类账号常用卡通、豪车头像或留白,昵称多含“00”“同城”“单”等字,且仅关注未成年人;三是符号替代:使用“y~e~s”“1~8~禁”等方式绕过关键词屏蔽。

“网络性引诱”往往分五步渐进实施:Step1钓鱼评论→Step2私信夸赞→Step3发红包(如“买奶茶”)→Step4索要私密照片→Step5以照片威胁裸聊或线下侵犯。该过程可能完全在线上完成,却极易将未成年人推向危险境地。

王丹建议大家设置防引诱“四把锁”:

评论区上锁:设置“仅好友可评论/私信”;发布内容时@家长,便于巡查;

眼睛上锁:对“同城+暗示类”内容立即截屏、举报、拉黑;不点可疑链接;

嘴巴上锁:不泄露学校、住址、通勤路线等个人信息,避免发送含校服、校徽的照片;

心灵上锁:保持清醒认知——真正欣赏你的人不会索取身体隐私;一旦受到威胁立即求助。

“直播拆卡”

正在悄悄掏空孩子的零花钱和价值观

“造神”

“上一单出SSR”

“二次收割”

……

以上这些词汇,是“拆卡”直播间的高频词汇。

据王丹介绍,暑假“直播拆卡”热度居高不下,但其背后暗藏诸多套路。常见套路包括:营造稀缺假象:主播宣称卡牌限量、绝版,并安排“托儿”抢购制造抢手氛围;虚假宣传价值:夸大卡牌收藏与升值潜力,实际多数迅速贬值;主播表演烘托:通过夸张表现营造惊喜感,刺激观众参与。

其详细套路可分为五步:“造神”:回放“上一单出SSR”营造高爆率假象;“众筹”:诱导观众AA拼盒,让人均花费看似不高;“代拆”:观众付费后由主播代拆,并额外支付“运费+保价”;“暗箱”:镜头外提前准备“废包”,将稀有卡留存;“二次收割”:若未抽到好卡,以“再冲一盒保底”诱导继续购买。

直播拆卡的危害不容小觑,最直接的就是浪费金钱,影响生活。很多孩子们可能一开始只是想试试,买几盒玩玩,但拆卡很容易让人上瘾,一旦没拆到想要的卡,就会想再买,不断投入金钱。有些孩子甚至会偷偷用父母的钱去买,不仅花光了自己的零花钱,还可能影响家庭的经济状况。其次,容易让人产生不良价值观。直播拆卡中过度强调卡牌的金钱价值,会让一些孩子觉得金钱至上,忽视了学习和生活中更重要的东西,比如友情、知识等。而且,为了得到稀有卡牌,有些同学可能会产生攀比心理,看到别人有就想自己也有,形成不好的风气。另外,可能陷入网络诈骗。有些不正规的直播拆卡平台,在孩子下单付款后,根本不会发货,或者发过来的是劣质的假卡牌,当想维权时,却发现已经联系不上主播了,最终只能吃哑巴亏。

王丹提醒:面对直播拆卡及其他各类盲盒消费,应树立正确消费观,明确其娱乐性质而非投资手段,避免盲目花钱。消费前需理性衡量价值,将资金用于更有意义的领域。同时应提高辨别能力,保持清醒头脑,不受主播宣传氛围误导,了解真实市场行情,对“限量”“绝版”等说法保持质疑。要学会拒绝诱惑,不模仿他人沉迷行为,通过转移注意力抑制消费冲动。若遭遇欺骗或沉迷,应及时向家长、老师求助或举报不良平台。此外,除拆卡外,诸如“盲盒对对碰”等多种形式的消费直播间同样存在风险,需保持警惕。

网络世界丰富多彩,但也潜藏着诸多风险。保护未成年人网络安全,需要多方协同努力。未成年人自身要提高警惕,牢记“不贪心、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遇到危险及时求助;家长要履行监护职责,加强陪伴、引导和监督;学校、平台、监管部门及全社会要共同参与,共建共治。法律是坚强的后盾,检察官与万千正义力量始终守护着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为未成年人构筑一道坚实的网络安全防火墙,让他们能够在清朗的网络空间中安心探索、快乐成长。

来源:检察日报正义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6

标签:育儿   野猪   舞蹈   危险   妹妹   孩子   未成年人   儿童   网络   检察官   内容   家长   卡通   平台   套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