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免费的是高中?国家砸下数千亿,免费幼儿园真来了!

短短几天时间,国家在经济领域接连出台重大政策,力度之大、范围之广都堪称史无前例。国家为什么在这个节点会推出如此多刚猛的刺激政策,用意是什么?未来国家可能还有哪些重大利好政策推出呢?这个真值得思考和关注。



01、学前教育进入免费时代!《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颁布

8月5日傍晚,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具体内容是:

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

免保育教育费标准按照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教育、价格主管部门批准的公办幼儿园保育教育费收费标准(不含伙食费、住宿费、杂费等)执行。

对在教育部门批准设立的民办幼儿园就读的适龄儿童,参照当地同类型公办幼儿园免除水平,相应减免保育教育费。民办幼儿园保育教育费高出免除水平的部分,幼儿园可以按规定继续向在园儿童家庭收取。

这是不久前,生育补贴福利出台后,国家再一次推行全民性普惠制免费学前教育。这些政策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头一次,利好千家万户,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虽然目前只惠及学前一年,也就是民间所说的幼儿园大班免费,但随着政策执行深入,逐步涵盖到整个幼儿园三年学前教育阶段是正常的逻辑推演。


02、国家这次是真的拼了!每年数千亿真金白银砸下,从生育补贴到免费学前教育

根据国家统计局2024年统计公报,全国幼儿园在园人数大约3584万人,学前一年的儿童人数大致为1200万人。

目前全国公办幼儿园每名儿童每年的保育教育费平均约为5000元左右,所以发放这一红利,国家每年要支出600亿左右。如果免费福利涵盖到幼儿园的三个年级,每年需要增加财政支出1800亿元。

中央财政根据核定的各省免保育教育费生均财政补助标准以及在园儿童人数,按照中央与地方分担比例,核定中央财政免保育教育费补助资金。其中中央与地方分担比例:第一档中央财政分担80%,第二档中央财政分担60%,第三档、第四档、第五档中央财政分担50%。

此前,国家刚刚宣布,对0-3岁幼儿每人每年补贴3600元,国家财政每年将支出900亿元。两项相加,国家对0-6岁阶段幼儿,每年支出的生育补贴和幼儿园免费福利就达2700元。再加上各省市自治区同步分担的补贴开支,未来国家+地方每年在育儿补贴和免费学前教育上的总开支,可能超过3500亿。



03、普通高中教育会不会免费?学前教育免费了,下一步的猜想

0-6岁幼儿免费教育已经开始,再加上9年制义务教育,16岁以下的青少年免费教育初步形成体系。但这还不够。高中教育还不是义务教育,全国各地公办普高升学率基本都在50%左右。接近一半的未成年学生,初中毕业后就要被分流到职业学校,每位家长都不愿自己的孩子面对这一残酷的现实。在高等教育已经普及,大学生泛滥贬值,很多高校招不满人的今天,再坚持大比例分流的高中教育,实属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

根据教育部2024年11月发布的官方数据,‌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222万人‌,较2024年的1179万增加43万人,同比增长约3.65%。而2024年,全国出生人口仅为954万人,已经连续三年跌破1000万。如果全国高校规模保持现状,即使现在每年全部出生婴儿都上大学,也填不满高校招生缺口。与其继续办这么多毕业即失业的普通大学,不如把钱用来普及高中义务教育。

根据《202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24年全国初中招生1848.75万人,在校生5386.16万人,毕业生1698.24万人。全国普通高中招生1036.20万人,在校生2922.28万人,毕业生890.99万人。普通高中入学率仅56%。

如果普及12年制义务教育,初中生无缝对接高中教育,把分流筛选延后到高考。既迎合了全国家长的共同期望,又能提高群众在教育上继续投入的信心。三年的高中阶段,国家的经费投入只是小数,在重视教育的中国家长眼里,自己的孩子都是个宝,为了考个好大学,课余的投入不会少。三年的陪伴教育,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益处远大于把孩子送到不闻不问的职业学校中。


04、老人小孩的保障有了兜底!中青年的消费刺激才是经济振兴的关键

通过生育补贴和免费学前教育,幼儿阶段的成长教育负担大幅减轻,对鼓励生育、刺激消费多少是个推动。对一二线大城市,这点福利可能杯水车薪,但对农村和三四线城市,养育孩子的成本减轻很多,对本来生育率就高的这些地区是长期利好。再加上国家已经连续21年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广大老年人的生活保障不断完善。居民年龄两端群体的社会福利在水涨船高。但要解决消费低迷现状,这只是个开头。

眼下的中国经济,如何把消费力最强,经济负担最重的中青年人群收入预期、消费信心提升上去,才是最急迫的考验。

相比在老年人和婴幼儿人群上的舍得投入,国家如何让社会中坚的成年人增强安全感和消费信心,就显得办法不多。各种政策文件不是对中小微企业的政策鼓励,就是对普通人群的消费信贷扶持。一句话,全民发钱暂时看不到,让你大胆借钱门道多的是。

解决目前青年人待业率高,大学生找工作难,中年人内卷式竞争激烈,收入和就业预期信心不足才是需要攻克的经济难关。



05、中国需要从“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转型

最近,国家连续出台生育补贴,学前教育免费的重大政策,惠及亿万普遍群众。每年几千亿的巨额投入足见政府的真心诚意。这些政策背后反映出国家在经济增长方式上的思路转变。

从各国发展历史看,消费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占比,往往呈现出先降后升的U型增长趋势。作为最大的工业国,中国在生产型社会的运行上已经做到了极至。而消费需求的长期不足是困扰政府的难题。2024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约30%,连续14年位居世界第一。但2024年中国的消费占GDP比重只有44.5%。生产与消费的失衡亟待调整。全球贸易摩擦加剧、国内需求不足等挑战,倒逼中国必须转变发展方式。

最近,连续几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全民普惠性发钱,预示着中国正在从“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转型,给育儿补贴,免费义务教育年限的不断延长才是开始。创造全民敢于消费,花钱无后顾之忧的消费型社会,才是中国经济走向健康成熟的最终出路。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7

标签:育儿   幼儿园   高中   国家   学前教育   政策   义务教育   社会   中国   全国   中央财政   学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