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丽贡女到元朝正宫,奇皇后是如何玩转后宫与朝堂?

奇皇后

奇皇后出身于高丽低级官吏家庭,在至顺元年被引荐入元廷,侍奉元顺帝。奇皇后因为聪明伶俐得到了顺帝的宠爱,但是被答纳失里皇后所嫉妒,屡次加害奇皇后。

答纳失里皇后一族的势力被铲除后,元顺帝想要立奇皇后为后,但是遭到伯颜等老臣的阻拦。伯颜被流放后,已经生下皇子的奇皇后终于被立为第二皇后,由于新皇后伯颜忽都为人敦厚,所以后宫实权被奇皇后把持。

奇氏家族祖居幸州,奇皇后的曾祖名叫允肃,是崔忠献的亲信,官位极高。崔氏政权被推翻之后,奇氏家族的势力也受到影响。奇皇后的父亲奇子敖是荫补散员出身,生于 1266 年,卒于 1328 年,多次升迁后才出任总部散郎,外放宣州,是个从九品的低级官吏。

奇子敖在世的时候奇氏家族并不富有。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奇子敖的长子奇轼早夭,奇辙递次为长兄,这成为他后来统领奇氏家族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这种环境下,奇皇后接受了高丽传统教育,学得一手煮茶的技术,这为她在进入元廷后赢得元顺帝的好感奠定了基础。另外,奇皇后在进宫前与宦官朴不花相熟识。

总的来说,奇皇后出身高丽低级官吏家庭,身份相对低微。但是,奇皇后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再加上她的聪明才智,给她入元后的生活极大的帮助,为她在元朝赢得政治地位奠定了基础。

1333 年,奇皇后以贡女身份进入元廷。“徽政院使,宦者,高丽人秃满歹儿者,首荐高丽女子祁氏于帝”,但是,此时奇皇后还只是一个普通的宫女,“主供茗茶”。

元顺帝在即位之前,曾经遭到元文宗的迫害:“至顺元年 (1330 年) 四月,明宗后八不沙被谗遇害,遂徙帝于高丽,使居大青岛中,不与人接”。元顺帝在高丽住了一年,对高丽的风俗人情有所了解。

另外,蒙古人喜食肉食,茶水能够帮助消化,所以蒙古人也喜欢饮茶。奇皇后聪明伶俐,并且茶艺出众,因此入宫后不久便得到了元顺帝的宠爱。

然而,奇皇后入元之初便遭遇了困境,首先是答纳失里皇后的嫉恨。奇皇后得宠于元顺帝,马上招致了正宫皇后答纳失里的嫉妒。答纳失里是太师兼太平王燕铁木儿的女儿。

答纳失里皇后 “轻帝年幼,见帝宠祁氏,心不平之,日夜捶楚,祁氏几不胜”。除了日夜鞭打奇皇后,答纳失里皇后还罗织罪名加诸给奇皇后,甚至 “加烙其体”。元顺帝虽然疼惜奇皇后,但是慑于太平王燕铁木儿的权势,只能隐忍。

直到元统三年,答纳失里皇后的兄长唐其势因为谋反被诛杀,而她自己也因为藏匿塔剌海被伯颜鸩杀。

答纳失里皇后及其亲族被铲除后,元顺帝试图立奇皇后为皇后,但是遭到了以丞相伯颜为首的群臣的反对。伯颜是蒙古族典型的代表人物,他恪守元世祖关于元帝迎娶弘吉剌氏为后的祖训,坚决反对高丽籍的奇皇后被立为皇后。

元顺帝

由于伯颜势力强大,元顺帝只得作罢,于至元三年 (1335 年) 册封弘吉剌氏的伯颜忽都为正宫皇后,并封奇皇后为妃。至元五年 (1339 年),奇皇后为元顺帝生下皇子爱猷识理达腊,同年,元顺帝和脱脱合谋罢免伯颜,将伯颜流放河南行省。

于是,元顺帝趁机册封奇皇后为第二皇后,让奇皇后住在兴圣宫。虽然奇皇后已经封后,但是大臣们仍然反对,但是元顺帝没有采纳。伯颜忽都皇后为人敦厚,从不嫉妒奇皇后,于是奇皇后倚仗元顺帝的宠爱成为后宫实际的掌权者。

至正二十五年 (1364 年) 八月,伯颜忽都皇后驾崩,同年十二月,元顺帝授予奇皇后册宝,册封奇皇后为正宫皇后。

奇皇后的封后之路虽然不顺畅,但是她作为妻子和母亲却尽职尽责。作为妻子,奇皇后注意规劝元顺帝的错误。元顺帝曾经为自己的近侍建造房屋,在房子建好之后,有内侍告诉元顺帝这间房子不如某家人的房子,于是顺帝命人拆掉房子重盖。奇皇后见到元顺帝行事荒唐。

作为母亲,奇皇后非常重视对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的教育。元顺帝崇佛,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也追随父亲,“多受佛戒”。顺帝的老师向奇皇后说皇太子接受佛法很好,没有必要再去学习儒学。

对此奇皇后回答:“我虽居深宫,不明道德,尝闻自古及今治天下者,须用孔子教,舍此则为异端。佛法虽好,不可以治天下,安可使太子不读书耶?”


不仅如此,奇皇后看重丞相脱脱的学问和为人,将爱猷识理达腊寄养在脱脱府上。及至太子六岁回宫后,奇皇后还让脱脱长子哈剌章当太子的伴读,从元顺帝对哈剌章的评价可以看出奇皇后选人的独到眼光。

奇皇后参与元朝政治活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与高丽籍宦官结成派系,如高龙普和朴不花。这主要是因为奇皇后与他们都是高丽人,关系更亲近。二是拉拢朝中的大臣,如脱脱、哈麻、搠思监等人,奇皇后利用他们干涉元朝内政。

高丽向元朝进贡宦官始于元世祖时期,因为元朝统治者大多猜忌汉人宦官,不愿意任用他们,所以高丽宦官在元朝非常得宠,形成了一股不容小觑的势力。

这些宦官出身高丽,同时要照顾元朝皇帝的起居,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是元丽两国关系的 “纽带”,高丽贡女就是他们进行政治活动的重要工具之一。高丽的宦官势力与贡女势力在元朝的联合,对元朝和高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与奇皇后关系密切的高丽宦官主要有两个人,分别是徽政院 (后改为 “资政院”) 使高龙普 (蒙古名 “秃满迭儿” 或 “秃满满夕儿”) 和资政院使朴不花。

奇皇后能够进入皇宫并且有机会接近元顺帝,是由于高龙普的引荐,所以奇皇后在当上皇后之初非常倚重高龙普。但是,随着朴不花得宠,高龙普逐渐失去了地位。

于是奇皇后便派遣高龙普到高丽,充当元朝在高丽的代理人,很多与奇氏家族相关的事情都是由高龙普办理的。

高龙普虽然离开了元朝的权力中心,但是他在高丽位高权重,被忠惠王封为 “完山君”,是奇皇后在高丽的重要棋子。忠惠王暴虐无道,不尊元朝,引起元顺帝的不满,元朝方面便派出乃住等八人出使高丽,诈称索取鞍轿。

但是忠惠王想要称病,不出去迎接。此时,高龙普作为元朝内应诱骗忠惠王,在帮助元朝废掉忠惠王之后,高龙普监理高丽国事,而与高龙普私交甚厚的宋明理、赵成桂等人则被豁免。高龙普在高丽权力极大,甚至被废掉的忠惠王想要一件皮裘都要请示高龙普。

高龙普由于权势过大,引起了元朝本土大臣的不满。尽管如此,元顺帝也只是将高龙普流放到金刚山,不久又召回朝中,这与奇皇后的作用是密切相关的。

另一位宦官朴不花是接替高龙普的资政院使,他与奇皇后的关系更加密切。高龙普与朴不花分工明确,前者主管高丽事宜,是奇皇后在高丽的代理人;而后者帮助奇皇后管理资政院,是奇皇后身边的得力助手。

元顺帝至正十八年 (1358 年),京城发生大饥荒,黄河南北以及山东郡的百姓还遭到了兵灾,很多人逃到大都 (今北京),更加剧了饥荒。

奇皇后不仅指示朴不花发起救灾的活动,而且与他合谋试图让元顺帝内禅太子。元顺帝即位之初,尚能励精图治,但是不久后就开始贪图享乐。奇皇后看到元顺帝如此,便和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朴不花等人合谋内禅。

奇皇后派朴不花去请丞相贺太平,但是贺太平恐怕牵连自身,没有同意。此事发生后不久,朴不花在奇皇后的庇护下官复原职,权势甚至更甚于前。

朴不花趁着元顺帝不理政事的机会,第二年,监察御史傅公让弹劾朴不花,奇皇后第二天傅公让便被贬到吐蕃,一干台臣也被外放。

事后,治书侍御史陈祖仁和会侍御史李国凤又上疏请求罢黜朴不花,但是在奇皇后的力保之下,朴不花仍然安然无事,陈、李二人也遭到了贬黜。

奇皇后重用高龙普和朴不花,其实质是为了保护在元的高丽势力,维护自身的政治利益。宦官是与元朝统治者关系最为密切的群体,他们要照顾元朝统治者的饮食起居,甚至有机会参与政治活动。

奇皇后与高龙普、朴不花都是高丽人,有地缘与感情的基础。而且,高龙普与朴不花都曾是资政院使,“秩正二品”,“位高权重。奇皇后与他们维持密切的关系,使她能够获得更多机会参与元朝的内政。

朴不花

文|萌眼探世界

编辑|萌眼探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3

标签:历史   正宫   元朝   后宫   皇后   高丽   宦官   资政   势力   太平   皇太子   至正   至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