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出上联:鼠无大小皆称老,下一秒纪晓岚对出下联,成千古绝对


说到清朝的康乾盛世,乾隆皇帝那绝对是中心人物。这位自称“十全老人”的皇帝,文治武功都不含糊,尤其喜欢附庸风雅,搞点文化活动。咱们今天要讲的这个故事,就发生在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地方,承德避暑山庄。

那时候,乾隆常带着他的大臣、尤其是当时的大才子纪晓岚,在这里避暑、办公,顺便呢,也搞点“文化沙龙”。

这天,山庄里清风徐徐,鸟语花香。乾隆处理完手头的一些奏章,心情挺舒畅。他看着窗外秀丽的山景,目光一转,落到了廊下正伺候着的纪晓岚身上。

纪晓岚这人,我们都知道,学问大,反应快,尤其擅长对对联,人称“大清第一才子”。乾隆就喜欢和他“过招”,考考他的急智。这天闲来无事,乾隆玩心又起,觉得可以出个难题考考这位大学士。

他清了清嗓子,不紧不慢地说道:“纪爱卿,朕新得一上联,你可愿对上一对?”

纪晓岚一听,皇帝又要考自己了,赶紧上前一步,躬身行礼,恭敬又带着点自信地回答:“微臣恭聆圣上赐教!”乾隆嘴角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看着这个常常对答如流、有时还敢“反将一军”的臣子,缓缓说出了七个字:“鼠无大小皆称老”。

文字里的乾坤

这个上联一出,周围陪侍的其他大臣心里头可就琢磨开了。乍一听,“鼠无大小皆称老”,这七个字挺直白,说的是老鼠这种小动物啊,无论个头大点还是小点,人们都习惯性地管它叫“老鼠”。

字面上看,就是描述了一个生活里的常见现象。可这帮大臣,个个都是人精,在朝堂上混久了,敏感着呢!他们琢磨着,皇上突然冒出这么一句,会不会有啥 弦外之音

仔细一品,“老”这个字,在古代可不是谁都敢随便用的。像老臣、老将军、老大人……

称呼里带个“老”字,那都是尊称,指有经验、有地位、受尊敬的。现在皇帝说“鼠无大小皆称老”,哎哟喂,这不是讽刺那些没啥真本事、没啥大贡献,却仗着点儿年纪或者资历,就倚老卖老、占据高位的人吗?

尤其是那些尸位素餐的庸官,搞不好就暗指他们呢!这上联表面上写老鼠,实际里头藏着 尖刻的社会讽刺

这下联该怎么对啊?既要对仗工整、字字相对,还得把这层隐含的讽刺意味给接住,难度可不小!而且,还是皇帝出的题,这压力山大。

一时间,在场的大臣们你瞅瞅我,我看看你,心里都有点打怵,没人敢轻易接这个茬儿,生怕对得不好,或者不小心触犯了忌讳。

空气有点凝固。大家的眼光啊,都不由自主地、齐刷刷地投向了一个人,那位号称“大清第一才子”的 纪晓岚

只见纪晓岚他老人家,听完乾隆的上联之后,好像有那么短短一秒钟的沉吟,但脸上表情丝毫未变,没有半分惊慌失措的样子。

下一秒,他朗声开口,声调清亮稳定,清晰地报出了七个字的下联:“龟有雌雄总姓乌”

此联一出,整个氛围瞬间就变了!乾隆皇帝本来带着点促狭和考校的表情,一下子就 凝固了!

妙到毫巅的“龟”字对

纪晓岚这句 “龟有雌雄总姓乌” 一出,刚才还屏着呼吸、有点替纪晓岚紧张的大臣们,心里头那根紧绷的弦,“啪”地一下,没断,反而像被拨动了一样,瞬间就明白了其中的 绝妙之处

先看最直接的字面对仗。“鼠”“龟”, 都是动物,一个地上跑的小兽,一个水里游(或爬)的灵物(古人认为龟有灵性),动物对动物,稳!

“无大小”“有雌雄” , “无”对“有”,正反对立;“大小”对“雌雄”,都是描述事物不同属性的常用词,工整!

“皆称老”“总姓乌”, “皆”对“总”,都是表示范围的全部;“称老”对“姓乌”,“称”和“姓”在这里都相当于“谓之”、“名叫”的意思,动词性质匹配;“老”对“乌”,色彩、状态(老态、乌黑)上的巧妙呼应,更是神来之笔!

如果说乾隆的上联是 “借鼠讽人”,讽刺了那些只有年资、没有真材实料却占据高位的“老油条”,那么纪晓岚这下联就是 “以龟喻理”,用一种更巧妙、更诙谐的博物学知识,把这辛辣的讽刺给稳稳地接住了,而且 升华了一层

乌龟这东西,不分公母,在古代常被称为 “乌龟”“乌”(就像“玄龟”指黑色的龟),暗指其壳多为深色。

这个“乌”字用得实在 精彩绝伦!它不仅完美对应了上联的“老”字(都在说称呼/名字),更一语双关,“乌”,不就是 “乌纱帽”那个“乌”吗?!

这层意思一出来,纪晓岚想说的就呼之欲出了:无论你是男官(雄性)还是女官(雌性,当然清朝没有女官,更多是象征意义),只要戴上那顶“乌纱帽”,都得好好想想,自己是不是像那些占着位子不作为的老乌龟一样,空有其名(姓乌),却尸位素餐、墨守成规、不干正事?

这不恰好击中了上联讽刺的要害吗?用乌龟长寿但迟缓的特征,完美映射了那些倚老卖老、不思进取的官员形象。

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纪晓岚这个下联不仅寓意深刻,对仗工整,还 不卑不亢。他巧妙地用动物特性来说事,避免了直接针砭朝政的风险,把一场可能涉及敏感人事的考校,转化为了纯粹且高妙的文字游戏。

精准、工整、有深度、有态度、又安全,这简直是对联教科书级别的应答!

千古的回响

那么,作为考官兼对联“发起人”的乾隆皇帝,听到这个下联,反应如何呢?这可是关键!

综合一些正史记载和流传较广的笔记、野史(比如《清稗类钞》等)所述,乾隆当时那凝固的表情只持续了极为短暂的片刻。

紧接着,一种极其 复杂又清晰的情绪在他脸上荡漾开来,先是惊愕,他大概也没料到纪晓岚能答得如此之快、如此之绝!

然后是领悟,这位饱读诗书的皇帝瞬间就抓住了下联的精髓与上联的呼应之处。紧接着,浓重的 喜悦之情再也抑制不住了!

乾隆皇帝“龙颜大悦”,据记载,他当时甚至 抚掌大笑,连声赞叹道:“妙!妙极了!纪卿此对,果然绝妙!当得‘绝对’之称!”(具体赞誉之词或有出入,但意思一致)。

关于后续,有几种说法。一种说法比较正式,乾隆当即厚赏了纪晓岚,并当着群臣的面,再次肯定了纪大才子的学识与急智。

这副充满机锋的对联,也被记录了下来,成为君臣相知、文坛佳话的一个生动注脚。乾隆心里肯定也在得意:看,这就是我“十全盛世”孕育出的顶级人才!

另一种流传更广、更具戏剧性的说法则发生在下一秒的下下一秒:就在纪晓岚话音刚落,乾隆抚掌大笑之后,旁边伺候的太监已经很有眼色地准备递上皇帝最喜欢的那个 珐琅烟壶(乾隆是个大烟枪)。

纪晓岚反应更快,几乎在乾隆笑声未歇时,就已经 从自己袖中掏出火折子,抢先一步,动作麻利地 “咔嚓”一声打着了火,恭恭敬敬地为皇帝点上了新一锅烟丝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乾隆皇帝满意地吸了一口,吐着烟圈,看着眼前这位不仅才华横溢、心思通透,连伺候人抽烟都如此贴心及时的老臣,那份满意和欣赏,简直写满了整张脸。

烟丝燃烧的火光,仿佛也在为这千古绝对的诞生而跳跃。

无论后续细节如何演绎, “鼠无大小皆称老,龟有雌雄总姓乌”这副对联,就因为其创作的背景(皇帝现场考大才子)、其内容的精妙绝伦(字面对仗工整,寓意双关深刻)、以及瞬间对答的传奇色彩,

当天就传遍了避暑山庄,随后迅速传遍京城官场、文人士大夫圈子,最终传遍天下。它被公认为神对、绝对

后世无数喜欢对联、研究对联的人,每当看到、想到、提到这副对联,无不啧啧称奇,惊叹于纪晓岚那仿佛天生的语言急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它从清朝中叶一路流传到今天,生命力没有丝毫减退,绝对担得起 “千古绝对”这四个沉甸甸的大字。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5

标签:历史   乾隆   上联   下联   大小   对联   皇帝   工整   雌雄   大臣   急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