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全球地缘政治、信息安全问题的日益严峻以及国际供应链的动荡,中国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国产化也在日益加速。在这一背景下,作为关键载体的国产化终端,不仅是国家安全和产业自主的基石,更是推动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撑。
过去国产化终端主要是面向由“政策驱动”的信创市场,虽然解决了安全和自主可控问题,但是在多元化场景应用中仍面临诸多挑战。比如在移动办公领域,一方面囿于技术和配置,不仅性能受限、适配性和兼容性也存在问题,难以广泛适用于用户全面需求;另一方面,专业化、高端化应用需求加速涌现,在性能要求基础上,也对终端产品的适配性、安全性提出新的考验。
2025年7月上旬,新一代海光C86处理器移动工作站及工作站首发亮相,联想开天、紫光计算机、软通华方(清华同方)、中兴等多家主流整机厂商共同推出了数十款C86移动工作站及工作站整机新品,全面覆盖终端用户从日常办公到专业创作的多样化市场需求。这也标志着国产化终端从关键行业替代转向全行业场景替代突围。
一、海光的“降维打击”,国产化终端迎来“新起点”
众所周知,目前在IT基础设施和终端设备处理器领域,主要是由X86架构和ARM架构主导。其中,英特尔和AMD的X86架构处理器几乎垄断了服务器和PC市场,而ARM则几乎占据了全部的智能手机市场以及大部分的智能网联终端市场。此外,近年来兴起的RISC-V架构虽然在物联网及汽车电子领域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但是目前整体的生态还远弱于X86和ARM。
从国产化处理器的发展主流路线来看,有基于ARM IP核或指令集授权发展国产ARM处理器的路线,代表厂商如华为、飞腾;也有基于X86指令集及架构授权发展自主可控的国产C86处理器路线,代表厂商如海光、兆芯;也有发展自主指令集架构处理器的路线,代表厂商如龙芯中科;还有不少基于开放的RISC-V指令集架构来研发自主处理器的路线,代表厂商如阿里达摩院。
从信创市场角度来看,目前ARM架构以及龙芯LoongArch架构的国产服务器、桌面终端和嵌入式领域都有获得一定市场份额,但是更多的国产化服务器市场则是被海光的C86架构所占据,而兆芯的C86架构处理器则是在国产化桌面终端市场占据一定的优势。
这一点从相关企业公开的营收或出货量信息对比不难看出一些端倪:
龙芯中科财报显示,2024年营收5.04亿元,同比下降0.28%;
飞腾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超19亿元,同比增长18%;
兆芯的招股书显示,其2024年营收为8.89亿元,其中桌面及嵌入式处理器营收占比86.32%,服务器处理器占比仅8.62%;
海光信息财报显示,其2024年营收高达91.62亿元,同比大涨52.40%。此外,据了解,海光在信创领域销售的处理器,其中绝大部分为服务器处理器。
显然,在国内的信创市场,海光拥有着较高的市场份额,这也反映了信创市场客户对于海光处理器的认可。
某国产化OEM/ODM负责人对芯智讯指出:“我们一直提信创,提国产化,使得我们背负着一个枷锁,把自己放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我们应该从全球的市场来看,全球主流的技术路线就是X86和ARM,还有一个正在兴起的RISC-V。我认为,只有跟随主流技术路线才有可能进入到更大的全球市场。”
在该负责人看来,海光最新的C86处理器已经可以比肩英特尔等国际大厂的主流产品,并且在兼容成熟的X86生态的同时,还利用“光合组织”发展国产C86生态,这也是其能够在服务器市场快速获得成功的关键。海光做好高端服务器处理器之后,现在再来做终端处理器,这属于是降维,可以继续复制其在服务器市场的成功。
正如海光信息副总裁吴宗友所说:“过去数年来,基于海光芯片的服务器产品成功已经运行在我们各行各业,实现了从可用到好用,获得了广泛的认可。现在海光从服务器领域走向移动工作站及工作站等终端市场,也是开启海光未来在这个数千万量级的国产化终端市场的一个新的起点。我们希望未来和大家一起共赴千亿级市场的星辰大海。”
二、海光新C86处理器加持:国产化终端由“可用”走向“好用”
在吴宗友看来,终端市场要实现从关键行业到全行业的规模化替代,必须通过市场化引领——只有具备“能用、好用、愿用”的终端产品,才能打破技术壁垒和生态割裂,推动国产化从试点走向普及。
此次首发上线的工作站/移动工作站基于新一代海光C86终端处理器,是国内首款主频达到4.0GHz的国产复杂指令集处理器,不仅带来了性能上的巨大突破,还实现了设计兼容、高安全性和生态兼容,为国产化终端在多个行业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持,进一步解决了国产化终端在性能、兼容性、用户体验和生态上的短板,让国产化终端不再只是“可用”,而是更“好用”。
1、高性能:4GHz主频,单核性能提升62%
根据实测数据,新一代海光C86终端处理器带来了15%的IPC性能提升,4.0GHz的主频相比上代也提升超过30%,再加上其他方面的提升和优化,推动其单核性能大幅提升了超过40%。而与同行业竞品对比,单核性能更是提升了62%,4至16核心的配置,也使得其多核性能大幅提升超过135%。这些性能上的巨大提升,不仅使其能够高效处理多任务,还使得它能够应对高负载的工作需求。
对于一款处理器来说,在提升CPU核心性能的同时,还需要能够匹配的外围架构来支持其内核性能提升所带来的吞吐量需求。对此,新一代海光C86终端处理器的接口全面升级了DDR5(5600MT/s)、PCle5.0(最大x32通道),支持高速读取、极速互联,实际的有效带宽提升超过了100%。此外,该处理器还支持USB4和Wi-Fi6,极大提升了外部设备的连接速度和稳定性。
相关终端厂商人士向芯智讯透露,新一代海光C86终端处理器的8核性能已经接近英特尔12代酷睿i7、13代酷睿i5,16核版本则可以达到14代酷睿i9水平。“海光的终端处理器性能已经可以跟国际同行主流产品进行对标,未来在单核性能方面会继续优化,为市场提供更有竞争力的、全面国产化替代可用的产品。”
某OEM/ODM负责人指出,通过跟很多国产化终端客户的调研来看,他们对于产品的需求首先是要“高性能”,因为高性能才能够给客户带来整个工作效率的提高、体验的提高,这是非常关键的。此外,产品的创新性、高品质、好服务,也都是用户的需求,而这也与性能息息相关。比如,基于海光新一代C86处理器的移动工作站,借助其强大的处理器性能,在国产化终端上实现了对于最新的AI功能的支持。
另一OEM/ODM负责人对芯智讯表示,“通过对于新一代海光C86终端处理器的测试,发现其性能表现非常好,和英特尔12代酷睿i7差不多,使得我们能够打造高性能、国产化、易用的产品,打造符合终端用户需求的产品,可以更好地推向信创市场。”
2、能效提升36%,功耗大幅降低
由于新一代海光C86终端处理器也面向移动工作站应用,因此也需要解决功耗和续航的问题。据了解,面向移动工作站的新一代海光C86终端处理器的TDP功耗最低为15W。
相比上一代产品,搭载全新海光C86终端处理器的移动工作站续航提升超过130%+,睡眠状态切换优化27%,待机功耗降低50%+,每瓦效能比提升36%。
3、设计兼容
作为芯片厂商,除了需要关注芯片的性能和功耗之外,也需要关注产品设计,降低下游整机厂商的导入难度和导入成本,提升导入速度。
所以,海光在这类产品上进行了全面的优化,尤其针对移动工作站产品追求的轻薄的特性,优化后可以让终端厂商放更多的存储、更大的电池等等。此外,海光还通过功耗优化使得芯片对于散热器件的要求也相应降低,对于轻薄本的设计也更加友好。
考虑到客户的产品设计能够快速、低成本的升级,海光的芯片设计也注重封装、主板的兼容,让客户通过固件更新就可以直接将新的CPU导入到原有的主板上,降低导入的成本、加快产品的上市,助力客户提升市场竞争力。
4、安全进阶:六重安全加固
安全性始终是政企市场用户最为关心的因素之一。海光C86处理器通过六重安全加固技术,确保了数据的保护和系统的稳定性:
①支持SM2、SM3、SM4硬件算法及国密指令集;②具备密码协处理器CCP(Crypto Co-Processor);③独立密码能力,不占用计算核心资源;④上电首先启动,运行固化在片内ROM的代码;⑤内置真随机数发生器(TRNG);⑥支持掉电开盖检测功能,上电销毁功能。
同时,海光C86处理器还通过了安全可靠等级Ⅱ级认证,其拥有完备的代码数据和研发环境,知识产权或授权,以及稳定的研发生产及售后服务团队。
海光信息副总裁吴宗友进一步指出,芯片本身的安全性一直是海光的一个优势。如果从广义上的安全来说,海光的安全还包括研发安全,海光的研发团队100%在国内,海光的研发也是从底层就是安全的。
5、强大应用兼容性
兼容X86应用生态是海光C86处理器的一大优势,其不仅可以提供对32位/64位系统的X6应用的原生无缝支持,并且无需通过虚拟机或二进制转译等牺牲效率或性能的兼容方式。
强大的兼容性优势,使得海光C86处理器能够天然适配主流软件生态,比如专业辅助制图软件CAD,图片编辑如Photoshop系列应用,EDA工具如Allegro等,不仅可以满足各类办公需求,还能够满足众多专业化、高端化应用需求。
有OEM/ODM负责人就指出:“目前的国产化主要是政府在推动,如何实现市场化驱动呢?关键就是要让消费者愿意买单。所以不仅要解决终端的性能问题,还需要解决这些消费者原有的软件生态如何能够迁移到国产化终端上面去。我非常高兴地看到,海光C86处理器与国际主流处理器平台在性能差距上的迅速缩小,更为关键的是,海光C86生态的天然可用性,可以很好地兼容X86应用,这也使得应用迁移变得更为容易,用户也可以非常平滑地切换到国产化终端。这对于工业领域,对于国之重器领域,都是非常关键的。”
6、体验跃升
强大的应用兼容性优势,再加上海光新一代C86处理器所带来的性能提升,使得其不论是面对日常办公应用,还是各类大型专业软件,相比上一代都有着非常大的应用体验跃升。
芯智讯拿到的测试数据显示,新一代海光C86终端处理器相比上一代产品,大型office文件打开速度平均提升24%,大型文件压缩解压缩速度平均提升35%,工程设计渲染效率平均提升111%。
即便是面对各类大型任务,新一代海光C86终端处理器相比上一代产品也依然是有着超过30%的提升。比如,打开特定尺寸CAE、CAD工程文件时间缩短32%;4K分辨率视频压缩导出时间缩短37%;3Dmark CPU物理得分增幅29%。
7、生态持续壮大
海光也在持续扩大自己的生态系统,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比如,海光之前为推动国产化终端全行业替代而推出的“星海计划”,旨在通过深度整合产业链,推动软硬件协同合作,实现产品从研发到市场的快速落地。目前,海光已经建立了面向终端的一整套的知识体系,包括解决方案、SAP、质量、产品、生态等全方位的支持团队,以便更好地赋能产业,筑牢产品的根基。
“海光过去10年的发展,印证了中国的一句古话,‘众人拾柴火焰高’。海光虽然是一个芯片设计公司,但我们芯片设计是比较复杂的,芯片供应链很长,专业性非常强,所以一定要开放生态才能把这个事情干成。而从芯片扩展到整机更复杂,因为整机有软硬协同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还有BIOS、硬盘、机箱等等一大堆东西,靠一家企业是干不成的,所以我们更需要保持开放。我们希望能够有更多的生态合作伙伴加入,一起去开启更大的C86生态,行稳才能致远。”吴宗友对芯智讯说道。
三、海光终端的未来发展方向
对于国产化终端的未来发展方向,在海光看来,高性能、安全性、人工智能、多样性、全适配将是其未来发展的重点。
首先,高性能是海光C86处理器的一大核心优势,未来也将致力于提供与国际主流产品相当或更强性能。吴宗友提到:“我们有信心与英特尔的最新一代产品相竞争,特别是在商用市场,海光C86处理器目标是能够提供等同或超越国际主流产品的性能。”
其次,安全性也是海光C86处理器的一大特色。海光将依托于自身强大的安全团队和安全技术,持续为政企市场提供了强有力的安全保障,以符合国家对信息安全的高标准要求。
第三,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端侧AI已经是大势所趋,国产化终端也需要在本地运行大语言模型的能力,以支持一些与AI相关的创新功能。海光目前也在稳步推进相关能力的提升。
第四,海光未来的终端产品线希望能够满足不同终端形态的需求,因为不同形态的产品对于处理器的要求也不同,海光需要确保能够适配不同形态的产品,以便于应对不同类型的市场和客户需求。
第五,在海光看来,终端产品的成功不仅取决于硬件性能,还依赖于广泛的生态适配,特别是软件的兼容性。未来会有很多新的应用,甚至有很多会与AI相关的应用,海光希望在各种不同形态产品上都能拥有丰富的软件应用生态。对此,海光计划与产业链上的合作伙伴继续深化合作,确保其终端产品能够适应不同的软件应用场景。
相关OEM/ODM负责人也指出,随着信创产业的发展,应用场景也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性能、安全性等各方面需求也会大幅地提升,随着海光新一代C86处理器终端产品的推出,对于未来整个信创产业应用场景的推动,包括AI应用的推动,都能起到关键的作用。
小结:
国产化终端的规模化普及,已不能仅依赖于政策驱动,必须依靠强大的市场需求牵引。这要求国产化终端不仅要深耕信创领域,更要勇于进军广阔的消费级市场。
当前信创市场对终端的需求正经历深刻转型:从满足“能用”“可替代”的基础要求,跃升为追求“好用”“好替代”的高阶标准。以海光C86处理器为代表的技术突破,在性能、安全性、兼容性等核心维度实现了质的飞跃,使得国产化终端产品力显著提升。这直接推动了市场选择的转变——越来越多的政企客户主动选择国产化终端,核心驱动力已从政策合规转向了对产品性能、性价比、安全保障和创新功能的认可。
对于消费类市场而言,用户的核心诉求在于“同价是否同质同体验”。海光新一代C86处理器终端的出色表现,使国产化终端能够提供与国际主流平台相媲美的使用体验,真正满足了“好用、愿用”的市场化标准。这意味着国产化终端不再需要消费者为“情怀”买单,而是具备了通过纯粹的市场竞争赢得用户的能力。这种基于产品力的自信,是国产化终端实现从关键行业试点到全行业规模化替代突围的关键基石。
正如海光信息副总裁吴宗友所展望的,依托海光的技术优势与开放生态,国产化终端产业正携手迈向更广阔的星辰大海。海光新一代C86处理器的推出,标志着国产化终端开启了以市场竞争力驱动全行业普及的新篇章。
作者:芯智讯-浪客剑
更新时间:2025-07-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