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者的让步从不是因为良心发现,而取决于挑战者的刀锋。
京东宣战:“5%宣言”搅乱外卖江湖
近日,刘强东的内部讲话流出——“我给京东外卖定一条规矩,京东外卖永远赚的净利润不允许超过5%。超过5%,我要处分人的。”
外卖江湖的水面骤然炸开,有人说,这不是商业宣言,而是一封写给美团外卖的“战书”。
尽管美团历经千团大战的锤炼,又和饿了么鏖战中胜出,但在这四年间,美团驭下的外卖江湖,似乎并不得人心。
商家抱怨美团外卖佣金高,美团澄清是6%-8%,但商家普遍反映不止于此,传言称25%-30%,大幅压缩的利润空间,让不少餐饮企业苦不堪言;被困在系统里的骑手“一单赚3元,超时扣5元,社保全靠自己扛”;而消费者也吐槽配送慢、餐凉了、客服像机器人,还有质量难保证的“幽灵餐厅”等。
长期以来,美团在外卖市场一家独大,占据65%-70%的份额,商家和骑手对此只能敢怒不敢言,而消费者也暂无可挑。一份外卖,三方受气,唯独美团稳坐“抽成王座”!
京东,精准踩中了这场“民心溃堤”的节点!这也就难怪京东的入局,会粉碎外卖市场铁板一块的假象,商家、骑手、消费者对京东外卖的入局都满眼期待!
除了刘强东说的京东外卖净利润不允许超过5%外,5月1日前,京东还将对入驻商家全年免佣金,并且,京东外卖骑手全部为全职骑手,正常缴纳五险一金,为了保证骑手薪资不降,个人部分的社保也由京东缴纳。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京东外卖只限“品质堂食餐厅”入驻,平台严选机制下将让幽灵餐厅无藏身之处。
与其说这是商业策略,不如说是对美团“压榨式增长”的公开处刑。当行业默认“垄断即霸权”时,京东撕开了一条“让利换民心”的裂缝。
千亿补贴能否守住王座?
数据显示,从2月11日京东外卖上线后,40天日订单突破100万单,部分城市单周订单增长超100倍,入驻商家超45万家。
面对京东的来势汹汹,美团高层早已按捺不住。
4月14日,美团外卖宣布,未来三年,美团外卖将向餐饮行业整体投入1000亿元。这1000亿元将聚焦四大方向,包括帮助商家补贴消费者激活需求、发放助力金帮商家增加收入、扶持和奖励优秀品质商家,以及推动明厨亮灶覆盖10万家店、加强行业基础建设等。这一系列举措,无疑是美团在向市场表明自己的决心和实力,试图稳住商家和消费者的心。
4月15日,美团又发布即时零售品牌“美团闪购”。全国消费者可在美团App首页进入“闪购”,选购蔬菜水果、酒水饮料、休闲食品、数码家电、美妆护肤、潮流玩具等品类,下单后平均30分钟送达。
美团这是在拓展自己的业务边界,试图通过多元化的服务来增强用户粘性,巩固自己的市场地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美团的这一系列组合拳,可谓是来势凶猛。
京东的野心不止于外卖
京东的制胜筹码又在哪里?分析京东近年来的动作就能看出——京东进军外卖市场,并非一时兴起,而是一场有备而来的“阳谋”。
看看京东:收购达达、布局同城零售、试点“9分钟达”——刘强东的野心从不局限于外卖,京东要打的是一场“基础设施战争”。
从骑手方面来说,京东与达达集团深度整合(持股63.2%),构建2600县市物流网,可以将物流配送员转化为外卖骑手,提升基础设施利用率。同时,通过全职劳动合同和五险一金保障,吸引稳定运力。而在用户端,利用京东App的3.8亿活跃用户基础,将外卖与电商、物流场景联动,例如PLUS会员可额外抽取“外卖百亿补贴金券”,形成消费闭环。
有专业人士分析:与美团“抽佣养流量”的逻辑不同,京东将外卖视为激活即时配送网络的“高频入口”:用户点一次外卖,就可能顺手买生鲜、购数码、订鲜花。“外卖不赚钱,但能赚够用户的心智和消费惯性”——这才是“5%利润”背后的深层逻辑。
输赢之外,行业已变天
这场外卖战役胜负究竟如何,谁也无法预知!
毕竟,在外卖行业深耕多年的美团,有745万的骑手网络,日订单量也达到2000万单,还构建了覆盖全国的即时配送体系。其“30分钟送万物”的生态逻辑,将外卖、生鲜、商超、医药等场景整合,形成跨品类协同效应。
京东能否在美团包围的外卖市场中站稳脚跟,还真不好说,但或许最戏剧性的结局是:即便京东败走,美团也不得不“学乖”。
曾经,滴滴被用户痛骂“大数据杀熟”,直到高德、T3出行用“0抽佣”逼其下调佣金。 如今京东外卖的“5%宣言”,本质上也是一记“商业民主化”的钟声:它提醒所有巨头——当资本游戏透支社会信任时,总有人会举起“分利于民”的旗帜。
更新时间:2025-04-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