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鼓楼坍塌后续:去年刚花340万修缮,官方通报坍塌侧95年重修

凤阳鼓楼坍塌后续来了,官方紧急下场回复:坍塌一侧并非是去年重修,而是95年修缮的!

一夜之间,安徽凤阳在几百年后,再次引发全网关注。

凤阳鼓楼坍塌为什么会引发巨大关注?这里面就不得不提及一个人——唯一北伐成功的帝王,朱元璋。

朱元璋的老家就在安徽凤阳。

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后,差人(李善长)回去重建凤阳,并作为中都,而此次坍塌的鼓楼,就是中都的一部分,距今650年。

随着时代的变迁,凤阳朱元璋时期的很多东西,都逐渐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但这座距今650年的鼓楼,却成为凤阳的地标性建筑之一,一直以来都是凤阳的名片。

因此,在民众中的关注度非常的高。

坍塌事件是发生在5月19日傍晚,不少民众手机里,都拍摄下坍塌瞬间的画面。

从视频中可以看出,整个顶层的瓦片,全部如多米诺骨牌一般滑下,不少网友认为:这是在修缮中,在做防水层时,没有做好导致的。

网友分析:按照古代建筑的方式,这些瓦片都要进行打孔固定,但是现在建筑修缮,可能采用了防水工艺,却又没有考虑固定形式,而这种古建筑由于屋顶坡度大,时间长了,就会出现滑坡现象,由于没有采取固定方式,因此就连片大面积坍塌。

不仅如此,不少网友扒出:去年凤阳鼓楼曾进行修缮。

根据网上信息,去年凤阳当地对鼓楼修缮,招标金额为340万元,甲方为:凤阳大明旅游发展集团,乙方为:黄山市徽州某古典园林有限公司,合同期限为23年8月—24年2月。

去年才修缮,今年就塌了,这也是为什么网上闹得很凶的原因。

人家屹立在那里650年,这其中被修缮很多次,怕也没有这么大面积塌过吧?更别说去年还修缮了。

当地文旅部门紧急回应:目前已经对坍塌原因进行调查。

同时也表示:去年确实修缮了,但不是坍塌的这一侧,这一侧的修缮上一次是1995年!

目前还没有实质性的证据证明,坍塌的这一侧,到底是95年修缮还是去年修缮的,不过就算是95年修缮,至今也不过30年,然后就塌了?

怎么看,都觉得怪异。

这才三十年就出现这么大的事故,而且还是非大自然力量加持。

可见,当年的修缮,至少在施工、规划、设计上,存在巨大漏洞。

网友评价:还好是现代,如果是古代,这些人估计都得下大狱,要是明朝,估计得充军发配或满门抄斩。

也有网友表示:即使是95年修缮,如今出这么大事故,必须严肃追责。

客观的说

凤阳鼓楼此次坍塌,存在两种可能性(都是建立在95年修缮上):

第一种:95年修缮时,采用的工艺不达标

就像网友解释的一样:95年修缮的时候,可能是采用了防水层,也就是说,在椽梁上铺设防水层,然后再进行铺瓦,但是没有认真考虑好大面积固定方式,导致多年后,部分瓦沟滑落,然后引发连锁反应。

这属于当年修缮施工方案上存在问题,也有可能是当年的工艺不达标,过分信任防水层固定效果等等因素。

第二种:95年修缮,本身就存在问题

这种情况,我个人觉得可能性不高,但也不是没有。

如果是施工中存在问题,那么按理来说,存在30年的概率不大,要知道95年的时候,整个国家还很贫穷。

本身能拿出来的修缮经费也不多,而且又是这样一个标志性建筑。

当然,也不是说不存在,相反,要是真的有人铁了心要伸手,偷工减料的可能性远比现在更难发现。

所以,从现在的角度来说,我宁可相信是95年修缮时候,因为技术不达标,擅自改变了修缮方式,最终导致此次坍塌事件的爆发。

不过,要是此次坍塌的是去年修缮的一侧,那不用说,什么工艺、技术问题,都不存在,当地纪委可以下场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21

标签:历史   凤阳   鼓楼   去年   官方   防水层   网友   方式   工艺   建筑   瓦片   可能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