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考虑”对华加征100%关税?中方手握王牌,加拿大被美方威胁

10月10日当天,美总统特朗普表示将自11月1日起,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00%的新关税,可如今,中美经过吉隆坡磋商后,美方突然改了口:美财长贝森特突然表示“不再考虑”对中国加征100%的关税。

“中美能否握手言和”,是世界多国媒体所关心的问题,但另一边,加拿大却意外中枪,莫名其妙地被美国加征了10%的额外关税,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博弈激烈的国际舞台上,没有所谓的“铁杆盟友”,只有“利益至上”,从这场风波里,外界不仅嗅到了中美关系可能转圜的信号,更看清了美国当前战略焦虑下的无奈挣扎。

中国则是不动如山,稳中有进,手里的筹码一张接一张揭开,才是真正的局中赢家。

据悉,10月25日上午,特朗普突然宣布将在现有关税基础上对加拿大商品额外加征10%的进口关税,理由是加拿大安大略省政府资助制作并播放了一则“误导性”广告,引用美国前总统里根的讲话批评美国现行关税政策。

特朗普或许认为,这是对美国的一种“羞辱”,他毫不犹豫地决定,对加拿大加征额外的10%关税。

其实在广告播出数日(10月23日)后,特朗普就已经下令暂停与加拿大的贸易谈判,以此表达心中的愤怒。

加拿大或许没料到,自己不过是北美自贸区里的“老邻居”,竟然成了美国对外策略调整的替罪羊?

一则广告,就足以引发一场国家层面的“经济惩罚”?恐怕是全球贸易史上绝无仅有的奇闻

其实,真正让美国转变态度的根本原因,藏在中国手中那张“王牌”,也就是稀土。

此前有外媒指出,台积电的稀土库存仅够维持30天,若无法获得大陆稀土供应,产能将瘫痪,这是实打实的产业链真相。

在美国费尽心力把台积电的先进制程“请”到本土的这一年,稀土这个最不起眼的材料,却成了压在芯片帝国上的那根稻草。

台积电的美国分厂正在加班加点运转,却因稀土短缺面临随时“熄火”的风险,一旦停摆,台积电极有可能重新扩大在中国台湾省的产能,这对美国主导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野心来说将是一次沉重打击。

中国正是全球稀土供应的绝对领导者,这一现实如同悬在美国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不仅如此,中国在芯片、光刻机、光刻胶等关键领域的技术日益突破,已经让美方感到前所未有的威胁。

NVIDIA,这个曾经在中国市场“呼风唤雨”的芯片巨头,如今AI芯片在华份额由95%暴跌至0%,只能眼睁睁看着中国市场转向国产替代。

英伟达CEO黄仁勋早前的一句抱怨,至今让人记忆犹新:“我们失去了全球最重要的市场”,这不是商业层面的失误,而是美国政策误判的直接后果。

禁令越多,“逆袭”越快,中国芯片产业就是在这种高压下开花结果的

美国不是不知道这些现实,只是过去太依赖“极限施压”策略,自信可以通过“威胁+制裁”换来让步,可这次,中国没有按剧本演出。

从对等关税开始执行至今,美国多次喊话希望重启对话,安排高级别会晤,几乎每一步都在释放诚意,而中国则始终不急不躁,静观其变。

10月25日至26日,中美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了第五轮经贸磋商,美方代表由财政部长贝森特与贸易代表格里尔代理出席。

首日五个多小时高强度会谈后,第二天一早又继续磋商,足见双方都在为即将到来的结果做最后努力。

会后,贝森特公开表示:中美官员在谈判中制定了“非常成功的框架”,我认为这个框架具有建设性。

格里尔则进一步透露,会谈内容广泛,涉及各种议题,“谈到延长对等关税暂停期,也谈到稀土”,说明美方对中国底牌是十分重视与忌惮的。

中方公布的议题则更加具体,包括对美301海事调查、芬太尼关税、出口管制等,这些都是中国重点关注且美方无法绕开的敏感领域。

说来,美方此次会谈的时间点安排得极为巧妙,11月10日,对等关税暂停期将到期,全球都在关注会否延续,紧随其后的是在韩国召开的第32届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贝森特对外释放“不再考虑对华加征100%关税”的消息,显然是提前释放“善意”,为高层会面铺路。

也就是说,美方的表态不是政策突然转向,而是战略姿态的调整这场“软化”不仅是外交策略,也是对现实的低头。

从今年4月中美启动对等关税机制以来,美国多次在舆论上占据上风,却在实质内容上节节败退,对比之下,中国稳扎稳打,牌越打越多,底气越来越足。

而美国的诸多策略,比如芯片围堵、供应链重构、对台军售,看似咄咄逼人,实则焦头烂额。

特朗普想用加税向国内展示强硬,结果却被中国的产业韧性和战略定力打了个措手不及。

“加税牌”打到后期,成了自我伤害的工具,甚至连盟友加拿大也被无辜牵连,这不禁令人感叹:在大国博弈中,真正能赢的,从来不是声音最大的那个,而是那个最能忍、最能打、最能稳的。

特朗普对加拿大的态度转变,说白了就是“没地撒气”,中美谈不动,就转头拿盟友开刀,暴露了其外交政策的情绪化,也进一步损害了美国的国际信誉。

在这场风波中,加拿大不仅没有收获好处,反而成为“邻里矛盾”中的牺牲品,“不再考虑加征100%关税”这句话,表面上看是策略调整,实际上是经济压力的真实写照。

从美国国内通胀居高不下,到产业链外溢成本猛增,再到芯片战略受阻、科技制裁无效,这些层层叠叠的现实,压得美国不得不重新审视与中国的关系。

中,在这场博弈中展现了令人钦佩的战略耐心和产业升级的决心,从稀土到芯片,从出口到高端制造,中国不是在“对抗”,而是在“超越”

美国如果再不放下身段,将会失去的不仅是市场,更是未来。

走到今天,中美关系仍充满变数,但一个事实已经无法否认:中国已经从被动应对的局外人,转变为规则制定的参与者乃至领导者,美国若继续沉迷于旧有的霸权思维,终将发现,世界早已不再围着它转。

参考资料:

中美吉隆坡磋商达成基本共识,“紧张局势有所缓和”.环球时报2025-10-27 10:56北京

台积电美国工厂稀土不够用,面临产能瘫痪?国台办回应.上游新闻.2025-10-22 20:23.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美方威胁将会从11月1日起对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中方回应.环球网2025-10-13 15:47北京

围绕多项重要经贸问题,双方进行“建设性的”探讨,中美吉隆坡磋商达成基本共识.环球网2025-10-27 06:22北京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8

标签:财经   加拿大   美方   关税   中方   王牌   美国   中国   中美   稀土   吉隆坡   芯片   对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