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乒坛的朋友们都知道,进入洛杉矶奥运周期后,中国队内部的新老交替进程开始加速,尤其三大奥运冠军马龙、樊振东、陈梦的突然离场更是在主力层出现了“空白地带”,而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发展后,男、女两线的竞争格局已经大有不同。
毫不夸张地说,女队目前已经基本能提前确定奥运名单基调,但男队的形势仍然不明朗,尤其三号主力的位置究竟会属于谁难以确定,下面就让我们来深度剖析一下。
国乒女队目前还有三位奥运冠军主力仍然活跃于国际赛场,那就是孙颖莎、王曼昱,而且她俩都是巴黎奥运周期就拿到了单打世界冠军头衔的运动员,其中孙颖莎是世乒赛、世界杯各两金,王曼昱是世乒赛一金。
此外,两位运动员还都曾在总决赛、亚运会、亚锦赛、全锦赛单打项目上登顶,王曼昱虽然三大赛成绩逊色于孙颖莎,但比对方多拿亚洲杯、全运会单打冠军。
至于其他国际比赛成绩孙颖莎、王曼昱也明显强于其他女乒运动员,比如在二人2025年所参加的9站级别较高的国际比赛中,孙颖莎获得6冠2亚,王曼昱则是1冠3亚,只有WTT美国大满贯赛、WTT横滨冠军赛分别被朱雨玲(中国澳门)、陈幸同抢走冠军。
而从排名上看,近年来孙颖莎稳居世界第一、目前是唯一积分破万之人,而王曼昱紧随其后排第二,比第三名陈幸同多出两千余分(奥运会也才2000积分)。
此外,孙颖莎、王曼昱拥有两届奥运会比赛经验,此外曾合作拿过两届世乒赛女双冠军(王曼昱另外与蒯曼合作也拿到世乒赛女双冠军),而孙颖莎与王楚钦搭档混双三次世乒赛登顶、在奥运会中登顶,所以无论怎么看,她俩都具备承担洛杉矶奥运会各项目重任的能力。
至于国乒女队的第三人现在也已经逐渐清晰,那就是2004年出生、成名已久、但去年才开始承担主力重任的年轻新星蒯曼(目前排名世界第四),而她的优势也是多方面的。
首先就单打能力而言,蒯曼是目前女队新生代中名副其实的第一人,近一年在国际比赛中夺得单打2冠3亚、总计8次闯入4强,其中就包括在世界杯上摘银。
虽然蒯曼也有在外战中出现失利,但输球情况明显好于所有国乒女队排名靠前的非主力,和其他主力相比也只是相对逊色于孙颖莎、王曼昱,与陈幸同不相上下,比王艺迪有过之而无不及,不过她的年龄比陈幸同小了7岁,这其中的优势相信不用过多解释。
其次就双打表现看,蒯曼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多面手”,其中女双与王曼昱合作夺得世乒赛金牌,与王艺迪联手也拿到了WTT美国大满贯赛冠军——这些都是2000积分级别的赛事,由此可见她不但能打女双,而且兼容性非常强,换搭档也能迅速形成战斗力。
至于混双蒯曼更是长期与林诗栋合作保持世界第一的排名,虽然今年世乒赛折戟沉沙,但二人在新周期的其余比赛中只要参加就能夺冠,实力远甚其他组合。
综上所述,国乒女队目前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的“三驾马车”格局,其中孙颖莎、王曼昱因为成绩更突出、经验更丰富,所以当仁不让地稳坐前两把交椅;而蒯曼在成绩、经验、单双打兼项、年龄等各方面都出类拔萃,完全具备成为奥运三号主力的可能。
目前可能影响以上格局的变数只有伤病与2027年世乒赛,如果有三人以外的其他国乒选手夺得明年世乒赛的女单冠军,那就可能异军突起抢走一个奥运名额,否则很难撼动她们的位置。
相比于国乒女队,男队的情况明显更加复杂——首先球迷们想必都能看到,男乒的竞争本就比女乒更激烈,而国乒男队的年龄梯队问题也远就比女队更严重。
比如马龙作为一位1988年出生的老将,竟然能在30岁以后连续入选东京、巴黎奥运会,这本身就很能说明问题;而洛杉矶奥运周期到来后,马龙、樊振东突然离开国际赛场也让全队所面临的形势比女队更加严峻。
在2015年后、2025年前,国乒男队在整整十年里只有两人拿过单打世界冠军,那就是马龙、樊振东,结果现在他们都退出了国际赛场,仅剩的奥运冠军主力王楚钦在洛杉矶周期也是屡屡碰壁,好在今年5月终于拿到自己的首个单打世界冠军,随后成绩逐渐稳定。
此外,王楚钦早已搭档马龙、樊振东拿到过世乒赛男双金牌,与孙颖莎一起实现了世乒赛混双三连冠、斩获奥运会金牌,再加上年龄还只有25岁,完全具备再战一届奥运会的可能。
就近期的成绩而言,王楚钦是国乒男单最稳定的,可以说只要他不输外战,全队夺冠就有保障;他守不住的话,其他人更不会例外。
除了王楚钦,其余国乒男选手的表现明显逊色许多,其中梁靖崑、林高远虽然多次参加世界大赛但都无缘冠军,而且过去是输队友,今年双双输外战;其他后起之秀才要么参加单打世界大赛不久(比如林诗栋),要么从未入选过(比如向鹏、陈垣宇、黄友政),经验明显不足。
而且现在即便不考虑世界大赛,光看平时比赛的话国乒男队也是危机四伏,其中新生代唯一跻身主力行列林诗栋在2月排名世界第一后就急剧退步,在半年多时间里8次无缘单打冠军,其中4次都是输给外协会运动员(林德、张本智和、邱党、雨果)。
至于向鹏、陈垣宇、黄友政等人的外战表现更是一言难尽,高级别赛事常常很早出局,低级别赛事也一冠难求,虽然偶有高光时刻,但明显难当重任。
综合各方面看,王楚钦无疑是国乒在洛杉矶奥运周期的核心人物,而且已经在实际上承担起了头号主力的重任,而林诗栋虽然还有所欠缺,但不可否认其技术已经达到了乒坛的顶尖水准,而且混双实力也非常出众,能兼顾多个项目的比赛任务。
然而王楚钦、林诗栋之后,谁能填补国乒男队的三号主力位置呢?目前教练组面前有三种不同的选择,然而想确定其中的任何一种都有困难。
第一个办法,是让樊振东再次回归国家队阵容,毕竟他技术出众、经验丰富、成绩斐然,而且年龄也不是很大(1997年出生),如果能像之前巴黎奥运周期的马龙一样在队内起到“以老带新”作用的话未尝不可。
但就目前的情况看,樊振东回归国乒遥遥无期,此时将新周期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显然是不合适的,所以教练组还是得寻求其他方案。
至于第二个办法,则是重用已有的两位仍然参加外战的世界冠军主力梁靖崑、林高远,他俩的优势是技术上限高、经验丰富,毕竟长期处于一流高手的位置,水平有目共睹。
然而客观来说,这两位运动员的外战表现并不稳定,尤其最近一年明显下滑。此外他们分别出生于1996年和1995年,到洛杉矶奥运会的时候均已年过三旬,光是年龄这道坎就难过去,现在的尚且已经出现颓势,2028年的时候实力将衰退多少更是难以预料。
所以最终教练组还是要选择第三个办法,那就是提拔年轻新星上位,这不光是为了洛杉矶奥运会做准备,更是为了未来国乒的发展打基础,毕竟王楚钦终究会成为老将,林诗栋、其他人也不例外,只有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才能促进全队良性发展不断代。
个人认为无论年轻人的表现如何,都要大胆给他们机会去试错,同时也要注重对低龄段选手的培养,毕竟现在许多日本、欧洲小将很早就参加成年组比赛,我们也不能输在起跑线。
那么大家对这个话题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写出自己的观点吧!
更新时间:2025-09-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