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理泽
编辑|先锋谷
“一篇800字作文让全网落泪,更让一群吸血虫闻风而至。”
文字的力量有多重呢?
或许有人会说,文字如剑,能够直指社会的阴暗角落。
或许有人会说,文字如光,能够照亮迷茫者的前路。
可对于安大爷来说,文字就像水,轻轻地润物细无声。
一次偶然的时机,安大爷带着他的文字火遍了全网。
他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诉说着亲情与生活。
一句“黄了又青”触动了无数人的心弦,就连许多官媒也亲自下场盛赞。
只是,老话说的好,人怕出名猪怕壮。
农民工安大爷凭借作文走红仅3天,恶心的一幕出现了。
不仅如此,甚至大爷本人也迫不得已发声哀求。
这究竟是咋回事呢?还得从一段视频说起。
“大爷100还是1000?”
“1000,我想挑战一下试试。”
5天前,一位博主发起了作文挑战。
她前往工人聚集地,随机挑选大叔参加挑战。
没有应战的大叔们,就给100元辛苦费。
应战的大叔们,将会获得1000元的稿费。
可她说来说去,最终只有两名大叔接受了挑战。
其中有一位就是安大爷。
当时,许多人都以为这又是一场流量秀。
没成想,当安大爷的作文完成后,大家都沉默了。
安大爷抽到的题目是讲述自己的母亲。
母亲这个题目,是学校里“老掉牙”的选题了。
可安大爷却写出了不一样的震撼。
“那口死沉死沉的大铁锅,母亲搬上搬下。”
“我想着,等我挨着那堆土躺下。”
“或许到那时我再喊母亲,她就能听见了。”
安大爷的文字里,没有华丽的辞藻与冠冕堂皇的话语。
他的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心底里掏出来的一样,让人不由自主地为之动容。
整篇文章就如同外糙内甜的老倭瓜。
乍一看不起眼,内里却藏着最踏实的甜。
正所谓“贤乃国家之宝,儒为席上之珍”。
博主的视频一发布,安大爷的才气再也藏不住了。
他的文章被无数人转载赞赏。
短短48小时,视频播放量突破了500万。
安大爷彻底火了!
彼时,无数媒体蜂拥而至,想要采访大爷。
可安大爷却悄悄地离开了打工的居住地。
这时,人们才发现大爷不仅文字富有灵气,他的行为也充满了智慧与淡泊。
面对突如其来的关注,他没有被名利冲昏头脑,而是选择了低调回避。
可即使安大爷如此低调,恶心的一幕还是上演了。
古人常说,富在深山有远亲。
如今看来,这句话果然来源于生活。
原来,自从大爷爆火后,网络上就涌现了一批“亲戚”。
儿女、侄子、外甥……
各种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通通显形。
他们打着安大爷的旗号,用爆火的文章开始引流带货。
除此之外,还有一批人化身成了“柠檬精”:
“写的连小学生都不如,还无脑赞美。”
“一个农民工能做出这样的形容?”
更有甚者提出了“阴谋论”:
“这一看就是为了流量,捏造的剧本。”
一时之间,谣言漫天飞舞,大爷被送上了风口浪尖。
为了防止舆论进一步发酵,安大爷只好无奈发声。
镜头前,他字字恳切地说道:
“最近有很多冒充我亲戚的人,他们发布的是不实信息。”
“请大家注意分辨,不要受骗。”
不仅如此,还有许多同乡人自发地替大爷做证:
“安老三说的都是真的,我见过他的母亲。”
其实,生活中哪有那么多安排好的剧本,有的只是安大爷那颗想念母亲的心。
大爷的恳求、同乡的证明,难道还不足以说明一切?
本来是一个温暖动人的故事,却硬生生地被流量套上了“枷锁”。
更让人感到沮丧的是,安大爷并非是第一个被流量反噬的普通人。
不知从何时开始,普通人的走红,成了一把双刃剑。
迎接他们的不光是镜头,还有无数的流言蜚语。
前段时间,高考成绩出炉。
河南的一个女孩成绩考了288分。
虽说这个成绩不甚出色,但是她依然被父母大加赞赏。
这一幕传到网上,瞬间获得了大家的赞赏。
当时,所有人都被288女孩(简称)家庭的氛围所感染。
只可惜,一场直播改变了风向。
在走红后,288女孩和母亲开了一场直播,这场直播被网友们视为带货前兆。
彼时,许多人抨击他们是剧本,更有甚者说288女孩的分数是假的。
可事实呢?直播只是应亲戚要求聊天。
288女孩的母亲早就是探店带货博主了,并非临时起意的带货。
虽说最后事情澄清了,可女孩一家还是平白无故地遭受了网暴。
更典型的悲剧发生在山东“大衣哥”朱之文身上。
自从大衣哥在《星光大道》一唱成名,他家门口365天被直播网红包围。
翻墙入院、砸窗偷拍、无人机盘旋屋顶.……
十多年来,这位农民歌手毫无隐私可言。
更过分的是,有人甚至躺在他家门口耍无赖,只为索要钱财。
忍无可忍的他,终于在今年将部分造谣者告上了法庭。
只是官司赢了,受损的名声却再也回不来了。
纵观这些事件,你会发现他们的遭遇几乎如出一辙。
几乎都是从意外走红到全民围观再到恶意质疑。
不难看出,这是一场造神毁神的狂欢。
在这场狂欢里,没有人在意主角的命运,有的只是对流量的追逐。
其实,这一幕幕荒诞剧的背后,藏着两个深层次的社会病灶。
首先就是阶级固化的集体臆想。
在许多人潜意识中,情感表达权是有阶级的。
文人墨客写思念是文学,农民工写母亲就成了“反常现象”
因此,当安大爷的作文刷屏时,总会有人酸溜溜地说:
“农民工写出这种水平,肯定有猫腻。”
这种刻在骨子里的偏见,暴露了某些人对底层人民的认知畸形。
他们宁愿相信 “底层不可能有才华”;
也不愿承认,那些被生活打磨过的文字,本就带着泥土的芬芳。
其次就是,流量经济的嗜血本质。
某MCN机构负责人曾直言:
“素人爆红就像荒野里出现新鲜肉,谁跑得快谁就能咬一口。”
安大爷文章刷屏后,有人的第一反应不是被母爱感动;
而是立刻计算“这个热点能变现多少”。
紧着着,仿冒账号、突袭直播、带货剧本,一系列操作早已驾轻就熟。
因此,即使村民证实安大爷文中细节完全真实;
记者也确认他母亲确实五十多岁因病去世时,那些质疑者依然不会闭嘴。
因为毁神带来的流量,往往比造神更汹涌。
这场闹剧终将落幕,但留下的思考却远未结束。
或许,我们该少一点“造神”的狂热,多一点 “容人” 的胸怀。
毕竟,在这个世界上,比流量更珍贵的,是那些在尘埃里开出的人性之花。
参考资料:
1.农民工大爷写高考同题作文爆火,儿子:有人仿冒父亲账号,还有人来家里拍视频,只希望过平静的生活|极目新闻
2.农民工大爷写高考作文《我的母亲》爆火,当事人发声!其子:父亲只想过平静的生活|海报新闻
3.农民工大爷的作文缘何如此动人心?|北青网
更新时间:2025-07-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