恳亲“家宴”菜单出炉!全球乡亲,南海搞掂喇!欢迎返屋企!

这是一场跨越十年的约定,也是一次穿越山海的呼唤。全球南海人,家宴已备,静候你们返屋企。

10月30日至11月2日,南海区将迎来第四届恳亲大会。当全球乡亲风尘仆仆踏上故土,迎接他们的不仅是日新月异的城市画卷,更有一桌以“南海家宴”为名、用岭南风味精心烹制的团圆饭。这席宴,早已超越美食本身,成了一封无需文字、却直抵人心的家书,是打开乡愁的味觉密码。

山海相逢处,最是“家宴”暖

在中国人的情感谱系里,宴席是最高规格的仪式。它关乎记忆,关乎情感,更关乎归属。

南海,这片广府文化的厚土,自古便是滋味渊薮。唐宋时期,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这里凭借密布的水网与智慧的“桑基鱼塘”,早已孕育出独具一格的饮食文明。

“食在广州、师源南海、厨出凤城”,一句流传百年的口碑,道破了南海在粤菜谱系中沉静而核心的地位。

这场筹备已久的“家宴”,不讲奢华,只拼心意。七镇街纷纷捧出“看家本领”,每一道菜,背后皆是一段回忆——

譬如,九江的叉烧与双蒸酒,是侨乡宴席上永不缺席的主角,承载着“无叉烧不成宴”的集体记忆,酒香里浸满了岁月的醇厚;大沥的果木烧金猪,色泽金黄,皮脆肉嫩,延续着明清以来广府喜庆“头盘必有金猪”的古老仪轨,是隆重与吉祥的象征;狮山官窑的榄仁生菜包,清新爽脆,一口下去,仿佛能尝到宋代官窑工匠日常饮食的简朴与珠三角田园的四季清风;西樵的狗果面豉酱蒸五花腩,那酱香源自清代酱园的古老法门,是“南海酱油”辉煌往昔的活态见证,饱含着家传的调味智慧;里水鳗鱼与南洋风情巧妙融合,恰似诉说着当年侨胞背井离乡、又将异乡风味带回故土的循环往事;丹灶的霸王花煲猪踭,取本地特产的霸王花,文火慢炖出一煲秋日祛燥的温情,是岭南妈妈们代代相传的呵护。

从开席的丽致汇叉烧酥拼丹灶皇上皇蛋散,到收尾那碗温润的万豪陈皮红豆沙,整桌宴席宛如一部用舌尖阅读的南海风物志。狮山老陈皮雪花牛肉里,藏着“一两陈皮一两金”的岁月沉香;桂城礌岗大头菜蒸鸡,用的则是南海人腌制了百年的乡土味道,咸香入骨。

这些深植于土地与时间的滋味,正静静等待全球乡亲用最熟悉的筷匙,解码故乡,安放乡愁。

一桌家常菜,半部产业经

这场“家宴”的背后,不仅是味觉传统的温情回望,更是南海饮食文化在当代的生机勃发。

作为连续两年入选全国预制菜产业基地百强的产业重镇,南海预制菜产业链产值已超300亿元。这些看似冷静的数字,恰是南海味道从街头巷尾走向世界厨房的炽热证明——黑鱼片、蒜香骨产销量全国第一,全国每3颗虾饺就有2颗出自南海,每3颗干蒸烧卖就有1颗出自南海。

当乡亲们品尝着大沥濑尿烧鹅的酥香,啖食着万豪鲜虾云吞的鲜美时,他们熟悉的家乡风味,早已通过现代化的产业链,化为缕缕新的“炊烟”,飘入全球千家万户。这场家宴,既是对传统根脉的深情坚守,也是对产业创新的自信展示。

一桌山海家宴,万般南海情深。

这场跨越十年的味觉重逢,旨在用最地道的家乡味道,唤醒全球南海人心中最深的眷恋。筷起筷落间,乡亲们品尝的,不仅是美食,更是那份被时间酿造得愈发醇厚的故乡记忆,与那份永不褪色的“家”的认同。

文/南海融媒记者 戴欢婷 通讯员 南统宣

图/视频 南海融媒记者 吕颜 袁夏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6

标签:美食   南海   家宴   搞掂   乡亲   菜单   全球   官窑   陈皮   叉烧   味觉   宴席   霸王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