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谈判之际,美方连收两个“噩耗”,特朗普不得不先对华退一步

阅读此文之前,请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7月28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谈判场,特朗普政府暂停了对中国部分高科技产品的出口限制。

与以往动辄召开记者会、大张旗鼓宣传制裁的作风不同,这次美方选择了 “沉默执行”—— 仅私下通知相关企业调整政策,仿佛一场不愿被曝光的秘密交易。

表面看,是对中方核心关切的回应,恰逢第三轮谈判的敏感窗口期,时机拿捏得颇为微妙。

但细究之下,更像是特朗普团队精心设计的 “面子工程”:既不想公开 “服软” 伤了总统的好胜心,又想无声传递 “示好” 信号,仿佛在说 “我退了一步,你该有所表示”。

背后的考量更耐人寻味。

美方将这一暂停设为 “临时性”,与即将到期的关税休战期同步,形成潜在的捆绑交易 —— 若中方在稀土、美债等议题上让步,技术限制或可永久解除,否则 “双暂停” 将一同失效。

这种留有余地的操作,既安抚了国内鹰派,又为谈判埋下 “交换筹码” 的伏笔。

显然,前两轮谈判的僵局让美方意识到,硬碰硬难以奏效,唯有以 “退” 为进,才可能撬开突破口。只是这步棋,究竟能为美方换来多少实际利益,仍是未知数。

盟友 “反水”:特朗普贸易联盟的崩塌危机

特朗普精心编织的 “关税同盟”,正从内部出现裂痕。

美欧刚达成的贸易协议墨迹未干,法国贸易部长就公开炮轰其 “只对美国有利”,直言要重新谈判。

匈牙利总理更尖锐嘲讽 “冯德莱恩被特朗普当早餐吃了”,戳破这份协议的虚伪性。曾经被视为 “重大突破” 的共识,转眼间成了欧盟内部的争议焦点。

亚太盟友的不满同样直白。

日本民众涌上街头,抗议谈判代表石破茂 “贱卖国家利益”,认为与美达成的协议让本土产业暴露在不公平竞争中。

菲律宾精英阶层更是痛心疾首 —— 为美国在地缘政治上鞍前马后。

换来的却是 19% 的高额关税,直呼 “这是沉痛的教训”,然而这些曾经的 “合作伙伴”,如今纷纷拿起 “重谈” 的武器,让特朗普的贸易版图摇摇欲坠。

更致命的是,这种 “反水” 已形成连锁反应。

欧盟的质疑、日菲的愤怒,让其他国家看清了 “美国优先” 的真面目。

当 “对等关税” 变成单方面施压的工具,当签署的协议可以随意被盟友推翻。

特朗普构建的 “公平贸易体系”,正在自己打造的规则中崩塌,这场看似针对对手的贸易战,渐渐变成了对美国盟友体系的考验,而答案显然并不乐观。

内外交困:特朗普急于求成的背后推力

6 月核心物价指数冲破 2.7% 的红线,30 年期美债收益率一头撞破 5.0% 的关口。

这两组冰冷数字背后,是美国普通家庭每月多掏 230 美元的现实 —— 关税大棒挥了一圈,最终砸在了自家民众的钱包上。

超市货架上,从进口水果到电子产品,价格标签悄然爬升,低收入群体的购物车正变得越来越轻,怨声在社交媒体上汇成潮水。

盖洛普最新民调像一盆冷水,将特朗普的支持率浇至 37% 的半年新低。

距离 2026 年中期选举仅剩一年多,铁锈地带的工厂停工潮、中西部农场的大豆滞销堆,正变成反对党攻击的弹药。

更让他坐不住的是 8 月 1 日这个 “最后期限”—— 全球关税谈判的计时器滴答作响,若拿不出像样的成果,“谈判大师” 的人设恐将崩塌。

财政部官网的 “国债捐款通道” 成了尴尬的注脚:赫然标注 “仅接受 5 美元及以上捐赠”。

一边是军费挪用 9.34 亿美元翻新专机的奢华,一边是向民众 “化缘” 还债的窘迫,这种割裂背后,是特朗普急于在中美谈判中 “回血” 的迫切。

国内经济的 “堰塞湖”、政治版图的 “火药桶”,正推着他在谈判桌前变得越来越 “务实”,只是这份务实里,藏着太多不得不为的焦虑。

中方的坚守:平等互惠才是谈判正道

斯德哥尔摩的谈判桌前,何立峰率领的中方团队透着沉稳。

这位深耕经济领域多年的谈判专家,身后是中国对 “稳定与公平” 的清晰诉求 —— 不是被动应对施压,而是主动推动建立可持续的经贸秩序。

从日内瓦到伦敦再到斯德哥尔摩,三次选址中立国的深意,早已表明中方拒绝将谈判裹挟进政治操弄的立场。

面对关税施压,中方的反制都很精准。

美国大豆滞销时,巴西、阿根廷的粮船正频繁靠泊中国港口。

页岩气出口遇冷时,俄罗斯、土库曼斯坦的管道气输送量稳步提升。

更深远的是产业链的自主化提速:芯片制造设备、工业软件等 “卡脖子” 领域,研发投入年均增长超 15%,这份 “内功” 让中方在谈判中腰杆更硬。

外交部发言人那句 “平等、尊重、互惠” 的原则,不是外交辞令,而是底线。

当美方试图用 “悄悄解禁” 换取核心利益让步时,中方的回应始终清晰:贸易不是零和博弈,更不是谁对谁的 “恩赐”。

两个大国的经贸关系,唯有扎根平等的土壤,才能结出共赢的果实,这或许正是中方在谈判中始终保持从容的底气所在。

结语

这场牵动全球的贸易博弈,暴露了霸权逻辑的困境与多边合作的必然。

特朗普的 “退一步” 藏着算计,盟友的 “反水” 透着失望,而中方的坚守则彰显着原则。

当关税大棒难掩内忧外患,当单边主义遭遇普遍抵制。

平等与互惠不是谈判的筹码,而是持久合作的基石,这场较量的结局,或许早已写在 “合则两利” 的朴素真理里。

参考信息来源:

俄罗斯通讯社——特朗普:美中贸易谈判处于收尾阶段

新京报——时隔数月30年美债收益率再次突破5%,美债市场看空氛围仍浓厚

观察者网——马科斯史上最短国情咨文没敢提中国,只觉“亏欠”美国

中国新闻网——“特朗普将冯德莱恩当作早餐吃掉了”

环球网——中美经贸会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开始举行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31

标签:财经   中美   美方   噩耗   两个   中方   关税   斯德哥尔摩   美国   盟友   贸易   中国   平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