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杀”是现在的年轻人非常喜欢玩的一种游戏方式。
这款游戏来自于西方,西方人宴会时喜欢搞角色扮演,玩家模拟一个谋杀的案例,然后,每个参与者扮演不同的角色,大家一起推理、一起斗智斗勇,以找出所谓的真凶。
近几天,江湖上流传了一则消息,画画的范曾跟小他50岁的老婆一起玩人间蒸发了,她的女儿不知其所终,先前范曾居住的别墅人去楼空,大门上贴着封条,跟人一起消失的还有范曾收藏的古董字画,据说价值20亿。
因为没有官方消息证实,目前,权且把它当着一个“剧本杀”的故事吧。这样的故事对于自出道以来,先是欺师灭祖,随之跟恩人发生夺妻之争,再有宣誓叛国,前两年又搞“爷孙婚恋”,范曾一辈子都在玩剧本,假如这次真的是一次“剧本杀”,范曾绝对是局中高手,不过他确实老了,原本是挥刀杀敌,结果刀口向内。
假如自媒体上传说的消息是真的,这次的故事究竟是为什么呢?年轻时候制造新闻或者编故事,还有可能是赚人气、博眼球,不可否认,范曾的名气跟他善于博眼球有极大的关系,比如,他靠蹲守在郭老的门口,以求郭老对他的毕业设计作品“文姬归汉”的关注,最后,郭老还真的在他的毕业设计作品上题款了,由此,他的名声大震,尽管后来因为这个名,他把母校的一些名导师得罪了,他也在所不惜。这是范曾的第一手杀招,后来,在中国历史档案馆,他师从沈从文,最后又检举揭发沈从文,这是他的第二手杀招。奇怪的是,缺德事干的越多,范曾好像活得越好。随后的抛妻弃子之类的,对他好像都不算事。
范曾不用“剧本杀”博名气了,因为,他的名气好像已经盖过了他的运气。他四次结婚的时候,高调对外秀37岁娇妻的恩爱,没想到,江湖上反馈是,娇妻婚内出轨,并沟通范曾信任的亲戚盗卖他的私藏。
对于外人来说,这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事,你好色,她图财,这是范曾和那个年轻女人得以走到一起的根本原因,不然,人家图你一身老年味,还是图你花架子?要说她羡慕你的艺术,那简直是扯淡了,你说你现在身上除了气味,还有什么让年轻人印象深刻的呢。要说范曾年轻时身上还有一些所谓的才气,这是客观事实,你说范曾的书画作品有多少艺术含量,这个只有糊弄鬼知道。
艺术是小众的东西,可他竟然是被不懂艺术的大众给捧起来的。一提到某某的艺术水准,我就觉得可笑。因为,被捧的时候上天,被摔的时候入地的,我们见到的实在太多了,乌合之众,有几个真的懂行呢。市场经济几十年了,很多人其实不过是商业链条上的一颗棋子,看似风光无限,其实都是被看不见的手在操控的,范曾也不会例外吧。
有所谓的范曾弟子说,范曾曾经表达过,要携娇妻躲到一个没有人知道的地方去,过平静的生活。不知道这个弟子是不是就是网上说的那个合谋者之一,他这是负责放风,然后,女人出面把范曾裹挟走,再然后,就是变卖范曾的家财,最后,不名一文的范曾老死异乡。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架构,里面有很多种玩法,精彩处,范曾还可以对外发布一些,自从离开人迹之后,自己活得仙风道骨、恣意洒脱的消息。当然,这都是我想象的,玩这个游戏的,点子一定比我多。
我不会玩剧本杀,他们怎么设计角色,怎么玩,我也不是很清楚。现在这时候玩这样的剧本,结局估计是能预判到的,最后,范曾一定会被玩死,即便如此,也不可大惊小怪,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这是老古话。
据说,范曾家族曾是江苏南通的大户,他们家的资财在他4岁的时候遭到洗劫,从此家族开始没落。假如历史又在范曾身上重演了,真的让人唏嘘。
我们先前一直把范曾当成风景在看,现在他真的进入到了剧本中。这个剧本到底会演绎成豪门恩怨、爱恨情仇,还是会演绎成王婆设局、宋江杀惜,亦或是其他版本,都只能看时间推移了。
围绕范曾设计的“剧本杀”,还是有很多市场机会的,比如,趁机捡一点被盗卖的便宜货,范曾消失期间,倒腾一些范曾的作品,不过,这一定要快进快出,因为你也不知道他的明天在哪里。这都是我编的“剧本杀”,也是从前面的剧情联想过来的,我们也在跟着他们玩“剧本杀”了。
(图片来自网络,存谢!)
更新时间:2025-08-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