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高层在中国拍胸脯保证,3个月后的年底,俄罗斯要出全力了

俄高层就月初才和中国谈了,月底又放出消息了,俄罗斯要出全力了。根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北京9月26日电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表示,俄罗斯正在加大经管道对中国的天然气出口量,到年底,通过“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的出口量将达到380亿立方米的最大输气量。

在这个愈发动荡的国际大环境中,咱们的领导人非常敏锐的察觉到了这一点,因此提出了“五大安全”的概念。尤其是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在能源的消耗和产出出现不平衡的情况下,我国的能源安全关乎命脉,因而咱们把能源安全,提升到与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产业安全并列为“五大安全”基石。

那么该如何确保中国的能源安全呢?我们的对策是两把抓手。第一把抓手,抓住新能源,这几年中国的光伏,风电以及核能发电发展极其迅速,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咱们路上明显看到新能源汽车所占的比例提高了很多。第二把抓手就是推动能源进口多元化,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面,我们选择从多个国家进口能源。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能源的需求也大幅增加。然而,国内石油以及天然气产量难以满足巨大的消耗需求,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7%左右。1993年,中国成为成品油净进口国,此后石油进口量快速增长。

由于我们中国是能源消费大国,而且在能源储备上有特殊之处,我们中国有很多的煤炭资源,但是石油和天然气却相对稀缺。因此总体上中国的油气对外依存度较高。而能源供给安全关系国计民生,试想一下假如有天陷入天然气和石油短缺,很多人家里灶台都将开不了火。所以为保障人民幸福生活、维护社会稳定,就必须要保障中国的能源安全,这也是中国国家安全的核心内容之一。

当然从目前来说,进口仍然是中国能源海外供给的主要方式,随着能源供给渠道逐渐多元化,形成了“进口贸易为主,合作开发为辅”的能源供给方式。经济规模巨大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如果仅仅从进口能源结构来看,进口来源地主要包括沙特阿拉伯、俄罗斯、伊拉克、阿联酋、马来西亚、阿曼、安哥拉等国家。

除石油之外,天然气进口总量也在稳步上升,2023年中国共进口天然气1.2亿吨,比2022年增长9.82%,主要来自土库曼斯坦、俄罗斯、澳大利亚、卡塔尔等国家。2023年中国液化天然气进口量为7132万吨,比2022年增长12.41%。进口来源国主要包括澳大利亚、卡塔尔、俄罗斯、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以海上运输为主。可以看到,在核心能源的进口中,俄罗斯虽不是中国最大的进口来源地,但都在关键来源地列表中,所以中俄之间的能源合作,对于中国能源安全来说非常关键。

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俄就开始探讨能源领域的合作。2006年,中俄原油管道正式启动,这是两国能源合作的标志性项目。随后2014年签署的“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协议,更是将中俄的天然气合作推向更高的程度。这个管道于2019年正式通气,通气之后俄罗斯天然气开始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为中国的居民提供了稳定的天然气供给。2024年上半年,中俄天然气贸易额同比增长超过20%,俄罗斯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天然气进口来源国之一。在中俄两国的领导人多次会晤中,其中能源合作谈的非常多,还强调能源合作是中俄关系的“压舱石”。

2025年9月初,普京总统访华期间,双方就深化能源合作达成共识,普京当时表示,俄罗斯将优先保障对华能源供应。而在最近,俄罗斯高层官员访华的时候,就对中方做出郑重承诺,到2025年底,俄罗斯将全力以赴,确保对华天然气供应量达到380亿立方米。

不过俄罗斯在资金、能源开采的技术、劳动力资源等方面较为薄弱,不过中国拥有先进的技术、充足的资金与劳动力。两国可以实现互补,将中国的先进技术团队以及丰厚的资金与劳动力投入到俄罗斯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俄罗斯的能源开采能力。尤其是天然气管道方面,将中国先进的技术设备与资金同俄罗斯丰富的矿产资源充分地利用起来,优势互补,完善远东地区的基础设施,提高天然气开采能力。

那么为何偏偏是中俄之间的能源合作对中国能源安全至关重要呢。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能源的需求持续增长。或许在未来,新兴能源将取代传统能源,但是在当下来说,传统能源在我们现在的能源消费结构中,依然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从很多国家进口能源,但是大多数国家的能源需要跨海运输,需要路过一些海上交通要道。假设有一天,海洋上出现一些突发情况,能源运输通道被切断,对于我们来说威胁特别大。

当下中国进口俄罗斯天然气供应稳定,避免了依赖中东或澳大利亚等地区的地缘风险。俄罗斯自身的天然气资源丰富,探明储量位居世界首位,而且受俄乌冲突影响,在国际能源贸易出现巨大波动之下,出售给中国的价格也合理。我们中国则有广阔的市场需求,两国合作可谓是天然之选。

中俄的能源合作,是有着先天优势的。我们所提到的西伯利亚力量管道就非常具有代表性。西伯利亚力量供气起源地为俄罗斯东西伯利亚的伊尔库茨克州科维克金气田和萨哈(雅库特)共和国的恰扬金气田,入中国境内后,该管道北起黑龙江省黑河市,南至上海市,向中国各地输送天然气。自管道投产至2022年10月底,已经累计向中国供气突破270亿立方米,且新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的建设,也在紧锣密鼓的开展。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近年来加大投资,开发新气田,并优化管道基础设施。尽管面临西方技术封锁,俄罗斯通过自主创新和与中国企业的合作,也成功克服了诸多难题,保障了中俄的天然气合作。而新的中俄合资项目,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北极能源项目之一,年产量超过1600万吨。而在未来随着“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的实现,中俄天然气贸易额,将有望突破1000亿美元。

在当前地缘政治风险不断上升的背景下,中俄能源合作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俄罗斯能源储量丰富,但面对欧美对俄罗斯持续加强经济制裁,而中国经济发展迅速,有着巨大的能源需求缺口。中俄能源合作对中俄双方都是难得的机遇,当前两国政府都大力支持,合作潜力巨大。

参考:

《中俄能源合作实践与经验启示研究》朱桐辉

《中俄能源合作历程、特征与前景展望》邵宏珠,韩梦婷

《俄乌冲突对中俄能源合作的影响———以亚马尔项目为例 》李 婧 徐嘉璐

《俄副总理:俄罗斯通过“西伯利亚力量”管道的输气量在年底前将到达380亿立方米》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5

标签:财经   俄罗斯   胸脯   中国   高层   年底   能源   天然气   西伯利亚   管道   力量   石油   源地   气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