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LY
4岁参加国际帆船比赛、5岁就能开飞机。
13岁成为最小博士生,如今17岁的他是剑桥大学的博士后。
而有着这一切的成就,都离不开父亲的“鹰式教育”。

早产三个月,被医生猜测有可能成为脑瘫儿,他的人生仿佛早已被规划。
可父亲却不曾将他放弃,对其进了多种艰难的训练。
最终他成为了“天才”的存在,书写了奇迹。
但为何父亲却成为了被世人抨击、批评的对象呢?

2012年1月22日的除夕夜晚,大家都在灯火通明的房间内吃喝玩乐。
而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却是天气不怎么好的清晨,并且地上积雪很厚街上没什么行人。
可正当人们都在温暖的被窝中舒适的睡眠时,一阵督促声打破了这宁静的早晨。

“快点跑!跑快点!不要停!”在纽约的法拉盛的街道上一位父亲就这样对儿子大喊道。
就当大家以为这是父亲在对孩子的一种锻炼时,让人不敢相信的一幕出现在了眼前。

只见小男孩缓缓的开始脱下外穿的衣服和裤子,只留下了裤衩和鞋子。
而这时的法拉盛下起了暴雪,温度更是达到了零下13度。
可父亲并没有叫停,小男孩这是一边哭泣一边奔跑。
直到跑了30分钟后,小男孩还在雪地中做了几个俯卧撑,两人才离开了这个街道。

随后大家便在网上看到了这段视频,而拍摄者正是小男孩的父亲。
据了解视频中的小男孩名叫何宜德,在雪地中奔跑的他只有4岁。
而加上大雪、零下13度、裸跑等各种吸引人眼球的关键词,让该视频有了上十万加的点赞。
随着视频的爆火,父子二人也随之有了热度和流量。

何宜德成为了大家口中的“裸跑弟”,而父亲何烈胜也成为了大家口中的“鹰爸”。
可任何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有人说何宜德意志力顽强有着强大的内心。
而也有人觉得这并不符合4岁小孩所经历的事,更是指责父亲太偏激。

随着争议声越来越大,何烈胜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不顾儿子健康,刻意炒作。
但了解过何烈胜的过往和何宜德的出身,大家的质疑声也渐渐淡了下来。

何烈胜是教师出身,在名校有着执教7年的经验。
后来转行下海经商,虽然有许多波折,但他也摸索出来了商场的经验。
奋斗十几年的光阴,他还了创业的欠款、也成为了大公司的董事。
事业有成的他自然而然也娶了一位漂亮的妻子,而就差一个孩子他的人生就称得上圆满了。

可直到2007年,年过40岁的他最终迎来了妻子怀孕的消息。
可在高兴之余,上天却给他开了一个玩笑。

2008年大年初五,那时的人们都沉浸在新年的喜悦之中。
可何烈胜的脸上却没有一丝笑容,妻子仅怀孕7个月便被紧急推进了产房。
经过多个小时的手术,最终妻儿都保住了性命,这也让何烈胜松了一口气。

他也很快便让手下着手准备红包和喜糖。
毕竟在他的想象中,儿子可爱的模样逐渐在他脑海中浮现。
可就当他看到儿子的第一眼后,他的心却凉了半截。

和他面对面的婴儿只有不足4斤的重量,伴随着早产还会患上重大的疾病的并发症。
随着医生的照料和补给营养,最终一家三口出了院。
得到孩子的何烈胜十分不容易,所以给儿子取名何宜德。
可在临近出院时,医生和他说了许多,其中一条猜测就是孩子以后可能会是个脑瘫。

随后何烈胜便开启了查找书籍、找专家,想方设法想让孩子恢复正常。
可得到的结果都不尽人意,最终他选择用自己的方法来拯救自己的孩子。

在何宜德1岁时,何烈胜不顾家人的阻拦,将孩子丢进了水中“游泳”。
随着时间的推移,何宜德每天泡在水里的时间也逐渐变长。
从开始的大哭到安静,脸上也有了血色,这给何烈胜极大的信心。

随后他便开始降低水温,他认为这样可以刺激到何宜德的大脑,防止痴呆。
在何宜德2岁时,他的“鹰式教育”也发生了改变,开始带着儿子暴走。
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一直刻在何烈胜的心中。
就这样两岁的何宜德,成为了年龄最小登上南京紫金山的人。

看着何宜德的身体逐渐便的强壮,完全不像是早产儿时,何烈胜认为“鹰式教育”已经成功。
但他还是被众多人质疑,毕竟炒作为了流量赚钱的人是不择手段的。
可在2008年地震时,何烈胜便捐款捐物750万元。
还组建并带领深山救援小队,先后出入灾区8次,解救许多灾民。

这点就可以证明何烈胜并不是为了博取流量的人,而出手阔绰的他也不在乎这点小钱。
而这一切的背后,只有一个真相那就是为了儿子。
虽然何烈胜的教育确实偏激,可也改变了何宜德的一生,创造了奇迹。

除了对何宜德的锻炼,在教育上何烈胜也下了许多功夫。
在3岁时何宜德就认识超过3000多个汉字,并有着较好的理解力和意志力。
更是在教师出身的父亲教育下,他一年的时光就完成了小学的知识。

4岁他就能独自参加青岛国际OP帆船赛,更是在5岁时就开上了飞机。
不仅如此,在他6岁时他将自己和父亲的“鹰式教育”写成了自传。
自此何宜德成为了中国年龄最小的作家,打破了吉尼斯世界记录。

他更是用最低平均分勾到了南京大学的门槛,而这时的他只有8岁。
13岁成为菲律宾保罗大学的博士、15岁获得剑桥大学博士后的录取通知书。
如今的何宜德已经17岁了,他仍在父亲的“鹰式教育”下前行着。

“我很累,但我接受了这种方式。”
或许当初的何宜德会羡慕周伟孩子们的愉快的童年,但现在他最想感谢的人就是自己的父亲。

“鹰式教育”可以快速的提高一个孩子的各项指标。
但这种教育背后的风险是很大的,如孩子会丧失童心、患自闭症等等。
而这种方式也不适用于所有家庭。
有些父母看到了何烈胜的成功也争相模仿,但却迎来的悲剧的诞生。
还是希望各位父母还是让孩子自然成长,让他们有一个美好的年华。

对于何烈胜的“鹰式教育”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何宜德

环球网:“裸跑弟”11岁自考大专毕业:我很累,但我接受了这种方式

北京青年报:四龄童暴雪中裸跑引争4
更新时间:2025-11-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