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玉礼器都用来干什么?和氏璧究竟有什么用途?

中国向来被称为“礼仪之邦”。礼者,礼节也,指约定俗成的、对人表示尊重的各种形式,如磕头、鞠躬、握手等;仪者,仪式也,指各类典礼的秩序形式,如祭祀、出征、结婚等。具体来说,礼节一般是个人性的,并且不需要借助其他物品就可以完成,而仪式大多是集体性的,通常需要借助牺牲、礼器、服装、音乐等。其中,古人尤重礼器。

礼器,指在举行祭祀、宴飨、征伐及丧葬等礼仪活动中使用的器物,用来表明使用者的身份、等级与权力,在中国原始社会晚期随着氏族贵族的出现而产生。从功能来分,大致有酒器、食器、水器、乐器、兵器、杂器等。其中,无论是从礼器还是玉器的角度来看,玉礼器都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按照古人万物有灵的观念,认为玉是山川赋予的精华,上天恩赐的宝物,具有沟通天地神鬼的灵性。玉之精华谓之玉英,传说食之长生不老。《周礼》一书将玉璧、玉琮、玉圭、玉璋、玉琥、玉璜、称为“礼天地四方”的“六器”,其中,以玉璧最为尊崇。

玉璧,是一种中央穿孔的扁平状圆形玉器,《尔雅·释器》记载:“肉(周围的边)倍好(中间的孔)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即根据孔径大小,片状圆形玉器分为玉璧(边大于孔)、玉瑗(边小于孔)、玉环(边等于孔)三种。考古实物表明,古人对玉璧孔径与器体的比例并没有严格的规定,因此今天习惯上把宽边小孔的圆状器称作璧,而窄边大孔的称为环,不再用“瑗”这一名称。玉璧,是中国玉文化中最核心的玉器,也是古代最隆重的礼器,祭祀时“以苍璧礼天”。在传统理念中,玉璧象征着美好的意愿和高贵的品质,林徽因设计的国徽图案就是以玉璧为主体。而和氏璧,则估计是知名度最高的玉器了。

玉琮,是一种内圆外方的筒形玉器,目前最早的出土实物距今5100年,是用来祭地的礼器(黄琮以礼地),尤其以良渚文化出土与传世最多,浙江杭州反山遗址出土的神兽纹玉琮,为现今所见良渚文化中最大的玉琮,被称为琮王。

玉圭,长条形,上尖下方,也作“珪”,形制大小因爵位和用途而异,有大圭、镇圭、桓圭、信圭、躬圭、谷璧、蒲璧、四圭、裸圭之别,来源于新石器时代的石铲和石斧,是广泛用作朝觐礼见、标明等级身份的瑞玉及祭祀盟誓的祭器,后世官员上朝所用的笏板,很可能就脱胎于此。当年大禹治平水土,舜帝就曾赐予他一枚玄圭,既是表彰他的功绩,也作为协助自己管理天下的信物。传统中,“青圭礼东方”。

玉璋和玉圭相似,也呈扁平长方体状,不同的是一端斜刃(也有叉形刃),另一端有穿孔,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半圭为璋。”也就是说,玉璋是玉圭从上端尖锋处,垂直切下之一半之物,古人以“赤璋礼南方”。在各种礼制性玉器中,玉璋出土的地域范围最为广泛,估计与其用途有关,它不但是天子巡狩时祭祀山川的礼器,还被用作诸侯嫁女的信物,同时也是象征性的兵器。

玉琥即虎形玉器,根据文献记载,以白虎的身份礼西方,可惜至今尚未发掘此类用途的实物。现存的玉琥,多圆雕、浮雕和平面线刻的虎纹,仅作为佩饰之用。

玉璜,即半壁形的玉,不过不是把一个璧一分为二,而是形似彩虹。常见的璜,两端多雕作龙首或兽首纹,与古籍中“虹饮”的说法相符。璜在祭祀中的用途,是“以玄璜礼北方”,即用来祭祀北方之神玄武,生活中也常作配饰。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30

标签:礼器   和氏璧   山川   用途   孔径   信物   玉器   祭祀   中国   实物   古人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