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问题:你是三口之家吗?
第二个问题:你家的存款有30万吗?
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恭喜你,你在我国已经成为“”中产阶级!
第三个问题:是不是很开心?
第四个问题:是不是准备想想办法,来增加自己的财富了?
如果你的答案还是肯定的,那很遗憾,你的存款很有可能要被“收割”了!
好了,今天就让我们来聊聊为什么“30万”能界定“中产阶级”?
而“30万”为什么又会成为收割“中产阶级”最锋利的镰刀?
首先来说说为什么你有“30万”,就是妥妥的“中产阶级了”。
“央妈”在去年发布了一篇《金融稳定报告》,按本报告提供的最新数据,我国老百姓的人均存款额是94000元,咱按10万算吧。而能有这个存款的老百姓,你猜猜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是多少?
嘿嘿!
1.5%!
惊不惊喜?
意不意外?
所以,如果你的家庭是一夫一妻加一孩儿,那么,你三口之家的总存款就达到了30万,在理论上讲,你的家庭财富已经属于国内的“金字塔尖”了,说你是“中产阶级”,其实都有点欠妥。
按这个水平,你简直已经实现“财富自由”啦!
从以往的历史经验、社会规律和人性角度来看,在实现“财富自由”之后,温饱啥的,已经不是问题,要有更高的追求才对。
那么,更高的追求是啥呢?
知道“马斯洛理论”吗?
如果不知道,那只能说你需要好好学习了,别老刷那些解闷的小视频,要多看点有用的东西。
我来科普一下,这个理论是啥?
通俗来讲,这个理论是把人的“需求”分为了5个层次。
最基本的层次就是“生理需求”。别多想,主要是说温饱问题,人要活着,总得有吃有喝,才能维持喘气儿,才能干别的,对吧?
当勤劳的你通过双手实现了温饱之后,那么,下一个需求层次是啥呢?
就是在安全上的需求。
这个“安全”的范畴很广,包括工作要稳定呀,生活要稳定呀,财产要稳定呀,身体要健康呀,别被坏人惦记什么的。
想想,你是不是这样?
有了钱,给自己家装个防盗门,然后把辛辛苦苦积攒的钱存到更加安全的银行,生病了要去医院等等,都是这种需求的具体体现。
在衣食无忧,还小有积蓄之后,那你的需求就要升级了。
好了,第三个维度的需求,就是“爱与归属”。
很直观的例子,就是有了点钱之后,你的社交范围就会相应扩大,需要在周末和朋友聚个会呀,喝个酒呀,逛个街呀,或者单身的你要考虑找个终身伴侣什么的。
当你有了钱,有了闲,不再为呼朋唤友下个馆子,看个电影啥的再算计的时候,那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已经有点“社会地位”了
恭喜你,你的需求已经达到了第4个维度:尊重需求。
也就是说,你在单位里,希望能干出点成绩,得到领导的认可和提拔;你在和朋友们聚会时,希望大家能对你的成就投来羡慕的目光。
至于这个成就嘛,要不,是你工作成绩好,社会地位高,要不,就是你赚的钱足够多,穿着、戴着“低调而奢华”的各种“大牌”。
当然,在以上4个维度的需求都已经满足的情况下,如果你觉得没啥挑战,生活变得“平淡无趣”的时候,那么,你就可以挑战一下人类需求的“巅峰”:自我实现。
这个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普通人来讲,也许银行账户里的存款足够多就是最简单粗暴的“自我实现”。
在博哥的指导下,把这一套需求理论粗略地学习了一下之后,你是不是感觉神清气爽了?
如果是,恭喜你,你已经有潜力触达“自我实现”这个超然脱俗的境界了。因为,你觉得了解了这个需求,自己长本事了,有成就感了!
不过,我敢肯定,现在的你肯定在隔着屏幕沾沾自喜,当然,肯定不光是为了“长本事”这件事。
我就问你:对不对吧?!
30万存款,对于不同的家庭,肯定有不同的看法。
咱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每个家庭每年存5万,不算多吧?
那么,6年下来,30万就到手了。
可实际情况,有这么理想化吗?
不说别人,就说我自己吧。
在10年前,月薪15000,刨了个税和五险一金,到手11000多,每个季度还有3到4万的奖金,算下来,年收入在25万左右。在我生活的拱卫京畿之地,不能算太高,但也绝对不算低。
问题是,折腾了好几年下来,我感觉也没存下来多少钱,就问奇怪不奇怪?
不过,我认为很多家庭都有我一样的困惑。
那时,还没有“30万存款”这条“中产阶级”的标准出台,我只看每个月的收入和年收入。
其实,我那时也没觉得自己花了什么钱。
孩子还小,幼儿园的开销每个月是1000多点,我买了套不到50万的“限价房”,交了不到20万的首付,还换了一辆差不多20万的马自达CX4。
就这么过呀过,有一天,我发现我的存款怎么没啥变化呢?
回头看看,家里的各种开销加上刷信用卡,我每个月的工资居然没剩下啥!我爱人那时一个月大概4000多块,能存下来的钱,在理论上也就是她的工资。
就这样,我在10年的时间里,存款也就20万上下,直到现在,还在向着30万努力。好消息是,目前还差“一丢丢”就能跻身“中产阶级”。
问题是,这“一丢丢”已经“丢丢”了好久,这是为啥呢?
因为孩子大了,光课外班每个月就得花6000多,这还不算孩子的吃喝拉撒睡等日常开销。更要命的是,现在的钱着实不好赚了。
我举我的例子,就是要说明一下这“30万”的标准,看似不太高,但是对于绝大多数家庭来讲,真的是一个难以企及的天花板。
再回头说一下,我家庭那时的开销为什么那么大?
因为自己的收入不错,而且还结婚生子了,所以,我的需求,或者说是我家庭的需求就直接穿透了“生理”、“安全”、“爱”这三层,直抵“尊重”和“自我实现”这两层。
其实,如我前文所述,对于普通人来讲,这两层的需求更多的是体现在“肤浅”的外在。
没事跟朋友聚个会,应酬一下;没事全家要出去玩玩,吃吃喝喝,买点啥;有空再出去旅个游;看见喜欢的东西就买一下,至于“节俭”,我觉得我家还好,真不算那种奢侈浪费的。
但即便如此,“积沙成塔”也使我家里每个月的开销轻松过万。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别忘了,我还背着30万的房贷,虽然聪明如我,选择了性价比极高的“限价房”,每个月的贷款只有2000来块,但那也是负债呀,23年算下来,我的资产其实是负数的。
我用自己的经历举例子,只是想说明一个问题:有了“30万”,并不代表你家就是“中产阶级”。
不考虑外来因素,随着“需求”层次的提高,你自己的开销就成了“你自己钱包里的妖怪”。
而且,别忘了,盯着你钱的,可不止是你自己哦……
历史前进的车轮是永远不会停歇的,社会的进步一定会是以“淘汰”为代价。套用《三体》里的一句名言:消灭你,与你何干?!
年富力强的时候,你是社会的中坚,但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谁能保证自己永远能挺立在“潮头”?
不说产业升级,就说“口罩时代”和中美关税大战这样的“黑天鹅”事件,就让国内多少企业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更别说这些历史事件的一粒沙,掉落在一个家庭肩上的时候,就会成为一座大山。
就算把钱存在银行,现在1年期的“定存”利息也就是1.5%到2%,而且还有进一步下调的趋势。这点利息大概率是跑不赢通货膨胀的速度。这也就意味着存钱其实是一个财富贬值的过程。
好了,有“30万”打底的你是不是就要考虑自己财富的保值、增值问题了吧?
如果你这么想,恭喜你,你已经抵达了“自我实现”这一最高境界。然而,别沾沾自喜。
实现财富保值、增值的方式,总而言之,就是一个:投资。也就是把钱投入到能赚钱的领域,对吧?
你肯定是这么想的,对吧?
觉得自己是“中产阶级”了,至少你自己觉得“身价”不一样了,而且,是不是还觉得自己有一定的“水平”了?
嗯,好多人都像你这么想,然后呢?
投资理财,投资开店,投资到五花八门,看似稳赚不赔的项目了。然后呢?
我不说结果,请自行到各平台去刷一刷,查看结果。
别忘了一句话,你的认知水平,决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提醒一下: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如果不能对自己的知识、能力、眼界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那你投资的结果大概率只有一个,那就是成为别人镰刀下的韭菜。
所以,话说回来,“30万”只是一个平均数而已,什么都不代表!如果真把这个标准当事了,那么,这个标准就是收割所谓“中产阶级”的一把最锋利的镰刀!
踏实生活,好好努力,多多学习,把握好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机会,控制好潜在的风险,才是实现自己财富保值、增值的最佳途径。
聪明的你,觉得我说的对吗?
聪明的你,还在沾沾自喜吗?
信息来源:
澎湃新闻丨发人深省的“30万存款定律”,藏着收割普通人的镰刀
抚州日报丨中国家庭存款30万,算什么水平?有人终于说了大实话!
中国人民银行丨《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4)》
更新时间:2025-04-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