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去世,中央让李敏领遗产,李敏:我只要爸爸留给我的那一份

【编者按:本文为头条原创独家首发,请勿抄袭转载

«——【·前言·】——»

1976年9月9日伟人毛泽东逝世,而他十分疼爱的大女儿李敏却没有见到父亲最后一面。

1981年的一天,李敏被中央办公厅的人员通知来领取毛主席的遗物,当她看见遗物清单时却愣住了,她说:“如果可以,我只要爸爸留给我的那一份。”

李敏何出此言呢?毛主席的遗物又有什么问题呢?

美好的回忆,伤痛的离别

1936年的一天,李敏在陕西省出生了,由于时局的紧张和严峻,根据地的生活十分艰苦,即使是作为毛泽东的夫人,怀孕的贺子珍也没有特殊的待遇营养的短缺导致李敏出生时便瘦瘦小小的。

邓颖超在见到这个孩子时,倍感亲切,脱口而出:“真是个小娇娇呀。”这句话提醒了正在思考新生儿名字的毛主席。“

文君娇好,眉色如远山,脸际常如芙蓉。”这句话不正蕴含了对女孩子美好品德和外貌的愿望吗?于是李敏就被起名为:毛娇娇。

不久后,贺子珍因为身体原因,被送到苏联休养,再加上正在苏联学习的毛岸英和毛岸青,李敏这个小孩子成为了毛主席身边唯一的亲人,于是对她也是十分疼爱。

当时政局复杂,又恰逢西安事变,毛主席夜以继日地工作,用绝大多数的时间投入到战局中,很少有时间陪伴和照顾幼小的李敏。

四年之后为了更好的照顾小李敏,也为缓解贺子珍的思女之苦,毛主席忍痛将李敏送到了在苏联的母亲身边。就此和身在中国的父亲分别了。

然而,小李敏去往苏联的路并非一帆风顺,由于路途的颠簸和苏联的寒冷,小小的姑娘患上了严重的肺炎,更令人心疼的是,因为时局的影响,李敏来到苏联之后还不能被送到贺子珍身边。艰苦的环境再加上没有亲人的照料,小小的李敏日渐虚弱。

多日之后,贺子珍好不容易见到了四年不见的女儿,却是在医院太平间的副室,接到小女儿后,贺子珍并没有被孩子可怕的病情吓坏,而是马上投入行动,通过喂食奶粉和糖水增强孩子的体质。

经过不知道多少个不眠不休的日日夜夜,多少次孩子的啼哭,奇迹终于在这个可怜的孩子身上发生了,李敏渐渐恢复了起来,这让一直提着心吊着胆的贺子珍终于松了口气。

一家人再次团聚已经到了解放战争之后,李敏和母亲终于回到祖国见到了毛主席和妹妹李讷。

“你的婚礼我一定去主持”

1959年,李敏打算和孔令华结婚。但是作为毛泽东的女儿,李敏从不搞特殊,生活得十分朴素,结婚前甚至没有布票,再加上母亲不在身边,毛主席又十分忙碌,年轻的李敏没有任何筹办婚礼的经验。

刘若风给她出主意,说:“可以把你的困难等告诉你爸爸,他一定会帮你的。”但是李敏只是摇摇头拒绝,她知道父亲忙碌的事情都是国家大事,她的小事情不能去麻烦父亲,分他的心。

许久之后,李敏婚礼日期马上就要到了,但是还不见毛主席回家,焦急的李敏给父亲打去电话:“爸爸,我快结婚了,您什么时候回来啊?”毛主席也很着急,但是他正在开会,根本脱不了身。

李敏虽然从小听话懂事,也明白父亲的不易,但是这毕竟是她人生中最为重要的时刻之一,她太希望父亲能给予自己祝福了,于是没有控制好情绪,说了句:“你不回来,我们就不等了。”

挂掉电话后李敏又生气又愧疚,最后她接到了毛泽东卫士长李银桥的电话,李银桥在电话里告诉她,毛主席现在实在是太忙了,但是他还是尽量抽空给李敏打了电话,毛主席说他一开完会就去主持他们的婚礼,叫她一定要推迟婚礼。

最后李敏还是拥有了一场由父亲主持,亲人朋友们见证的美好的婚礼,相信那时的李敏是十分幸福的。

“娇娃,你怎么不来看我呢?”

1976年,毛主席因为年事已高和日夜操劳,身体最终还是垮下了,即使是这样,毛主席还一直坚持工作。

8月28日下午,李敏在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同意下来到菊香书屋看望父亲,此时的毛主席已经不似当年的精神抖擞,而是躺在床上,苍白的头发诉说着他的疲惫。

身为女儿的李敏看见父亲这样的状态,不免得心里一酸,好不容易忍住情绪,轻轻地叫了一声:“爸爸,我来看您了。”

在听到亲爱的女儿的声音后,毛主席努力睁开眼睛看了看她,又缓缓闭上了眼。过了一会后,又睁开了眼睛,面带微笑,又缓缓地伸出手想要拉住女儿的手。

李敏连忙搓了搓手,等手发热之后才握住毛主席的手,毛主席也想再感受一下女儿的双手,于是用了点力,却发现自己使不上劲,只能轻轻攥着,又闭上了眼睛。

过了一会后,李敏以为父亲睡着了,于是打算把手抽出来让父亲好好休息,结果被毛主席感觉到了,再睁开眼睛,毛主席的双眼已经含满了泪水,他看着女儿说道:“娇娃,你终于来了,你怎么不来看我呢?”

李敏很想说自己不是不想来,只是她来不了,最后还是没有说出口,只是说以后会经常来看他的,最后,毛主席问完李敏的年纪后,没有再说话,闭上了双眼。

李敏看见父亲的右手拇指和食指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圆。当时她没有领会父亲的意思,离开之后细细思索才明白这个圆是在说母亲的小名:“桂圆”。李敏轻轻放下了毛主席的手,在一旁看了父亲一会后便默默离开了。但,那次却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

在领取毛主席遗物时,李敏看见上面写着:“8000元,一台冰箱和一台彩电。”

她提出质疑仅仅是因为父亲廉洁一生,甚至将自己的稿费全部送去组建调查队和宴请宾客,怎么会有8000元的遗产?

最后,工作人员解释说:“这是主席专门嘱托留给她的。”而李讷同样收到了一台冰箱和一台彩电,没有8000元是因为毛主席在世时就已经给她了。

为了国家倾尽一生的毛主席,也是一位慈爱、处处为儿女着想的普通父亲,即使深爱孩子,但不能因为小家团聚,放弃家国天下;即使女儿需要,也不能耽误国家大事。这样的毛主席是我们心中最好的领导人,而我们都是他的子女,传承着他留下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7

标签:苏联   时局   遗物   遗产   婚礼   父亲   爸爸   女儿   母亲   身边   中央   孩子   电话   历史   李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