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霜降:藏好这口 “秋味”,把肝血养足,为冬天攒够底气

昨天出门买菜,发现路边的梧桐叶又黄了几分,风里也带了凉丝丝的劲儿 —— 原来霜降已经悄悄到了。老辈人说 “霜降一到,秋冬换岗”,这节气可是从秋到冬的 “过渡站”,养生别光顾着添衣服,更要把身体里的 “气血本钱” 攒足,等立冬来了才好安心养肾。


▲ 01 霜降养身,先把肝血 “喂” 饱前几天碰到邻居张阿姨,她蹲在楼下摘菊花,手里的竹篮都快满了。我笑着问她是不是要做菊花糕,阿姨摆摆手说:“这你就不懂啦,霜降前后的菊花最养人,古时候姑娘家都爱用它泡水喝,说是能让脸气色亮堂,看着显年轻。”后来查了才知道,今年天气风热偏多,不管是泡茶还是煮粥,加把菊花都合适。而且中医里说,霜降养生的关键是 “养肝血”—— 肝血足了,冬天才能扛住寒气,手脚不容易凉,连脸色都会透着润气。就像给树浇足水再过冬一样,这时候把肝血养好了,来年春天身子骨也能更舒展。


▲ 02 一杯参芪四物茶,给气血 “加把劲”我办公室的小敏,最近总说没力气,打印文件都要坐着歇会儿,看她脸色也淡淡的,不像以前那样有光彩。我把妈妈传的 “参芪四物茶” 方子给了她,让她每天煮着喝。没想到才喝了一周,小敏就说早上起来不犯困了,下午也能集中精力干活。其实这方子特别简单:党参 12 克、黄芪 12 克、甘草 3 克、菊花 2 克,用沸水焖 10 分钟就能喝,要是气血虚得厉害,还能把党参和黄芪的量加倍。它就像给身体加了个 “小暖炉”,能温着补气,调理气血不足的毛病。小敏现在每天都泡一杯,说比喝奶茶舒服多了,连气色都跟着亮了。


▲ 03 一碗杞菊陈皮粥,暖肝又健胃我家秋天最常喝的就是杞菊陈皮粥,做法不复杂,却特别养人。先把一个陈皮泡软,和 60 克粥米一起下锅煮,等粥熬得黏糊糊的,再放一把枸杞子、两朵金丝皇菊,焖两分钟就能出锅。记得上个月我爸总说胃里胀,吃了饭不消化,我连着给他煮了三天这粥,他说胃里不堵了,连早上起来口干的毛病都轻了。这粥能养肝、清肺,还能通血脉,要是觉得累,喝一碗浑身都松快。不过有个小提醒:女性经期可以把菊花换成桂花,这样不凉肚子;从秋分到立冬,还能加一把南瓜子,更补脾胃;等小雪到冬至,加 15 克熟地黄,能帮着养肾。但冬至之后就别喝了,得换更温补的方子。


▲ 04 吃菊花有讲究,别单独泡着喝很多人爱用菊花泡水,但其实菊花性偏凉,单独喝多了容易伤脾胃。最好的办法是像上面两个方子那样,和党参、陈皮这些温性的食材搭着用,既能平衡凉性,还能让菊花把药性 “引” 到头部和面部,护眼又养颜。就像做菜要放调料一样,菊花在方子中就是 “点睛之笔”—— 它能散风清热,头疼眩晕、眼睛发红的时候用着正好;还能通利血脉,对心血管也有好处。我妈常说:“食材配得对,比吃药还管用。”

霜降就像秋天的 “收尾哨”,提醒我们该为冬天做准备了。不用搞复杂的养生方法,一杯茶、一碗粥,把肝血养足,把气血调顺,就是最好的应对。毕竟身体就像一块田,霜降前后多打理,等冬天来了才能稳稳当当的,来年春天也能长得更旺。愿大家都能在这个节气里,养出好气血,为冬天攒够底气。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6

标签:养生   霜降   节气   底气   冬天   菊花   气血   方子   陈皮   党参   养人   立冬   黄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