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中美新一轮经贸谈判将在西班牙马德里正式启动。就在双方即将坐到谈判桌前的前一天,美国突然掀起波澜: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公开喊话32个北约国家,要求他们对华加征高达100%的关税,并声称这是结束俄乌冲突的“关键一步”。
短短24小时内,局势急转直下。与此同时,中国也没有按兵不动,商务部启动了对美国模拟芯片的反倾销调查,释放出强烈反制信号。特朗普为什么要在这一节点上挑起事端?中方的反制是否会打乱美方的战略布置?
中美2025年爆发的新一轮贸易战已经持续数月。从年初第一次谈判开始,双方你来我往,已经进行了三轮磋商。今年7月,双方曾达成阶段性共识,决定暂停互相加税,维持至11月10日。这本是一个缓冲期,也是为马德里会谈创造条件。
但进入9月,美方突然改变策略,不仅没有降温,反而变本加厉。9月12日,中国商务部确认第四轮谈判将在马德里举行,还没等代表团落地,华盛顿那边就开始做小动作。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宣布将扩大对中企的出口管制清单,包括多家中国高科技企业被列入“限制名单”。这已经是本月内第二次更新清单。
就在这一消息发布几小时后,特朗普在社媒上发出公开呼吁,要求北约成员国对中国商品加征50%至100%的关税,并声称这可以迫使中国施压俄罗斯,间接结束俄乌冲突。
特朗普的逻辑虽然牵强,但他的做法背后却有深意。他把经贸问题和地缘政治挂钩,试图通过“二级制裁”建立一个对华施压的国际联盟。美方的这一连串举动,显然是精心设计的“谈判前奏”。过去几轮谈判,美方总喜欢在会前制造紧张气氛,以图在磋商中占据上风。这次依然如出一辙。
不过中国早已有所准备。9月13日,中国商务部宣布,正式对美国进口的模拟芯片启动反倾销调查。这是中方首次在模拟芯片领域对美国出手。
模拟芯片虽然技术门槛不如3纳米、5纳米的高端芯片高,但用途极广,涉及电动汽车、工业控制、消费电子等多个行业。中国近年来已经建立起较完整的模拟芯片产业链,这一反制措施选择得非常精准。
这表明中方并不准备在谈判前受制于人,而是主动出牌,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要理解当前中美博弈的背景,还得回到这场“关税外交”的起点。美国之所以不断加码对华关税,不仅仅是为了经贸利益,更是出于国内政治考量。
特朗普一向擅长制造“政治剧场”,而中国显然是他打造“强硬领袖”形象的最佳反派。从他推动对TikTok封禁法案,到不断扩大实体清单,再到煽动盟友对华加税,每一步都在为自己的政治表演服务。
TikTok问题也是本轮谈判的焦点之一。美方已下最后通牒:如果TikTok不在9月17日前出售给美国人,将面临全面禁令。这项法案已经通过国会审议,特朗普政府准备随时执行。
中方对此早有应对。商务部此前明确表态,中国不会接受任何形式的技术强卖,TikTok的核心算法属于国家级技术,不得擅自转让。除了美国本身,特朗普还试图拉拢盟友一起对中国施压。不仅是G7国家,连北约成员国也被点名,要对中国商品加税。
但问题是,这些国家并非铁板一块。比如匈牙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国,近年来与中国保持密切经贸合作,显然不愿为美国火中取栗。
尤其是西班牙,正是马德里会谈的东道主。西班牙政府早前还与中方高层会面,表达了加强双边贸易的意愿。现在突然被推到风口浪尖,自然不会轻易响应特朗普的号召。
更何况,这些国家自身经济状况也不容乐观。欧洲能源价格居高不下,法国政坛动荡不安,右翼势力崛起,整个欧盟本就处于政策博弈的十字路口,加征关税无异于饮鸩止渴。
特朗普甚至将“关税外交”扩展到墨西哥。他要求墨西哥将对中国汽车的进口关税提升至50%,以换取美国在移民和贸易问题上的“宽容”。
墨西哥虽然与中国也有经贸往来,但对美国经济高度依赖,很难完全抗拒特朗普的压力。近期墨西哥确实宣布调整部分汽车进口政策,虽然没有明说针对中国,但中方已发出三次警告,提醒墨方不要随美起舞。
中方的立场非常明确:如果墨西哥贸然对中国采取不利举措,中国将采取反制。这是中方维护自身利益的底线。谈判前夕的这些动向,几乎压缩了所有缓和空间。中美原本有希望在马德里达成某种程度上的突破,但现在看来,谈判氛围已经被严重扰乱。
特朗普将议题不断扩展:从关税到芯片,从TikTok到金融监管。这本是一场经贸磋商,却硬生生被他打造成一场全方位施压的政治秀。
中方当然不会坐以待毙。除了在模拟芯片领域反制,中国还在大豆采购上做出调整。8月份,中方向阿根廷和巴西下了数百万吨的大豆订单,这意味着美国豆农将再次面临巨大压力。
美国每年对中国出口大豆超过2000万吨,占其大豆出口总量的四成。如果中国长期暂停采购,不仅豆农要抗议,美国财政收入也会受到影响。
中方还在稀土出口方面释放信号。前段时间,中国曾短暂放开部分稀土出口,允许特定美企进口。但这项措施必须经过商务部批准,而且随时可以收紧。稀土是美国高科技、军工、芯片制造等领域的命脉资源。如果中国在稀土出口上加以限制,对美国相关产业将是沉重打击。
在这场马德里谈判中,除了彼此经济议题,中美还计划探讨打击洗钱、区域安全等合作事项。但前提是,美方必须回归理性,停止在谈判前制造人为障碍。
中方一直强调,愿意对话,但必须在平等、互利、尊重的基础上。中美作为全球前两大经济体,合则两利,斗则两伤。如果美方继续搞小动作,破坏会谈氛围,未来的合作空间将越来越小。
目前来看,特朗普手中“老招”已尽,效果也在减弱。中国贸易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货物出口同比增长3.5%,且质量提升明显。这说明即使在压力下,中国外贸依然有韧性。
反观美国,农业、能源、芯片多条战线受到反制,盟友配合意愿也在下降。特朗普想靠“虚空造牌”逼中国让步,实际难度越来越大。这场马德里会谈,注定不会轻松。但对于中国来说,早已不是第一次迎接挑战。无论美方如何变招,中国始终坚持原则,既不怕斗,也愿意谈。
谈判能否取得突破,最终还要看美方是否真的有诚意。中美马德里经贸谈判前,特朗普频频出招,但中方反制迅速、手段精准,表明中国不会接受任何形式的讹诈。未来局势仍存变数,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会坚定捍卫自身利益,推动谈判在平等基础上进行。
信息来源:
[1]特朗普又逼北约:停买俄石油并对其制裁,还要对华加税 观察者网
[2]中方:坚决反对!这是对中国发展芯片和人工智能等的遏制打压 光明网
更新时间:2025-09-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