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玩具大爆发:2万天价机器娃娃,比500元毛绒玩具更受欢迎

去年冬天,一位妈妈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一段视频:她六岁的女儿紧紧抱着一只AI毛绒玩具,小声问道:“你是不是也怕黑?”

随后,玩具用温柔的声音回应:“不怕呀,我会一直陪着你。”

这个售价499元的Deepseek豆包毛绒玩偶,在2025年登上了小红书“年度育儿好物TOP1”。

与此同时,售价高达2万元的日本LOVOT陪伴机器人却在上海开设了旗舰店,并且全球累计销量已突破1.5万个。

在AI玩具市场,一场奇特的价格战正在上演。

当大多数厂商试图通过降价争夺市场时,一些高价产品反而成为爆款。

2025年被行业内部称为“AI玩具爆发元年”。

天眼查数据显示,中国现存在营的玩具相关企业超过1347.7万家,仅2025年就新增注册约263.5万余家。

资本如同发现新大陆般涌入这一赛道,今年AI玩具领域至少发生10起融资事件,最高金额达到2亿元。

AI玩具的基本原理是将大模型技术集成到玩具中,使其能够与人互动。

随着DeepSeek等开源模型的出现,技术门槛和成本大幅降低,为行业爆发创造了条件。

“尤其是DeepSeek等开源模型的出现,让模型成本持续降低同时也更加智能化,这才有可能真正走向C端。”汤姆猫董秘欧阳梅竹表示。

科技巨头们也纷纷入场。

OpenAI与玩具巨头美泰合作,马斯克推出AI伴侣,字节跳动旗下火山引擎推出AI玩具开发套件“喵伴”,百度智能云则推出AI魔法星。一场围绕AI玩具的赛跑已经开始。

走进2025年的AI玩具市场,首先引人注目的是产品价格的巨大差异。

低价端,一些简单的AI毛绒玩具价格在200-500元之间。如Fuzozo芙崽和萌UU等产品售价约为399元,BubblePal智能挂件发布时售价399元。

这些产品通常具有基本的语音交互功能,能够实现简单对话和情感回应。它们外观可爱,体积较小,主要面向大众市场。

中高端市场则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乐森机器人与多个知名IP合作推出的产品价格更高。

而日本公司Groove X生产的AI陪伴机器人LOVOT更是将价格推向了极致,基础款售价约2万元人民币,还不包括后续的订阅费用。

为什么价格差异如此之大?核心在于技术含量和用户体验的差别。

低价产品多是“通用大模型装进语音盒子”,而高端产品则在情感交互和个性化上下足了功夫。

随着入局者增多,价格战似乎不可避免。然而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低价产品充斥市场的同时,一些高价产品却成功突围。

日本LOVOT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这款起售价高达29800元的AI机器人,不会说人类语言,但能对触摸、拥抱等行为作出细微反应,并通过发出“咕咕”声表达情感。

它的设计理念是“做减法”,不追求功能繁多,而是专注于模拟真实的生命感。

同样,Ropet萌友智能开发的AI机器萌宠,价格在2000元左右,通过识别人类的动作、语言、面部表情来推断情绪,并作出相应反馈。

特别的是,它的体温维持在37度,增加了生物的真实感。

这些成功的高价产品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不是简单地将大模型植入玩具外壳,而是在情感交互深度上投入研发,形成了差异化竞争力。

AI玩具行业的另一个重大变革是商业模式的创新。传统玩具通常是一次性销售,而AI玩具则引入了“硬件购买+订阅付费”的模式。

例如,LOVOT每月服务费为880元,如果买断机器和服务费则需要一次性支付7万多元。

萌UU第一年免费,之后年卡定价99元,Fuzozo芙崽可以免费使用80天,后续订阅费为10元/周,一年约520元。

这种模式使得AI玩具企业能够获得持续收入,同时也有动力不断优化服务。

AI玩具不是一锤子买卖,可以持续向用户收取大模型的调用费。

然而,订阅制也对产品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AI玩具不能提供持续的价值,用户很可能会停止付费。

这促使厂商必须真正关注用户体验,而非仅仅关注硬件销售。

AI玩具行业将走向何方?京东发布的JoyInside2.0附身智能平台可能提供了一个方向。

该平台可为机器人、AI玩具等硬件提供“大脑”,实现深度自然交互。这意味着未来可能会有更多专业化的AI玩具解决方案出现。

同时,AI玩具正与其他技术融合,创造新体验。

二元魂与京东合作的AI潮玩,将实体潮玩的触感互动同步转化为线上虚拟形象的“情绪画像”,并生成专属记忆。

这种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可能会成为未来的主流。

从技术发展角度看,AI玩具将经历三个阶段:基础交流、趣味交互和情感陪护。

目前大多数产品还停留在前两个阶段,真正的“情感陪护”时代尚未到来。

随着大模型价格战持续,AI玩具在软件环节仍有降价空间。

但降价不是目的,如何通过技术提升用户体验,才是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在今年的北京动画周上,一款名为RAGUS的AI潮玩吸引了众多参观者。

它的人形机器人设计,头部是一台废旧显示器,却能与人对话、表达情绪,形成了“毒舌又有点小温暖”的人格特质。

一位观众在体验后感叹:“它不像其他玩偶那样永远在夸你,而是会反驳你、调侃你,但同时让你觉得被理解。”

AI玩具的价值或许正在于此:它不是完美的,但却是独特的、有生命的伴侣。

在价格战的喧嚣之下,那些真正理解人类情感需求的产品,无论价格高低,都能找到自己的市场。#头条深一度#

参考资料

1.淘宝AI玩具产品介绍

2.光明网:《北京动画周寻宝指南!No3.解锁“会说话的RAGUS”》

3.财联社:《有“AI”则贵 玩具市场变天 国产厂商扎根沃土?》

4.中华网:《京东发布JoyInside2.0附身智能平台》

5.出海网:《都是泡沫?解读AI玩具发展的三个阶段》

(老A)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4

标签:科技   毛绒玩具   娃娃   机器   玩具   模型   产品   市场   情感   售价   机器人   价格战   低价   智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