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有内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源,具体资料赘述文章结尾)
谁能想到,颠覆全球钻石市场的力量,竟来自中国河南!曾掌控世界钻石命脉的戴比尔斯,如今面临史无前例的库存危机和销售暴跌,两年亏损208亿,被迫挥泪出售核心品牌,戴比尔斯,这一次真的要凉了吗?
钻石巨头戴比尔斯,终于撑不住了,他们决定卖掉旗下的培育钻石品牌Lightbox,嘴上说着是要“专注天然钻石”,但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是要找下家接手这摊烂账,这一退,不仅是商业上的收缩,更像是一个旧时代对新浪潮的无奈低头。
曾几何时,钻石的价值建立在一个精心编织的神话上:“天然”与“稀缺”,戴比尔斯用一句“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定义了爱情与忠诚的价值,也让自己稳坐王座百年,然而,这个神话的根基,在2019年被来自东方的技术力量彻底撬动。
中国科研机构在2019年攻克了培育钻石的量产技术,这不同于以往的小打小闹,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工业化生产。
河南商丘市柘城县,迅速崛起为全球钻石的“新工厂”,这里一年就能产出600万克拉的培育钻石,成功攻克世界培育钻石量产的难题,打中外来品牌的“七寸”,这个数字让天然钻石的“稀缺性”显得像个笑话。
更致命的是品质,一位行业专家曾打过一个形象的比方:天然钻石是河里的冰,培育钻石是冰箱里的冰,两者在物理和化学成分上完全相同。
甚至,工业化生产的钻石品质更可控,能轻易达到VVS净度、D色、3EX切工的顶级标准,其纯净度甚至超越了绝大多数天然矿坑里的产出,当一件工业品在各项硬指标上都优于所谓的“天然珍宝”时,价值的基石便开始瓦解了。
技术打破了神话,而消费者则用真金白银做出了选择,当钻石褪去神秘光环,变成一种物理属性明确的商品时,“性价比”成了唯一的硬道理,以前需要几十上百万才能拥有的梦想,现在变得触手可及。
一个真实的消费案例足以说明一切:一位顾客用不到10万元人民币,就买到了一枚品质顶级的6克拉复刻钻戒,附带权威的IGI国际证书,如果换作天然钻石,这笔花费至少要翻上好几倍。
这种巨大的价格优势,让无数普通消费者直呼“真香”,也让天然钻石“降价也买不起”的尴尬处境暴露无遗。
市场的反应是迅速的,以河南本土品牌柘光钻石为例,它迅速在京东等电商平台冲到了同类店铺的第二名。
购买者中,有八成来自消费能力最强的一二线城市,甚至连远在沙特的富豪都前来下单,这证明,培育钻石早已不是什么廉价替代品,而是被主流消费市场认可的新选择。
面对市场的剧变,戴比尔斯并非没有挣扎,但它的每一步反击,都显得笨拙且徒劳,首先是业绩上的崩盘,超过20亿美元的天然钻石堆在仓库里卖不出去,库存水平创下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新高。
2024年第一季度的销售额仅为5.2亿美元,同比暴跌44%,连母公司英美资源集团都失去了耐心,不仅对其减记29亿美元的价值,甚至公开考虑要将这个曾经的“现金奶牛”彻底剥离。
财务危机之下,戴比尔斯采取了一系列被市场讥讽为“吃相难看”的防御措施,它曾强硬要求中国市场必须标注“实验室培育钻石”,试图用话语权来维护天然钻石的“正统”地位。
它还联合欧美市场,禁止培育钻石进入高端珠宝展,试图通过渠道封锁来限制对手,这些做法非但没能挽回颓势,反而引起了消费者的普遍反感,加速了自身的衰落。
如今关停并出售Lightbox,更像是它在培育钻石这条新赛道上彻底认输后的断臂求生,它想退守所谓的高端天然钻石市场,但这片最后的阵地,又能守多久呢?
戴比尔斯的困境,是整个传统钻石行业的缩影,这场由中国技术引发的革命,本质上是一次价值定义的民主化,钻石的价值,不再由某个巨头用营销故事来书写,而是由技术、市场和每一个普通的消费者共同决定。
“钻石恒久远”的神话或许正在落幕,但钻石作为一种美丽的物质,其生命力正以一种更理性、更亲民的方式延续下去,对于戴比尔斯这样的旧日王者而言,未来唯一的出路,或许就是学会接受并适应这个由技术平权塑造的全新世界。
央视网--[天下财经]天然钻石销售遇冷 戴比尔斯钻石库存创16年来最高 2024-12-26 13:08
英为财情--英美资源集团开始讨论戴比尔斯潜在IPO计划——报道2025-3-26 01:16
齐鲁晚报网--钻石销售遇冷,全球最大钻石生产商库存创16年来最高,CEO坚称会有好转
2024-12-27 07:02
新浪财经--一度领先,如今却被我们超越?欧美巨商无奈:中国技术发展力太强 2025-05-17 15:58
界面新闻--「独家」戴比尔斯将关停并出售旗下培育钻品牌Lightbox 2025-05-09 19:12
更新时间:2025-08-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