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游戏圈,正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悄悄重构。
2025年3月12日,Scopely宣布收购Niantic的游戏业务,交易金额高达35亿美元。并购范围包括《Pokémon GO》《Pikmin Bloom》《Monster Hunter Now》三款游戏,还有Campfire和Wayfarer这两个社区平台。
这桩交易表面上是两个游戏公司的业务整合,但其实背后有一位“隐形买家”——沙特主权财富基金旗下的Savvy Games Group(SGG)。
Scopely早在2023年就被SGG以49亿美元收购,这次是他们把手伸向了全球最有影响力的AR手游赛道。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收购,而是沙特资本在全球游戏产业又一次精准出手。
为什么要买?为什么是这家公司?为什么是现在?
罗斯基试着把这些问题理清楚。
·Niantic交易背后,是沙特在出牌
Scopely收购Niantic的游戏业务,只接手了三款现有产品和两个社区平台,未涉及Niantic的专利和空间计算平台。Niantic将剩余部分独立拆分为新公司Niantic Spatial,并获得2.5亿美元启动资金,其中5000万美元来自Scopely,其余来自原Niantic账户。
创始人John Hanke继续担任Niantic Spatial的CEO,公司转型为一家地理空间AI平台服务商。这场交易实际上是一种“二次创业”与“运营剥离”的组合动作。
那Scopely是谁?
它是当下最炙手可热的美国手游公司,擅长通过收购和自研结合的方式运营中长期手游产品。旗下有《Monopoly GO!》《Star Trek Fleet Command》《Stumble Guys》等爆款游戏。
2023年,Scopely被沙特Savvy Games Group以49亿美元全资收购,成为后者在全球游戏布局中的旗舰平台。
为什么是Scopely而不是别人来接手Niantic游戏业务?
核心原因在于Scopely已经具备成熟的运营和全球商业化能力,也在稳步拓展社交驱动型内容,而《Pokémon GO》本质上是一款长期依赖社区维护的AR+LBS游戏。通过并购,Scopely不仅获得了一个月活超3000万的全球用户池,也拿到了一套成熟的城市运营和活动设计方法。
对Niantic而言,甩掉游戏运营这一重资产业务,专注向企业输出SDK、地图API和空间识别平台。这有助于保持“中立平台”形象,利于未来与硬件厂商、B端客户合作。这场交易,表面看是业务切割,实则是一场资源互补与发展方向分流的结果。
至于这场交易真正的幕后推手,正是Scopely的东家——Savvy Games Group。
作为沙特主权财富基金(PIF)在游戏产业的执行平台,SGG正通过这种收购模式一步步完善它的全球游戏资产布局。
·沙特正在重塑全球游戏资本地图
SGG成立于2021年底,由PIF全资控股,负责推进沙特“Vision 2030”(2030愿景)中关于数字娱乐与游戏产业的投资任务。
2022年,沙特政府宣布将投入380亿美元支持游戏产业发展,其中目标包括——2030年前孵化250家本地游戏相关企业,创造3.9万个就业岗位,同时将沙特打造为全球前三大游戏市场之一。
这笔巨额预算被分成四类重点方向:第一是全球化内容和IP;第二是电竞赛事与分发能力;第三是游戏基础设施与开发服务平台;第四是本土教育与产业能力建设。SGG就是执行这项计划的关键角色。
过去三年,SGG做了几笔影响力巨大的并购。
第一笔是2022年初,以15亿美元收购了两大国际电竞赛事平台ESL和FACEIT,并将其合并为新实体EFG。随后又整合赛事制作公司Vindex,使其在赛事运营、内容制作和数据分发上形成一体化能力,成为全球电竞产业链的重要参与者。
沙特首都利雅得也随之成为全球电竞活动的重要举办地,电竞世界杯等大型活动纷纷落地中东。
2023年第二季度,SGG以49亿美元收购Scopely,这是它至今金额最大的一笔并购。
Scopely拥有庞大的移动端用户池和强变现能力,旗下《Monopoly GO!》是全球收入增长最快、流水最高的手游之一,自上线以来一直占据美榜冠军的位置。通过Scopely,SGG打通了从产品收购、全球发行到日常运营的完整闭环。
在中国市场,SGG也有所动作。
2023年初,它以2.65亿美元投资了与英雄互娱关系密切的电竞公司VSPO,成为其最大股东。通过这一投资,SGG得以介入中国主流电竞赛事的转播与商业化,形成对东西方主要游戏市场的双向渗透。
除了这些控股或大额投资,SGG背后的PIF还通过资本市场持有多家上市游戏公司的股份,包括任天堂(占股约8.3%)、卡普空、Nexon、光荣特库摩等。未来这些持股被进一步转交至SGG统一管理,形成战略整合。
从上述布局可以看出,SGG的投资风格不像传统财务型资本,更像是一家“运营型控股平台”:它既不急于短期套现,也不只是投爆款,而是通过控制中台能力和运营链条,在全球范围内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影响力。
这是一种拼图式的布局——不是撒网,不是博冷门、博爆款。每一块资产都是它战略体系的一部分。
不客气地说,沙特资本几乎买下了全球游戏产业的半壁江山。
·下一站在哪里?沙特的新目标与长期规划
如果说过去三年,SGG完成的是第一阶段的基础搭建,那么接下来的重点,很可能将聚焦在PC和主机游戏领域,以及云服务、底层技术平台等方向。
目前,SGG在移动端已有Scopely,在电竞端拥有EFG和VSPO,在AR地图上吸收了Niantic的资源。但在主机游戏、3A内容开发和云渲染等方面仍属空白。SGG投资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在4月份接受PocketGamer采访时也透露,“PC主机游戏将是我们的下一站”。
不少机构测算,考虑到沙特政府给予的庞大预算,SGG手中至少还剩余250亿美元的弹药可打。在他们看来,沙特资本可能会继续出手以下几类公司:
Embracer集团因过度并购后估值下滑,正计划分拆三家公司独立上市,包括Plaion、Saber等子公司。SGG此前已和Embracer有投资往来,在估值合理的前提下,收购其部分子品牌是可选项。
今年上半年Steam平台的现象级爆款《天国:拯救2》,幕后操盘手就是Plaion旗下老牌发行Deep Silver。
瑞典的Paradox Interactive是策略游戏公司的代表,拥有《群星》《钢铁雄心》《城市:天际线》等多个长生命周期IP。DLC和订阅制构成稳定收入模型,适合SGG的运营逻辑;不过公司控制权稳定,难以完全收购。
英国的Frontier Developments也是潜在标的。它做模拟经营起家,旗下有《动物园之星》《侏罗纪世界:进化》等作品,近年来营收波动,但资产和开发能力仍具价值。
此外,围绕底层服务的企业,如云渲染平台Shadow、游戏流媒体中台Rainway,也可能成为SGG关注的对象。这类技术型资产可以为它在中东构建本地化数字基础设施打好底子。
当然,并购只是方式之一。
SGG未来还将继续在利雅得投资电竞场馆、创意园区,推进与Unity、Xsolla等企业的教育合作,打造一整套完整的本地游戏生态。目标是在2030年前建立起全球一流的内容孵化和分发能力,真正实现从“资本输入”到“产业输出”的转变。
游戏行业是文化和科技交汇的地带,既能带来稳定的经济回报,又能提升国家软实力。
沙特显然已经意识到这点。他们并不急于成为全球最大的发行商,而是希望成为整个生态的庄家之一——拥有平台控制权、分发节奏、IP生命周期管理权。
这才是他们最终要拿下的那盘棋。
Scopely买下Niantic游戏业务,只是这一盘棋上的一步。但它透露出的方向,已经很清楚。
更新时间:2025-07-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