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中国业务出售案最近挺热闹,博裕资本、凯雷这些大佬都在抢,结果说10月底前出结果。
但说实话,比起这些拿钱的主,海底捞接盘可能更有意思,您瞧,火锅和咖啡看着八竿子打不着,可这俩品牌骨子里干的事儿差不多。
星巴克靠“第三空间”火了这么多年,说白了就是让人觉得这地儿除了家和办公室,还能舒服待着唠嗑谈事。
海底捞呢?表面卖火锅,实际靠服务成了年轻人聚会的地儿,去年“科目三”舞蹈出圈,现在店里能玩桌游能办party,这不也是把吃饭地儿变成社交场吗?
再看现在的新茶饮,喜茶、瑞幸门店是不少,但您见过谁在那儿谈3亿的生意吗?大多买了就走,跟星巴克、海底捞这种“让人愿意多待会儿”的逻辑不一样。
而海底捞眼下正愁增长呢,2025年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都往下掉,主业火锅不好做,内部孵化的烤肉、炸鸡副牌也没成气候,新茶饮偏偏在这时候火得发烫,古茗、蜜雪冰城扎堆上市,外卖大战里茶咖成了香饽饽。
可海底捞自己搞茶饮一直不温不火,从2019年就在火锅店里卖奶茶,到现在还是“店中店”模式,跟人家年销几亿杯的没法比。
这时候星巴克抛来橄榄枝,成熟的品牌、5000多家门店,还有“第三空间”的概念,刚好能补上海底捞的短板。
要说接盘星巴克,海底捞还真有两把刷子。
现在星巴克在中国有点“水土不服”:租金越来越贵,商场一楼的好位置议价能力弱了,听说还有被清退的传闻;本土化创新也跟不上,人家本土品牌隔三差五出新品搞联名,星巴克推个无咖啡因系列都慢半拍。
海底捞在这方面就擅长了,抖音上玩挑战赛、跟热门IP联名,反应速度比外资团队快多了,要是海底捞接手,星巴克搞本土化说不定能接地气些。
再说商业地产谈判,海底捞跟商场打交道经验丰富,以后要是星巴克和海底捞门店挨着开,双品牌一起谈租金,说不定能压下成本,反过来,星巴克的“第三空间”对海底捞也有用。
想想看,吃完火锅去隔壁星巴克喝杯咖啡接着聊,会员体系打通,这不就把消费场景串起来了?海底捞的供应链也能跟星巴克共享,冷链物流一起用,原材料成本说不定能降。
有人可能觉得瑞幸接盘更合理,毕竟都是咖啡,但从商业模式看,海底捞更懂星巴克,两者都不是靠产品本身打天下,而是靠“体验”圈人。
星巴克要的不是一个会卖咖啡的,而是懂怎么让人愿意花钱待着的主,海底捞在这方面怕是最有体会。
不过这事儿没那么简单,首先是钱,星巴克中国估值358亿到430亿,海底捞上半年现金流才67亿,想拿下得拉上投资机构一起凑钱。
但现在消费赛道没前几年热了,好多饮品品牌都在找融资,投资机构手里资源也有限,能不能短期内组个靠谱的收购团不好说。
就算钱凑够了,股权结构也是麻烦,星巴克说出售的70%股权得由多家分着拿,单个买家不能超过30%。
这意味着海底捞就算拉来伙伴,以后决策时可能得跟好几方商量,要是意见不统一,啥事儿都难推进。
还有最关键的品牌控制权,星巴克明确说了,卖股权但要保留品牌主导权,更倾向不插手经营的财务投资者。
您想啊,麦当劳当年卖给中信资本,人家让改名叫“金拱门”还搞了油条粥,可星巴克对品牌一致性要求更高,要是海底捞接手后想大刀阔斧改模式,星巴克能同意吗?
说到底,海底捞和星巴克的“联姻”看着挺美,但现实里资金、股权、品牌意愿都是拦路虎。
不过在现在这消费市场,跨界破局说不定真能杀出条路,不管最后谁接盘,这事儿都可能改写咖啡和餐饮圈的玩法。
更新时间:2025-09-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