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再多有什么用?看到王健林现状,我终于明白,马化腾才是聪明人

文|荔枝冰冻

编辑|影娱先锋


71岁的王健林蹒跚在新疆荒漠上,昔日“首富”光环已被沉重的债务压得黯淡无光。

当他为拯救商业帝国奔波劳碌时,曾经的竞争对手马化腾却早已悄然转身,选择了另一条道路。

01

8月22日,71岁的王健林出现在新疆克拉玛依。

这次他不是来观光,而是为了考察当地的招商引资和文旅发展。

相比之前活动时乌泱泱的一片人,这次身边只跟了寥寥几个工作人员,场面低调了不少。

在伊犁那拉提旅游区考察时,在现场受邀与身着新疆传统服饰的演员互动。

视频中王健林双手叉腰,随节奏扭动肩膀,神态轻松自如。

虽然已有71岁,但这精气神还是相当可以的。

昔日的商业大佬尽管生活自律,只是人到古稀,也不免尽显老态。

面对当地的旅游资源,王健林评价挺高,他说克拉玛依“就像是新疆的一颗明珠”,独山子大峡谷、世界魔鬼城这些景点拥有的资源,不仅在中国,甚至在全世界都算得上独特。

不过,他也实话实说,指出这些项目在规划设计和管理运营上,确实还有提升的空间,和国内一些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差距。

这话听起来,莫名有点像在说他和他自己的万达商业帝国如今的处境。

当71岁的王健林还在新疆的烈日下为万达的未来奔走时;

他的儿子王思聪却被网友偶遇在日本尽情游玩,与身边新女伴举止亲近,显得十分轻松自在。

父子俩这“一劳一逸”的鲜明对比,自然引起了吃瓜群众的热议。

很多网友忍不住吐槽:“老王总在国内拼命挽救江山,小王总却在国外潇洒自在。”

02

王健林此次新疆之行并非简单的商务考察,网友猜测很可能是在为万达集团寻找新的出路。

这是他为拯救万达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又一次尝试。

眼下万达的日子并不好过。

根据天眼查的信息,今年以来,大连万达集团又新增了多条股权冻结信息,也被列为了被执行人。

就在八月初,还有媒体曝出万达集团遭到了强制执行,金额高达24亿元

从2025年初到现在,短短几个月时间,万达集团被累计执行的金额已经大幅攀升至近75亿元


这笔数额巨大的款项,对如今正面临现金流紧张和巨额债务压力的万达集团而言,无疑是一座沉重的大山。

为了应对危机,王健林早已开启了“卖卖卖”的求生模式。

从2023年开始,他就多次出售万达电影的股权;

在今年的4月,王健林将万达酒店管理公司100%的股权,以24.9亿元的价格,打包卖给了同程旅行;

七月份,王健林再次出手变现,将北京万达投资有限公司49%的股权以约22.62亿元的价格转手给了上海儒意影视。

这并非个例,据澎湃新闻报道,王健林近年来累计出售的万达广场数量已超过80座。

在采访中王健林谈及为何要变卖资产,他回答道“万达要瘦身 要有舍有得”。

但实际滋味恐怕不好受,如同不得已的“割肉”。

有业内人士评价道,王健林现在的做法,很像自然界中“壁虎断尾”以求自保的行为——舍弃部分资产,是为了保住整个企业的生命。

03

王健林一直在地产行业里深耕,当一座座烂尾楼出现在城市黄金地段,万达“不跑路、不欠薪、不烂尾”赢得网友一众好评,被称“有底线的企业家”

还记得当年王健林那句“先挣它一个亿”,一下子火遍全网,成了多少人的口头禅。

他本人也一直是话题中心,隔三差五就上热搜。

但反观腾讯的马化腾,完全是另一种画风,几乎从不在公众面前高谈阔论,低调得像个“隐形人”。

他几乎很少在公众面前高谈阔论,但你能随处看到腾讯的身影。

游戏、文娱、支付......他悄然布下的棋局,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个庞大生态的崛起。

低调务实不张扬的风格,让腾讯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绕开了不少潜在的雷区,也少了很多舆论上的麻烦。

当许多人的注意力被各种八卦吸引时,腾讯又悄默声地开启AI深度赋能业务。

八月初,美国《财富》杂志正式发布了2025年全球最具影响力商界人士榜单,腾讯创始人马化腾位列其中,排名第25位,其影响力获得了国际范围的认可。

与其齐名的还有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

当然,商界竞争并不只是你争我夺,背后也藏着不一样的温情。

2018年前后,万达正处于艰难时刻,腾讯联合京东、苏宁、融创等“兄弟企业”,一口气向万达注资340亿元。

这笔钱不仅解了燃眉之急,更像一剂强心针,给了市场继续看好万达的理由。

财经网数据指出:“5月21日,国家市监局批准,由太盟投资集团牵头,联合腾讯、京东、阳光人寿等多方企业,设立合营企业,对万达旗下48家万达广场项目公司进行100%股权收购。”

两者的合作,是互联网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一个范例,甚至被业界称为“新经济模式”。

04

商场没有永恒的王者,只有不断适应变化的智者。

王健林押注的地产行业,属于重资产、高负债行业,对政策和市场的敏感度极高,一旦遇到调控,就会遭受重创。

更重要的是,万达的业务布局过于分散,从商业到文旅,再到影视、体育,每个领域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最终导致 “兵力分散”,没有足够的资源应对危机。

而马化腾的聪明之处,在于他懂得 “聚焦核心、控制风险”。

腾讯的核心业务始终是社交和游戏,这两个业务不仅现金流稳定,而且用户黏性高,即便其他业务出现波动,核心业务也能支撑公司发展。

当然,我们不能说王健林的选择完全错误,毕竟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激进扩张确实能让企业快速成长,万达也确实靠着这种策略成为了商业巨头。

但问题在于,当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时,王健林没有及时调整策略,依旧坚持高负债扩张,最终导致危机爆发。

而马化腾则懂得 “审时度势”,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调整公司战略,比如近年来腾讯加大了对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技领域的投入,为公司寻找新的增长曲线。

两位企业家,两种不同的选择,最终走向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这不禁让人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商业智慧?是追求规模扩张,还是注重质量提升?是张扬个性,还是低调务实?

也许,真正的答案已经在他们的人生轨迹中得到了印证。

结语

真正的商业智慧不在于能赚多少钱,而在于知道何时进取,何时收敛,如何基业长青。

部分资料参考:

观点网|万达王健林在新疆克拉玛依考察招商引资、文旅发展等工作

雷达财经网|王健林又遇新“麻烦”,万达新增24亿元被执行人信息

中国基金报|利好!马化腾,刚刚宣布!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6

标签:财经   聪明人   现状   王健林   腾讯   新疆   克拉玛依   商业   业务   集团   股权   低调   被执行人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