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康师傅给出的答案是——真正的创新,不是为了更好卖,而是为了更值得被买。真创新,不追逐风口的喧嚣,而沉潜于需求的深海,打捞那些仍未被满足的价值片段。
路言/作者 砺石商业评论/出品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饮料市场陷入了一种“越热闹,越内卷”的怪圈:新品频出,却难有新意;风味层出不穷,却难以持久。表面看是产品设计的多样化,实则是口味、功能、配方的高度趋同。“热词”成为标配,“爆品”沦为模板,消费者在选择中日渐疲惫。
就在今年,饮料巨头康师傅悄然打出了一套有别于行业主流打法的“创新组合拳”:十余款新品覆盖多个细分领域,包括养生饮、功能水、功能果汁饮料、无糖茶等,迅速引发市场关注,并在渠道和消费者端获得积极反馈。
这并非一场简单的“多点尝试”,而是一场立体化、系统性的创新探索:通过产品形态、口味策略、技术工艺和品牌叙事的协同发力,不仅回应了当下的消费偏好,还在一些被忽略或空白的细分市场中打开了“小蓝海”的突破口。
1
从“解渴”到“解码”,饮品的供需逻辑正在重写
根据尼尔森IQ《2024中国饮料行业趋势与展望》,55%的消费者关注“低糖/无糖”,37%看重营养添加,27%关心身体表现提升,23%倾向个性化健康方案。同时,艾媒咨询的调研显示,超过56%的消费者认为“口味”是最需改进的饮品要素。
“喝什么”不再是关于“渴不渴”,而是一场围绕健康、功能、口感的综合选择。 这也意味着,“一个大单品打天下”的时代渐行渐远,品牌必须从多元化的消费情境出发,重新构建供需关系,才能在复杂市场中突围。
康师傅的这轮产品上新,正是对这种趋势的回应。它不是押注某一个爆点,而是通过多品类、多场景、多技术路径的协同推进,形成了一个具有弹性与深度的创新系统。
2
跳出流量陷阱:品类创新的关键是填写空白
当大多数同行还在“无糖”、“养生”几个关键词里来回兜圈时,康师傅选择直面真实的消费痛点,在看似饱和的品类中寻找“应有但尚未被满足”的市场盲点。
在维生素饮品赛道,康师傅不走“泛补给+果味水”的传统老路,而是基于特定人群与场景的精准切分,创新性地将功能饮料与果汁饮料进行结合,推出「多维计划」维生素果汁饮料系列:Plan B采用芭乐与蜜桃搭配维生素B6,面向高压、易疲劳人群;Plan C则以刺梨和柠檬结合维生素C,适用于熬夜、加班的人群;而Plan E通过桑葚、红葡萄与维生素E的组合,聚焦在意肌肤状态的爱美群体。每瓶10%果汁含量,让“精准补维”变成喝得明明白白的美味享受。
在养生饮方向,康师傅推出的「枸杞菊花茶」与「决明子大麦饮」,基于“药食同源、食材配伍”的方法重构配方:前者以凉性杭白菊搭配温性枸杞,实现下火不寒凉;后者做到五种谷物草本复合,0糖0能量0咖啡因,生津止渴的同时,每瓶添加28毫克GABA(γ-氨基丁酸),有助舒缓眼部疲劳和身心压力。
在碱性水赛道方面,其「9.0电解碱性水」摒弃“添加小苏打”的传统做法,通过国家专利技术,实现“真碱性、不涩口”的饮用体验,破解了碱性水“健康理念虽好,但口感劝退”的行业通病。
重做老品类,跑出新路径,在高频、刚需、却长期被忽视的领域实现产品重构,拓宽品类边界,康师傅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3
好喝只是起点,风味创新走进情绪场
饮品的口味创新,从来不是“越猎奇越好卖”。那些口味猎奇的“香菜汁”、“生姜味鸡尾酒”、“藿香味可乐”等产品,往往昙花一现,难以构建可持续的消费黏性。
康师傅的口味策略,则更像是一次“味觉的深耕”而非“猎奇的浅尝”。不仅在传统品类中做突破,更在情境体验和地方风味中寻找灵感。
今年夏天,中国即饮茶第一大品牌康师傅冰红茶推出三款季节限定口味。其中,「西瓜口味冰红茶」,让人一口清新,感受夏日清爽痛快。而以双倍薄荷因子搭配金银花的「双倍薄荷劲凉冰红茶」,凭借“即刻上头”的凉爽体验,迅速登上抖音茶饮榜首,被网友称作“夏日续命神器”。「长岛冰茶风味冰红茶」,零酒精复刻微醺感受,高度契合当下年轻人“去班味”的情绪释放需求。
更加小众但颇具探索性的,是「金花茯茶咸奶茶」。灵感源自西域咸奶茶,以“咸甜交织”的特色风味,切入即饮奶茶尚未开发的“盐系”口感,有效避开同质化红海。
这些产品背后的共同思路是:不靠概念炒作取胜,而是用口味创新构建新的饮用场景与心理锚点,让味道成为打开情绪触点与消费联想的入口。
4
技术走向台前,成为差异化新变量
在饮料行业,技术曾长期被“好喝”、“健康”等标签掩盖。但随着功能诉求的增加与用户接受度的提升,技术本身也成为构建消费价值的重要一环。
以康师傅鲜绿茶为例,其采用行业领先的0°C冰萃锁鲜工艺。在低温环境中萃取茶叶精华,不仅能更完整地释放茶氨酸(鲜味来源)与儿茶素(有益成分),也有效避免了苦涩物质析出。特级毛峰绿茶24小时鲜茶生榨,0代糖0能量0香精0防腐剂,不仅提升了无糖绿茶的口感,也为绿茶品类设定了新的品质基准。
另一代表是「9.0电解碱性水」,依托双重国家专利技术——电解系统专利、新型电解槽专利,全程不添加小苏打,而是基于电极的氧化还原反应,分离出碱性水,实现入口顺滑无涩感。这也是产品名称中“电解”二字的价值所在。该产品获得2025年ITI国际美味大奖满星奖章,不仅以卓越口感征服了严苛评审,更通过技术创新重新定义了饮品行业的创新方向。
在“颜值”和“概念”已高度同质化的饮料市场,技术或许会成为构建产品护城河的新变量。
5
文化认同,饮品价值重构的下一个战场
在千茶上阵激战正酣的无糖茶赛道,多数品牌仍停留在原料与健康概念的维度内卷。「茶的传人」系列则尝试以文化叙事破局,跳出“成分焦点”,从“人”与“土地”中寻找新的连接方式。
以其今年新上的单品“潮汕人的凤凰单丛”为例,康师傅茶研院与当地三代茶农世家合作,采用20-50年老丛茶树,通过传统的三道焙火工艺,将名优茶的地道茶香封装进「茶的传人」。这不仅是一种地道风味的呈现,更是对传统技艺与一方风土的致敬。
这背后,是一种“让产品有人物、有温度、有出处”的叙事转向。正如道格拉斯·霍尔特在《文化战略》一书中所言:“伟大的品牌不是满足需求,而是重构文化话语。”「茶的传人」系列,在打造产品差异化的同时,也构建起一套从“我该喝什么”到“我认同什么”的品牌文化叙事体系。
更进一步,「茶的传人」试图将“传人”身份赋予消费者本身,让选择这瓶茶成为文化延续的自我表达。这种策略不以“无添加”、“控糖”等物理指标为卖点,而是通过文化认同建立深层链接。
显然,这不是一个能被快速跑通的路径,但它的出现为整个无糖茶品类提供了另一种思路:当功能标签趋同时,文化表达与价值认同极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分化因子。
6
结语:真正的竞争,是系统创新力的较量
康师傅这一轮产品攻势,如果只是为了扩展品类、冲击销量,那它或许只值得短期关注。但当我们将它放入更长周期、全行业的背景中看,就会发现更深的价值:它以市场为起点、以技术为工具、以口味为介质、以文化为延展,最终指向“消费者价值重塑”。
这种以产品为核心、以用户为导向的系统创新,不仅适用于饮料行业。在智能硬件、家居、个护、甚至传统制造领域,同样面临“产品同质、功能过剩、情绪缺位”等问题。
当红海成为常态,每个品牌都需要问自己:我是否还在用老一套的理解框架看待已经变化的市场?我是否敢于重做一遍看似熟悉的产品逻辑?
康师傅给出的答案是——真正的创新,不是为了更好卖,而是为了更值得被买。真创新,不追逐风口的喧嚣,而沉潜于需求的深海,打捞那些仍未被满足的价值片段。
在这个意义上,饮料行业也许只是一个起点。
更新时间:2025-07-3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