惹谁别惹以色列人:从历史到现实的铁腕报复

说起以色列,很多人脑子里蹦出来的可能是“中东小霸王”或者“打不死的小强”。这国家不大,人口也就900多万,国土面积跟咱们一个省差不多,可偏偏在世界上混得风生水起。为什么?因为他们有个特点:惹谁别惹以色列人。这不是吹牛,而是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的事儿。从慕尼黑惨案到哈马斯袭击,以色列面对挑衅从来不含糊,有仇必报,用行动告诉全世界:别轻易招惹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这背后的故事,看看以色列是怎么用铁腕政策一步步走到现在的。

果尔达·梅厄,1898年出生在乌克兰基辅,那时候反犹太暴力很普遍,她小时候家里经常得防着被人砸门。1906年,她跟家人移民美国,在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长大。梅厄从小就聪明,1912年小学毕业成绩拔尖,后来还当过老师。

不过她心里装着更大的事儿——犹太复国主义。1917年她结了婚,1921年跟老公跑去巴勒斯坦,加入基布兹干农活儿,顺便搞组织工作。

梅厄一步步往上爬,1934年进了工会执行委员会,1948年以色列建国时,她是《独立宣言》的签署人之一。1949年当过驻苏联大使,1956年干外交部长,1969年70岁高龄当上总理,成了以色列第一位女总理。

她有个外号叫“铁娘子”,不是白叫的。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11个以色列运动员被恐怖分子干掉,梅厄直接拍桌子,下令摩萨德搞“天谴行动”,要把幕后黑手一个个揪出来收拾掉。1973年赎罪日战争她也硬扛住了阿拉伯联军的突袭,虽然开头吃亏,最后还是翻了盘。

不过战争死的人太多,国内骂声一片,她1974年辞了职,1978年在耶路撒冷去世,80岁。她留下的名声是:谁敢动以色列,她就敢跟你玩命。

再说个近期的狠角色,约阿夫·加兰特,1958年出生在以色列雅法。他妈是大屠杀幸存者,坐过“出埃及号”船到巴勒斯坦,他爸是1948年战争里的狙击手,家里这背景就够硬。加兰特1977年参军,先在海军干,1994年当上海军突击队指挥官,后来一路升到南部军区司令,管过加沙那片儿。

2011年他差点当上总参谋长,结果因为土地纠纷没成。2015年他跳进政界,加入库拉努党当议员,后来又跑去利库德党,干过建设部长、移民部长、教育部长。2022年他当上国防部长,正好赶上2023年哈马斯搞大袭击。那次袭击死了1195人,251人被抓走,加兰特直接下令空军炸加沙,地面部队也开进去干。他态度很明确:哈马斯得付出代价。不过2024年11月内塔尼亚胡把他撤了,2025年1月他干脆辞了议员。但他在军政圈的影响力还在,很多人觉得他以后还能翻身。这家伙跟梅厄一样,骨子里透着股狠劲儿。

1972年9月5日,慕尼黑奥运会正热闹着,结果“黑色九月”这帮巴勒斯坦恐怖分子跑来搞乱。8个人翻过奥运村的围栏,直接冲进以色列代表团宿舍,杀了2个运动员,还绑了9个人当人质。他们要求放234个被以色列关着的囚犯,西德警方谈了一天没谈拢,最后在机场搞砸了救援,9个人质全死了,5个恐怖分子被干掉,3个被抓。这事儿让全世界都傻眼。

梅厄一看这情况,气炸了。她找来摩萨德,说得把“黑色九月”的头头们全收拾了。于是“天谴行动”就启动了,摩萨德特工满欧洲跑,挨个找目标下手。1972年10月罗马有个叫兹怀伊特的被干掉,12月巴黎的哈姆沙里被电话炸弹炸死,1973年1月塞浦路斯的阿巴德被床底炸弹弄死,4月巴黎街头库拜西被枪杀。最牛的一次是1973年4月“少年之春”行动,摩萨德跟军队突袭贝鲁特,干掉3个巴解组织的大佬,自己只死了2个兵。这行动干得利索,震慑力拉满。

最后目标是“黑色九月”的老大阿里·哈桑·萨拉马,外号“红王子”。这家伙1941年出生在巴勒斯坦,家里跟以色列有仇,他在德国、开罗、莫斯科学过军事,挺狡猾。摩萨德追了他好几年,1973年在挪威还搞错人,杀了无辜的,闹了大笑话。后来1979年1月在贝鲁特,摩萨德用汽车炸弹把他干掉,“黑色九月”就散了。这行动虽然狠,但也让以色列背上不少骂名。

再跳到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从加沙地带搞了个大动作,叫“阿克萨洪水”。那天早上4300多枚火箭弹砸向以色列,武装分子坐船上岸,冲进村子见人就杀,还开了坦克越境。诺瓦音乐节死了364人,贝埃里社区108人没了,卡法尔阿扎50人被干掉,总共1195人丧命,251人被抓。这次袭击策划了两年,哈马斯在加沙地下隧道里用老式电话偷偷安排,训练了模拟绑架和突破边境。

加兰特当时是国防部长,二话不说下令反击。空军出动战机炸加沙,扔了一堆精确炸弹,10月27日地面部队也开进去,坦克和步兵直接跟哈马斯干上。这仗打了几个月,加沙那边建筑塌了一大片,平民死伤惨重。哈马斯挨了重击,但以色列也没好到哪去,国际上骂声不断。

“天谴行动”干掉“黑色九月”的主要人物,尤其是“红王子”萨拉马死了,这组织基本就散了。短时间内看,以色列这一手确实震住了不少想搞乱的家伙,恐怖袭击少了不少。梅厄的硬气让以色列在国际上多了几分威慑力。不过这行动也有问题,挪威那次误杀弄得以色列很被动,欧洲好几个国家开始防着摩萨德。而且“黑色九月”没了,别的组织又冒出来,仇恨没断根儿。

2023年哈马斯袭击后,以色列反击干掉加沙5万到6万人,伤了10万多。2025年1月双方停火,换了些人质和囚犯,但这和平看着就不稳。加兰特下台了,可他的强硬政策还是让以色列在安全上站住了脚。哈马斯的军事能力被削弱不少,但加沙平民死太多,国际社会又开始指责以色列用武过度。这仗打完,仇更深了,下次再打估计还得接着来。

以色列这“有仇必报”的传统确实让人不敢轻易惹他们。从慕尼黑到加沙,每次有人动手,他们都能还回去,让对手吃不了兜着走。这政策短期内管用,能吓住敌人,保住安全。可长远看,问题也不少。每次报复都死人,死的越多仇越大,新的敌人层出不穷。中东这块儿本来就乱,报复只会让乱上加乱。和平这东西,光靠打是打不出来的,总得有人先停手,坐下来说。

以色列这脾气,说白了就是“谁打我我打谁,打得你不敢再来”。慕尼黑那次,11个运动员死了,他们追着“黑色九月”满世界跑,最后把人收拾得干干净净。2023年哈马斯搞那么大动静,加兰特直接把加沙炸得稀巴烂,告诉所有人:惹我们没好果子吃。这路子听着挺解气,也确实让以色列在夹缝里活下来了。可回头想想,这么打下去啥时候是个头?敌人没打完,骂声倒越来越多,朋友也没多几个。

咱们普通人看这事儿,可能觉得打得爽是一回事儿,能不能过上安稳日子又是另一回事儿。以色列这小地方,四面都是敌人,硬气是必须的,但光硬气不解决问题。报复能出一口气,可仇恨这东西跟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和平听着老套,但没准儿真是唯一能让大家都喘口气的办法。

以色列这“惹谁别惹”的名声是打出来的,从梅厄到加兰特,一个个都硬得跟铁似的。可这硬气到底是福是祸?报复能保住安全,但保得了一时保不了一世。中东这乱摊子,啥时候能收拾干净?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1

标签:贝鲁特   哈马斯   巴勒斯坦   慕尼黑   以色列   硬气   中东   铁腕   历史   袭击   兰特   以色列人   现实   黑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