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十里母城到两江新区:重庆百年区划的战略跃升

近日(2025年11月7日),

重庆市进行了重大的行政区划调整:

撤销江北区、渝北区,设立两江新区


重庆

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名城,

但正式建市却始于1929年,

划定的管辖范围只是“环城三十里”。

而重庆如何演变为如今的模样?

今天让我们一起回顾重庆

从建市到直辖后的行政区划变迁

图源:两江新区

建市之初:三十里为界奠定城市雏形

民国18年(1929年)2月15日,根据上年国民政府颁布的《市组织法》,重庆正式建市。建市前后,仅临时指定管辖区域,“指定重庆(长江)上下游南北岸环城三十里为市区”,并未正式划定市的辖境范围。民国19年(1930年)2月,国民革命军第21军召集审定市县权限委员会办理划界事宜。经会议决定,市区范围上自嘉陵江西岸之龙隐镇红庙子起,至黄沙溪、黄桷堡渡长江而南,又自火烧坟向东横经涂山最高峰为限,沿山脉达铜锣峡,北渡长江经江北县大坪起,至黄桷沟抵嘉陵江东岸止。巴县划入重庆市的范围为68.125平方公里;江北县划入重庆市的范围为63.125平方公里,重庆市的辖区共计131.25平方公里。这次划界因江北县和巴县士绅的反对而未能实行。

民国21年(1932年)冬,第21军再次召集重庆市与巴县、江北县有关方面会议,共同勘界,至民国22年(1933年)始确定重庆市辖区。其范围自红岩嘴起,经姚公场(浮图关)至化龙桥、小阳洞至长江边;越江自千金岩沟起,经南城坪(南坪)、海棠溪、弹子石至苦竹林长江边;江北自溉澜溪同德庙起,经江北城外刘家台、黄家垭口至香国寺以西的嘉陵江边止。从巴县划入的地区包括巴县县城(即原重庆府城、今重庆市渝中区)、两路口、姚公场、南城坪(南坪)、海棠溪、弹子石;从江北县划入的地区有江北城及附近刘家台、廖家台、简家台和溉澜溪、香国寺两码头。巴县划入市区的面积为43平方公里,江北县划入市区的面积为3.75平方公里,重庆市辖区总面积46.75平方公里。

战时陪都:特殊时期的急剧扩张

民国26年(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民政府西迁重庆。民国29年(1940年)9月6日,国民政府宣布重庆市为中华民国陪都。重庆市政府与四川省政府正式办理省市划界事宜,划定重庆市与四川省的边界。计巴县划归重庆市的有龙隐、新丰、高店、石桥、崇文、大兴6乡;江北县划归重庆市的有回龙、石马2乡及恒兴、石坪、龙溪3乡各一部分。

民国30年(1941年)2月,巴县划入的新丰、高店两乡建为第十三区;龙隐乡先设沙磁区临时办事处,此时建为第十四区;划入的崇文、大兴两乡建为第十五区;划入的石桥乡先于民国28年(1939年)12月建为石桥直辖镇,民国31年(1942年)2月改建为第十七区;江北县划入的龙溪乡一部分(香国寺、猫儿石、陈家馆等地)和石马乡并入第十区;划入的回龙乡及恒兴、石坪两乡各一部建为第十六区。17个区的辖区范围如下:

第一区辖龙王庙、太华楼、马王庙、镇江寺一带;

第二区辖桂花街、大阳沟、蹇家桥、北坛庙一带;

第三区辖段牌坊、东华观、东昇楼、王爷庙一带;

第四区辖观音岩、骡马店、安乐洞一带;

第五区辖石板坡、金马寺、菜园坝、宝善寺一带;

第六区辖张家花园、大溪沟、曾家岩一带;

第七区辖上清寺、两路口、中山二路一带;

第八区辖化龙桥、复兴关、李子坝、黄沙溪一带;

第九区辖米亭子、木关街、四方井、体仁堂、三洞桥、五里店一带;

第十区辖香国寺、刘家台、陈家馆、猫儿石、石马河一带;

第十一区辖龙门浩、玄坛庙、弹子石、窍角沱一带;

第十二区辖海棠溪、南坪场、铜元局一带;

第十三区辖歌乐山、高店子、山洞、新桥、上桥一带;

第十四区辖磁器口、金沙街、童家桥、沙坪坝、小龙坎、红槽房一带;

第十五区辖黄桷垭、大兴场、清水溪一带;

第十六区辖寸滩、溉澜溪、唐家沱一带;

第十七区辖石桥铺、歇台子、鹤皋岩、九龙铺一带。

加上以朝天门、千厮门、香国寺、弹子石、海棠溪、黄沙溪、磁器口等码头水上居民为主建立的水上区,重庆市共辖18区。

民国33年(1944年)9月,第十一区的弹子石、窍角沱、鸡冠石地区分建为第十八区。民国35年(1946年),重庆市水上区撤并,其所属基层保甲组织改隶附近陆上区,重庆市仍辖18区。同年,江北县的龙溪乡一部(观音桥地区)划入重庆市第十区。

民国31年(1942年),重庆市辖区范围东至大兴场,北至石马河嘉陵江边的堆金石,西至歌乐山,南到马王场和川黔公路二塘以北。民国33年(1944年)1月,市工务局测定市区面积为294.3平方公里;1946年观音桥地区划入后,面积约300平方公里。

建国初期:频繁调整中探索发展路径

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1950年1月,北碚管理局划归重庆市,改称北碚行政管理处;4月,改建为重庆市第八区,区人民政府驻北碚庙嘴。同时,对旧有各区的行政区划作了大幅度调整,撤销小区,建立区级政权。至5月,建区工作基本结束,重庆市辖8个区。各区驻地及所辖范围如下:

第一区,区人民政府驻和平路,辖原第一至第七区区公所所辖范围;

第二区,区人民政府驻香国寺任家花园,辖原第九、第十两区区公所所辖范围;

第三区,区人民政府驻沙坪坝,辖原第十三区、第十四区区公所所辖范围;

第四区,区人民政府驻大坪,辖原第八、第十七区区公所所辖范围;

第五区,区人民政府驻海棠溪(次年迁罗家坝),辖原第十一、第十五区区公所所辖范围的一部分和原第十二区区公所所辖范围;

第六区,区人民政府驻弹子石,辖原第十一、第十五区区公所所辖范围的一部分和原第十八区区公所所辖范围;

第七区,区人民政府驻寸滩,辖原第十六区区公所所辖范围;

第八区,区人民政府驻北碚庙嘴,辖朝阳、黄桷、澄江3镇和金刚、龙凤、白庙、文星、二岩5乡,但仍保留北碚行政管理处名称。

1950年,重庆市辖区面积为459平方公里。

1951年1月,第八区改隶川东行署区,称川东行署区北碚行政管理处,7月建为北碚市;3月,江北县的唐家沱一部分和郭家沱地区划入重庆市,分别隶属于第七、第六区。同年,巴县划归重庆市管辖,重庆市辖7区1县。

1952年9月,江津专区的江北县、綦江县和涪陵专区的长寿县划归重庆市。10月,重庆市各区的行政区划再次作较大调整,调整后重庆市辖5区、4县

第一区,区人民政府驻和平路,辖原第一区范围加原第四区的李子坝、遗爱祠、黄沙溪;

第二区,区人民政府驻香国寺任家花园,辖原第二、第七区(包括唐家沱)加上江北县划归重庆市的人和、龙溪、大石3乡;

第三区,区人民政府驻沙坪坝,辖原第三区加上原第四区大坪、化龙桥、石桥铺等地;

第四区,区人民政府驻李家沱,辖原第四区杨家坪、鹤皋岩、九龙坡等地和由巴县划入的屏都镇(李家沱、马王坪、土桥)、南泉管理局、鱼洞镇(鱼洞溪、道角、小坝、大窝)、马王乡、人和镇等地;

第五区,区人民政府驻龙门上浩新码头,辖原第五、第六区(包括郭家沱)及巴县划入的文峰乡;

巴县,县人民政府暂驻第四区南泉管理局,除部分地区划归市区外设12个区;

江北县,县人民政府驻水土镇,辖1直属镇、13个区;

綦江县,县人民政府驻綦江县城关区,辖12个区;

长寿县,县人民政府驻长寿县第三区,辖10个区。

1952年9月,川东行署区撤销;1953年1月,北碚市复隶属重庆市,改设为重庆市第六区。

1953年,巴县、江北县、綦江县改属江津专区,长寿县改属涪陵专区,重庆市辖6区。

1953年4月,第六区青木、关口、凤凰、兴隆4乡划归巴县;5月,第二区的大石、人和、龙溪3乡划归江北县;第四区的鱼洞镇(鱼洞溪、小坝、大窝等地)划归巴县。重庆市辖区面积约900平方公里。

工业立市:

三线建设塑造制造重镇

1955年6月,江北县石家乡、土主、桥亭、大田3乡各一部划归重庆市北碚区。8月,以四川省綦江县、南川县和贵州省桐梓县3县所属26乡1镇建立重庆市南桐矿区。重庆市辖7区,辖区面积约1496平方公里。

1959年1月,江津专区的巴县、綦江县和涪陵专区的长寿县正式划归重庆市。重庆市辖7区3县,辖区面积约7692平方公里。

1975年3月,江津地区大足县双路公社及原通桥、土桥两公社各一部划出,成立重庆市双桥区。重庆市辖9区3县。

1976年1月,江津地区江北县划归重庆市。重庆市辖9区4县,辖区面积约9848.43平方公里。

计划单列与直辖:

改革开放引领体制创新

1983年,重庆迎来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节点——成为全国第一个进行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的大城市,也是享有省级经济管理权限的计划单列市。

1983年2月,永川地区撤销,永川地区原辖的永川县、江津县、合川县、铜梁县、璧山县、大足县、荣昌县、潼南县并入重庆市。重庆市辖9区12县,辖区面积23113.95平方公里。

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决定,将原属四川省的重庆市、万县市、涪陵市、黔江地区合并,设立重庆直辖市。同年6月18日,重庆直辖市正式挂牌。

直辖后,重庆的面积由之前的2.3万平方公里扩大到8.24万平方公里,成为我国行政区域最大、人口最多的直辖市。

这一调整使重庆成为一个具有省级架构的城市群,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

直辖初期,重庆对行政区划进行了系列调整:

1994年12月,撤销巴县建立巴南区。

1992年,撤销永川县、江津县、合川县,设立县级市。

随后多年间,重庆多个县级市和县陆续改为区,如长寿县于2001年改设长寿区,綦江县于2011年改设綦江区。

国家战略:新时代赋予新使命

2010年6月,国家级开发区“两江新区”正式挂牌成立,这是我国第三个、内陆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提出了“两点”定位、“两地”目标和“四个扎实”的要求。

2017年,重庆正式成为五大“国家中心城市” ,被赋予更大的责任。

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首次提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庆被赋予更大的使命。

2025年11月7日,重庆市进行了重大的行政区划调整:撤销江北区、渝北区,设立两江新区,管辖原江北区、原渝北区(不含大湾镇、统景镇、大盛镇、兴隆镇、茨竹镇)和北碚区的水土街道、复兴街道、蔡家岗街道、施家梁镇、童家溪镇的行政区域;将与北碚区国土空间定位趋同的原渝北区大湾镇、统景镇、大盛镇、兴隆镇、茨竹镇5镇划归北碚区管辖。

调整后,两江新区面积约1360平方公里、人口约352万,成为重庆中心城区核心增长引擎。北碚区面积增至约1100 平方公里,定位为重庆中心城区“生态花园”、生态屏障。

经过本次调整,重庆市辖25个区、8个县、4个自治县,在新时代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资料来源:重庆市志-第一卷、中国城市规划网、重庆市政府网、人民网

图片来源:两江新区

【本平台刊发的信息仅为阅读、传递重庆地域文化之用,转载文稿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刊发平台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或整改。】

征稿启事

征稿文章以弘扬传统文化、宣传市情地情、展示地域风貌、讲述重庆故事为主。

文章字数以1000-3000字为宜,最好配相关图片。文章注明作者姓名、单位、联系电话、通讯地址等以便联系。投稿邮箱:cqzbtg@qq.com。

【特别说明】

本次征稿活动旨在公益性的文化传播,目前不提供稿酬。然而,一旦您的作品被选中,将会:

✦ 在公众号、头条号等平台署名进行推广;

✦ 对于优秀作品,我们还将推荐至重庆地方志相关出版物或官方平台进行转载。

投稿即表示您授权本公众号对稿件进行非商业性的编辑和传播,原版权仍归作者所有。

我们期待您以文字为笔,共同勾勒重庆的千年文脉。每一份来稿,都是传承巴渝文化的重要拼图!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1

标签:历史   重庆   区划   新区   战略   重庆市   巴县   江北   江津   北碚   綦江县   寿县   民国   人民政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