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热潮下的香港:当"藏金于民"遇上"落袋为安"

这几日的香港街头,金铺比茶餐厅还要热闹,伦敦金价冲破每盎司2400美元历史高位的消息传来,香港的饰金价格也应声涨至每两2.3万港元,较年初跳升近15%,走在弥敦道上,周大福、周生生等老字号金行里人头攒动,不过这次不是来"扫货",而是排队"放货"的市民。

"早些年买的金条,现在翻了个跟头,"在物流行业打拼二十年的陈师傅捧着100克金条,笑得见牙不见眼,像他这样的"藏金族"不在少数——香港家庭历来有"积谷防饥"的传统,黄金更是代代相传的"压箱底",如今金价节节攀升,不少街坊选择"见好就收",将沉睡多年的金饰金条变现。

旺角利昌金铺的林老板忙得脚不沾地:"昨天收了一条龙凤镯,阿婆说是媳妇当年送的,存了三十年舍不得戴,现在要给孙子凑留学基金,"柜台前,既有拿着祖传金器的银发族,也有拎着投资金条的上班族,甚至还有年轻人带着时兴的"网红金豆"来套现,金铺老师傅们验金的"火熔法"看得人眼花缭乱,电子秤上的数字每跳一下,就引来一阵低声惊叹。

不过在这波"淘金热"里,也藏着些门道,深水埗的珠宝鉴定师阿强提醒街坊:"金铺回收价通常比市价低一成,就像当铺收名表,总要留些水位,"他见过有人急着变现吃了暗亏,"有位太太拿民国时期的足金首饰去卖,对方按普通金价收,后来发现是古董,差价够买层楼首期",消费者委员会也挂出温馨提示:卖金要"货比三家",更要留好当初的"出世纸"(购买凭证)。

金银业贸易场的张理事望着电子屏上跳动的数字分析:"现在国际局势像煮开的粥,金价自然水涨船高,"但他话锋一转,"市场没有永远向上的电梯,04年、13年都出现过金价'跳水',不少追高的投资者'坐艇'(套牢)好几年,"这番话说得在场老金客们频频点头——他们记得2013年那场"抢金潮",内地大妈们横扫香港金铺,结果金价转头下跌三成的往事。

夜幕降临,尖沙咀的霓虹灯映在匆匆行人手中的金器上,茶餐厅里,刚卖掉结婚金戒的年轻夫妇盘算着用这笔钱给孩子报兴趣班,当铺门口,穿着睡衣的阿姨攥着刚变现的钞票赶最后一班巴士回家,这轮黄金热潮里,有人看到财务自由的契机,有人抓住改善生活的稻草,而更多香港人依然秉持着"细水长流"的智慧——正如上环老金匠陈伯边擦拭柜台边说:"黄金再好也不过是块金属,人才是活的宝贝。"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9

标签:金器   上环   香港   尖沙咀   黄金   金条   金价   当铺   街坊   热潮   柜台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