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企业当成自动提款机的人不在少数,作为上海第三富豪家族的他们,父亲和儿媳齐上阵,前前后后套现了121亿元。
互联网券商龙头东方财富的实控人其实,其家族在公司业绩向好、股价稳定的情况下,上演了一场“精准提款”。
父亲沈友根彻底清仓,妻子陆丽丽大幅减持,两人累计套现足足121亿。

有意思的是,一边是家族成员忙着“落袋为安”,一边是其实本人15年一股未卖,死死守住东方财富这个大本营。
这一提一守的反差背后,藏着上海第三富豪家族对财富风险的清醒认知,也揭开了顶级资本玩家的布局逻辑。
其实家族的121亿套现,不是一次突击操作,而是分三次、跨度五年的系统性计划。
每一次提款的方式、规模都经过精心计算,既拿到了真金白银,又没给市场造成大的波动,堪称“教科书级”的减持操作。

最早的一次提款要追溯到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当时沈友根没选择复杂的交易方式,而是用最低调的二级市场集中竞价,把减持拆成了15次慢慢卖。
五个月里,他陆续卖掉1.07亿股,累计拿到28.8亿。
这种“细水长流”的卖法很聪明,因为要是一次性抛完上亿股,股价很可能被砸跌,反而卖不上价,分15次卖,既避开了短期抛压,又悄悄完成了第一笔财富转移。

到了2025年7月,沈友根的提款方式变了,这次他选择了“询价转让”,以21.66元/股的价格卖掉1.59亿股,一下子套现34.4亿。
最受关注的是2025年10月的第三次提款,这次沈友根不再单独行动,而是和儿媳陆丽丽一起,通过询价转让卖掉了2.378亿股,占东方财富总股本的1.5%。
按24.4元/股的价格算,两人直接拿到58亿,这次接盘的机构更豪华,足足又16家,连阿布扎比投资局、摩根士丹利这样的国际资本都在列。

交易完成后,沈友根彻底清仓,手里再没东方财富的股份,陆丽丽的持股也只剩1%,照这个节奏,未来清仓离场也不是没可能。
把这三次交易加起来,沈友根和陆丽丽从东方财富提走的钱刚好121亿。
要知道,东方财富总股本有158亿股,每次减持比例看似不高,但架不住盘子大,每次都是上亿股的规模。
这也解释了为啥每次都要找多家机构接盘,毕竟58亿、34亿的资金体量,没几家机构能单独扛下来。

121亿不是小数目,要是全放在东方财富里,相当于把所有鸡蛋都装在一个篮子里。
其实家族显然没这么做,他们早把钱挪到了别的篮子里,而操刀这件事的核心人物,是其实的妻子陆丽丽。
很多人知道陆丽丽是东方财富的老板娘,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她从没在东方财富担任过任何职务,反而以独立投资人的身份在外面闯。
网络百科里介绍她,先写中国投资人,再提东方财富实控人之妻,工商信息显示,除了东方财富的股份,她还投资了8家企业,覆盖文娱、科技等多个领域,单从这些细节就能看出,她不是依附于家族的花瓶,而是有自己投资逻辑的老玩家。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一次投资,是2023年接盘万达电影。
当时王健林为了还债,急着卖掉万达电影的股份,陆丽丽直接出手21.73亿,拿下了8.26%的股权,成了万达电影的第二大股东。
事实也证明,这笔投资不仅让她的财富多了一个支点,还帮她在文娱领域站稳了脚跟。
除了万达电影,陆丽丽的投资还瞄准了更前沿的赛道,她的投资风格很低调,不搞高调的并购,而是悄悄布局有潜力的初创公司。

这种“闷声赚大钱”的方式,和她在东方财富家族里的角色形成了互补,其实守着券商主业,她则去开拓新的财富增长点。
家族成员忙着分鸡蛋,但其实本人却始终没动过手里的东方财富股份。
从2009年公司上市到2025年,15年里他一股没卖,现在手里握着30.6亿股,按当前26元/股的股价算,这部分股份市值足足800亿。
他为啥这么死磕东方财富?这得从他从沈军到其实的人生故事说起。
其实的原名叫沈军,1970年出生在上海,本科读的是上海交大的材料工程专业,和金融八竿子打不着。

但他的金融天赋,早在大二就显现出来了,当时他开始炒股,大学四年的学费、生活费,全是从股市里赚来的。
因为把太多精力放在研究股票上,毕业时他干脆放弃了本专业的工作分配,一门心思要进金融圈。
最开始,他去一家期货公司应聘研究员,面试官拿着他的材料工程简历,满脸不屑地问:“你知道啥叫期货吗?”
结果其实一开口,就把期货的交易逻辑、市场走势、风险点分析得头头是道,当场把面试官说懵了,没聊几句,面试官就拍板录取了他。

那段时间他每天泡在图书馆里看期货资料,连吃饭的时候都在琢磨行情,能通过面试,靠的不是运气,是真功夫。
在期货公司做研究员时,他需要经常在报刊上发表分析文章。
为了方便记忆,也为了贴合“期货市场”的行业属性,他取了期市的谐音“其实”当笔名。
没想到他的文章写得特别好,逻辑清晰、观点独到,很快在业内传开了。
熟人见面不叫他沈军,直接喊“其实”,跟新客户打交道,他主动说“我叫其实”。
时间一长,大家都忘了他的本名,他索性去派出所把名字改成了“其实”,从名字开始,他就和金融绑在了一起。
2003年疫情来了之后,很多线下生意搬到线上,其实也从中看到了机会。

之前他开过线下股票培训学校,受众有限,疫情后他干脆把培训搬到了线上,到了2004年,东方财富网正式上线,从最开始的财经资讯网站,一步步做成了现在国内最大的民营互联网券商。
可以说,东方财富就像他的孩子,是他花了20多年心血做起来的,这也是他15年不卖股的核心原因,对他来说,这不是单纯的股票,是自己一辈子的事业。
现在,在2025年胡润全球富豪榜上,其实家族的财富总量排在上海第三,仅次于拼多多的黄峥、东方希望的刘永行父子。

要是按籍贯算,他更是实打实的上海首富,黄峥是浙江杭州人,刘永行父子是四川新津人,只有他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
这份财富里,有家族套现的121亿,更有他手里800亿的东方财富股份,一动一静,撑起了整个家族的财富底盘。
可能有人会疑惑,实控人家族频繁套现,为啥机构还愿意接盘?股价还能稳住?
答案很简单,东方财富的业绩够硬,给了市场足够的信心。
要是公司盈利不行,别说套现121亿,股价早崩了,正因为公司能赚钱,机构才敢放心接盘,市场也不慌。

看2025年半年报就知道,东方财富的赚钱能力有多强。
上半年公司总营收68.6亿,其中证券业务收入就占了52.8亿,比例高达77%,而证券业务里,佣金和手续费收入又占了38.5亿,相当于总营收的56%。
说白了,虽然东方财富自称是“连接人与财富的互联网平台”,业务涵盖基金、期货、第三方支付,但最赚钱的还是券商的老本行,大家炒股交的手续费和佣金。

除了营收,利润也很亮眼,2025年上半年,东方财富净利润55.67亿,同比增长37%,总资产突破3552亿,规模还在扩大。
更关键的是,机构对它的信心很足,1058只基金合计持股23.22亿股,创历史新高,中央汇金、陆股通这些长期资金也在持续加仓。
其实家族的这波操作,说复杂也复杂,涉及百亿资金、多家机构和跨领域投资,说简单也简单,就是趁着公司业绩好、市场行情稳,把一部分“纸上富贵”变成实在的钱,再投到别的地方。
对其实来说,他守着东方财富,是守住自己的事业,对沈友根和陆丽丽来说,套现和投资,是给家族财富上保险。

在A股摸爬滚打30多年,其实见过太多股市的大起大落,今天涨得再高,明天也可能跌下来,手里的股份市值再大,没卖出去之前都是“虚的”。
只有落袋为安的钱,才是真的钱。
就像农民种地,丰收的时候多存点粮食,再把种子分到不同的田里,既能应对可能的天灾,也能为下一季留好后路。
其实家族现在做的,不过是用更专业的方式,给自家的财富多留了几条后路而已。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吗?
参考资料:

更新时间:2025-10-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