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8岁自闭症男童在云南大理参加夏令营走失一事,引发社会关注。截至目前,当地多部门联合开展搜救,部分有户外经验者自发作为志愿者参与其中。
据大理市“8·9”搜救工作组此前通报,男童走失地附近区域沟壑交错、植被茂密,截至8月10日16时40分,已累计投入救援力量300余人次,搜救犬2头、无人机4架、热成像仪5部。目前,参与救援人数不断增加,搜索范围进一步扩大,在男童走失地及周围地带6个区域,全力开展搜救工作。
8月12日下午,男童父亲王先生告诉九派新闻,孩子已走失三天,目前还没找到,暂未出现有效线索。他还向记者证实了孩子身上携带有Tag定位器一事,呼吁持有苹果手机的大理市民打开蓝牙,一旦孩子路过周围,定位器便会被激活。
搜救工作紧锣密鼓推进的同时,围绕涉事机构的质疑声音未曾中断,该机构是否具备资质、从业者是否经过专业培训、有无事先做好应急预案等成为关注焦点。九派新闻采访了两家自闭症儿童康复服务机构的创始人,他们基于从业经历与观察,指出该事件值得人们思考之处。
“大米和小米”的创始人姜英爽认为,机构从业者要带孩子去户外,前提是具备多元化的能力,以应对复杂的户外场景;她同时提醒家长,面对提倡非主流教育框架的机构,需仔细甄别。此外,她也强调常规生活场景对自闭症儿童行为训练的重要性,相比千里迢迢到异地、脱离熟悉的环境,“就近干预和生活干预才是核心”。
【1】事发与搜救
8月9日晚,多名云南网友在社交平台转发一则寻人启事称,一名男孩于当天上午11时40分在大理狮子山防火站附近走失,“患有自闭症,语言交流可能存在困难”。
次日,大理市委宣传部发布情况通报:8月9日13时43分许,大理市公安局接到报警求助:一名8岁男童在大理市大理镇阳和茶厂附近走失。大理市立即组织多方力量,到走失地附近开展搜救。
情况通报。图/大理市委宣传部社交账号
九派新闻了解到,当前在苍山开展搜救的多支救援力量包括当地公安、消防救援等部门,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理市苍山分局,大理蓝天、大理山地专业救援队伍,以及有户外经验的民间志愿者等。
8月12日,参加搜救的一名志愿者介绍,现在的搜救人员中,当地部门约有100多人,志愿者每天有200人,在疑似孩子活动的区域进行拉网式搜索,暂未有任何进展,“今天下雨也给救援增加了难度”。
据澎湃新闻同日报道,一名救援人员称,“深山里草木茂密,再加上气温偏低,眼下又正赶上下雨,热成像设备发挥的作用有限。”其表示,目前参与搜救人员较多,现场气味复杂,再加上雨水冲刷,连搜救犬也难以施展本领。他们正对重点区域内的深沟、悬崖等危险地段开展搜索。
12日下午,走失男童的父亲告诉九派新闻,目前还没找到,暂未出现有效线索。各方组织力量展开救援,包括附近村民在内,对整座山进行地毯式搜索。“现场搜查好几遍,我和妻子也去山上跟着找了好几遍”。
他还指出,山里信号较弱,许多志愿者进山后通讯受阻,给救援增添了难度,希望政府能在附近安装基站。
记者注意到,有网友在社交平台扩散一则消息称,孩子身上携带有Tag定位器,呼吁使用苹果手机的大理市民,“请立刻打开蓝牙,一旦孩子路过您的周围,孩子的最新定位便会被激活。”男孩父亲向九派新闻证实了此事。
网友发帖。图/社交平台截图
在参与搜救的志愿者王先生看来,Tag定位器是一条重要线索,他也一直推进该消息扩散。王先生向九派新闻介绍,该定位器是一个蓝牙模块,只要附近的苹果手机开启了蓝牙模式,定位器会主动与蓝牙设备建立连接,其位置会被实时上传到云端。“生产厂家在后台能看到定位器的位置,绑定的用户(孩子父母)也能在APP看到位置。”
王先生称,在与救援人员沟通的过程中,夏令营的带队老师多次确认,Tag定位器在孩子背包中,不存在丢失的可能性。该定位器的绑定软件记录了孩子最近一次的位置——8月8日上午11点多,在洱海边。搜救人员导航到该位置,经过排查,未发现掉落的Tag定位器。
“目前,定位器没有任何实时的位置更新,当它状态没有变化时,技术人员是无法判断有什么故障的。”王先生还提到一个技术细节:一部苹果手机的蓝牙模式,有可能触发孩子携带的Tag定位器,但信号未必强烈,如果多部手机同时打开蓝牙,定位器会立刻被触发。
他告诉九派新闻,当前Tag定位器生产厂家的技术人员已经建立了一个24小时追踪群,实时关注定位器的位置变动。同时,他呼吁有苹果手机的大理市民打开蓝牙,为孩子的位置锁定提供帮助。
【2】涉事机构已接受有关部门调查
男孩走失一事,引发了不同观点的讨论。多数人为此感到揪心,也有人不理解家长的行为,质疑涉事机构的从业资质。
谈及为何将孩子送入夏令营,男孩父亲对九派新闻称,目前不想回应,暂时不会追究机构责任,“还没到追究的时候,现在谈心情没有啥用,最重要的是把孩子找到。”
据自闭症儿童康复服务机构“大米和小米”社交账号此前发文,8月11日下午,男孩父母首次公开发声,讲述了孩子的情况。走失的男孩是家里唯一的孩子,两三岁时确诊自闭症,之后在北京尝试过多家机构干预,每月花费高昂。
孩子平日在一家特殊幼儿园上学,只有简单的社交语言,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穿衣吃饭需要家长的辅助,跟随能力也很差。“之前在小区滑轮滑时候也走丢过,走到大马路上去了,找了很久才找到。”
男孩的母亲称,听说“明日之光”机构能用自然疗愈法治自闭症,就让姥姥暑假带着孩子到大理,“希望他能在自然环境下好好干预,没想到……”
“孩子妈妈早上过来时,眼睛都是肿的,前两天哭到崩溃,但还要安慰老人,提供各种线索给搜救团队,姥姥身体也不大好,老人这次打击太大了。”一名志愿者说。
关于涉事机构“明日之光”,九派新闻检索发现,其公众号当前已注销。不过,该机构创办者的个人公众号尚存续。约一个月前,其发文介绍,“明日之光个案定制”课程体系分为三部分,自然户外、生活社交与室内课程。其中“自然户外”指大理自然环境下的户外运动路线,老师以专业体育老师和退伍军人为主,“为保障安全,老师配比接近1:1”,该文宣称。
涉事机构账号已自主注销。图/公众号截图
今年4月,该机构创立者在其个人公众号发布一篇关于收费标准的文章称,“学堂将继续保持最多十几个孩子的规模,一个孩子收一万多,依然真正非盈利”。今年2月,其发文介绍一套思维模型,并称“这是解决自闭问题的唯一正确方向”,其中提到所谓的“黑盒效应”与“混沌理论”。
涉事机构创立者发文介绍思维模型。图/公众号截图
更早些时候,该账号曾发布题为《解决自闭问题的另一种选择:男老师配比》的文章,声称鉴于家庭中父亲角色缺失的问题,“男老师的配比,至少要达到一半”。
8月11日,九派新闻以家长名义致电,涉事机构工作人员表示,最近不再接收儿童入营,“我们这里有点事”,说完随即挂断。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参与此次夏令营活动的共有7名儿童,“均为自闭症儿童”,同行配有4名老师跟随。该团为“独立团”,只有老师和孩子参与,家长不随团。事发后,团内其余孩子已被家长接走,涉事机构已接受有关部门调查。
【3】户外场景考验多元化能力,“就近干预和生活干预才是核心”
“在设计所有的儿童活动时,首先应遵循的原则是,保证安全。”国内规模较大的自闭症康复机构“大米和小米”创始人姜英爽在接受九派新闻采访时指出,家长带孩子外出或者交给他人去监护,首先要考虑安全,其次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考虑其需要怎样的师资和支持力量。
她平日里主要接触2到10岁的孩子,其中多数是社交沟通障碍。“相比一般的自然发育儿童,有沟通和社交障碍的孩子,他们的沟通能力、听指令的能力、抗风险的能力都更差。”
此次事件涉及的野外活动,对8岁的自闭症儿童究竟有没有意义?姜英爽对此存疑。在她看来,10岁以下的孩子,都不适宜脱离家长的监护,去参与所谓的“独立营”或者“野外求生夏令营”。对这些孩子而言,即使在室内,要达到有效的干预,都需要至少1: 2的师资配比,即一名老师教两名孩子,“更何况在户外”。
“我觉得要经过10条以上的相关能力培训,才能有胆量去踏上这次户外之旅。”姜英爽认为,相关机构从业者要带孩子到户外,前提是具备多元化的能力,以应对复杂的户外场景。包括照看特殊需要的孩子、熟悉当地情况、通信设备和监控设备齐全、掌握应对意外的救援和支持方案等。(注:“特殊需要的孩子”通常指因生理、心理、认知或发展等方面存在差异的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需要额外支持。)
走失一事发生后,她还关注到这背后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其称,近年来,丽江和大理聚集了一大批教学方式不同于主流教育框架的从业者,从原本做普通孩子的夏令营,转行做面向特殊需要孩子的服务机构。
“面对任何非主流的东西,都需要家长睁大眼睛仔细甄别。”姜英爽直言,对于像自闭症这样的特殊需要孩子,发育相对迟缓,更加依赖父母所做的判断和决定。“有时候,家长的认知决定了孩子的安全线。”她建议有意选择机构的家长,要看口碑、是否有循证研究支持其疗法,以及从业者设计和支持个案的能力。
她同时强调,相比千里迢迢到陌生环境,就近干预和生活干预才是核心,即在常规生活场景中开展行为训练。“像普通孩子一样,在家庭和社区里进行生活和学习,大部分孩子都是这样康复的。”
不同于姜英爽所在机构服务的小龄孩子,陈俊杰发起的郑州市苗雨田心智障碍者服务中心,主要面向15岁以上的心智障碍青少年提供日间照料服务,也会开展政策倡导、公益活动等。
作为一名大龄孤独症孩子的父亲,四年前,他联合家长、特教老师、公益人士成立了这家民办非营利机构。他所接触的孩子,除孤独症以外,也有智力障碍者,因此统称为“心智障碍”。接受九派新闻采访时,他更倾向于使用“孤独症”而非“自闭症”一词称呼相应儿童,以免引起误解。
陈俊杰介绍,不同于部分小龄服务机构以一对一课程或小组课为主,大龄服务也有集体课程,但更多侧重于生活自理训练和社会实践,以培养孩子生活的自主性。“对大龄孩子来说,不完全是康复(健康复原)的概念,我们更多是提供一种支持,帮助其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自主生活能力。”
提到近日的男孩走失事件,陈俊杰认为,孤独症孩子当然是可以爬山的,只是需要陪同人员做好应急预案,提供足够的支持,及时发现特殊情况,预防安全风险。他进一步指出,其机构每次组织孩子出行前,都会做保障和应急预案,包括配备专业且充足的人手、提前给孩子做应急培训等。为避免走失,还会给孩子佩戴定位手表、定位器,衣服上印字,穿统一的服装。
结合近年来发生在国内心智障碍托养机构的几起新闻事件来看,他认为,很多跟人手不足有一定关系,人手不足的原因在于成本控制,这实际上是种恶性循环。“以大龄服务机构为例, 其经费的可能来源一是学生家长付费,二是政策补贴,三是社会募捐。但是三种经费来源往往都不那么容易。费用不足时,有些机构就缩减人手,降低服务品质,这时就埋下了安全隐患。”
走失事件一出,公众关注到自闭症儿童康复需求的同时,还对相关民办机构从业规范性进行了审视。有网友建议,为避免类似事件再发生,“大理文旅和教育部门应重视,并全面检查整顿相关(游学研学)机构”。
网友评论。图/社交平台截图
大理白族自治州教育体育局工作人员表示,在教育系统注册的机构,多是民办教育机构,如跳舞、唱歌、书法培训等,有些机构注册在民政部门,可能需要民政部门牵头处理,还有些机构甚至未做登记。
此次涉事机构是否曾在教育系统注册?该工作人员称,尚不清楚,不过已关注到此事,将向领导汇报,并积极探讨。围绕公众反映的游学研学机构问题,“将进行相关调研和检查,自查自检,让类似活动更加规范,加强民办教育机构的管理。如涉及社会团体,需要多部门联合开展工作”。
九派新闻记者 胡冰月 陶梓童
编辑 肖洁 任卓
【来源:九派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更新时间:2025-08-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