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关税砸向中国?特朗普换了打法,欧盟打头阵,他坐收渔翁之利

这次,特朗普没急着挥拳。就在当地时间9月9日,特朗普在跟欧盟官员通话时要求欧盟对中国征收100%的关税。

他想的是:你欧盟先上,我在后头看戏。说好听点,这是“协调施压”;说白了,就是离间计。

100%的“二级关税”大棒高高举起,目标锁定中国,欧盟打头阵,美国却想坐收渔翁之利。但这算盘真能打响?还是说,一不小心,砸了自己的脚?

让欧盟先当出头鸟

特朗普这次学乖了,不再像以前那样自己冲在最前面挥舞关税大棒。他给这场新玩法起了个高大上的名字叫“二级关税”,听起来像是什么精密的战略武器,说白了就是想让欧盟当枪使,逼着中国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

9月9日的通话里,他把话挑得明明白白:要么欧盟动手,要么大家一起看着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赚钱”。这如意算盘打得噼啪响,却没想想这算盘珠子可能先砸到自己脚上。​

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了1.0847亿吨石油,总值超过624亿美元。这些原油就像工业的血液,顺着管道和油轮源源不断注入中国的工厂、汽车和千家万户。

如果特朗普的计划得逞,这条供应链突然断裂,全球原油市场就会像被扎破的气球——2025年头两个月,俄罗斯对华石油出口已经同比减少12.6%,国际油价已经开始躁动不安。《金融时报》早就警告过,这种做法无异于火上浇油,最后烧到的只会是美欧自己的通胀数据。

美国的石油商们已经急得跳脚。彭博社的数据显示,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原油数量从去年6月的峰值2900万桶,骤降到今年3月的约300万桶。

伍德麦肯兹咨询公司的报告直言,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正在把美国石油生产商赶出“最具吸引力的出口市场”,页岩油行业面临着自2020年疫情以来最严重的危机。就像以色列封锁加沙导致当地物资匮乏一样,这种人为制造的能源贸易壁垒,最终只会让供应链变得更加脆弱,谁也别想独善其身。​

更讽刺的是特朗普一边逼着别人切断俄油进口,一边自己却在悄悄给美国能源商开后门。今年4月,他暂停所谓的“对等关税”90天,免除了部分能源进口关税。这种双重标准让欧盟官员们心里五味杂陈——凭什么好处你占,风险我担?可特朗普似乎没心思算这笔账,他满脑子都是怎么让欧盟先迈出那步险棋。​

欧盟的左右为难​

布鲁塞尔的会议室里,欧盟官员们对着摊开的贸易数据愁眉不展。海关总署的统计显示,2025年一季度欧盟对华进出口总值达12965.2亿元人民币,其中德国就有3331.5亿元。

这些数字背后是德国汽车厂里依赖中国零部件的生产线,是法国化工厂里来自中国的原材料,是无数欧洲家庭餐桌上的中国制造。德国工业联合会早就放话:100%的关税相当于“给欧盟制造业判了死刑”,这话绝非危言耸听。​

印度的遭遇像一面镜子,让欧盟看得心惊肉跳。美国已经对印度加征了50%的关税,这明摆着是杀鸡儆猴:“不听话就给你颜色看”。欧盟各国心里都清楚,今天是印度,明天可能就是自己。

德国总理办公室的幕僚们算了笔账:如果失去中国市场,德国汽车业将损失至少15%的全球销量,这意味着数十万工人可能面临失业,这种左右为难让欧盟想出了拖字诀。

他们一边跟美国虚与委蛇,说要“认真研究”,一边暗地里讨价还价,要求美国提供经济补偿,甚至暗示要降低关税税率。德国工业联合会则直接警告,如果美国坚持要欧盟打头阵,他们将联合企业界游说反对。这种明争暗斗让跨大西洋同盟出现了明显的裂痕,就像被以色列切割得支离破碎的巴勒斯坦领土,看似完整,实则早已千疮百孔。​

欧盟的犹豫不是没有道理。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德国对华出口增长7.2%,在欧盟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宝马、大众等车企在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巴斯夫、西门子等工业巨头的在华业务持续扩张。

算盘落空的结局:谁也别想全身而退​

特朗普的赌局进行得并不顺利。他原以为欧盟会像以前那样唯美国马首是瞻,却没料到这次欧洲人学聪明了。9月中旬的欧盟外长会议上,各国代表达成默契:在年底前不会对中国采取任何新的关税措施。这个消息传到华盛顿,特朗普气得摔了电话,但也无可奈何——他原本想借欧盟的手试探中国反应,现在这步棋彻底走空了。​

美国国内的反对声浪也越来越大。密歇根大学的调查显示,超过70%的美国受访者计划减少价格涨幅较大的商品开销,其中中产阶层尤为明显,这些数据像警钟一样提醒特朗普:再这么折腾下去,选票可能要出问题。​

能源行业的警告尤为刺耳。美国石油业高管们联名致信白宫,指出关税导致的钢材涨价让页岩油开采成本增加了两位数。更让他们焦虑的是,中国正在扩大在清洁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伍德麦肯兹的报告承认“美国很难赶上”。

特朗普一边取消挪威公司的海上风电项目,一边暂停“通胀削减法案”的清洁能源补贴,这种自断臂膀的操作,正在把美国能源业推向更深的危机。​

欧盟通过拖延战术暂时避免了直接冲突,但与美国的裂痕已经加深;特朗普想靠“强硬人设”捞取政治资本,却惹恼了国内的企业和选民;中国虽然面临外部压力,却在危机中加速了供应链自主可控的进程。

这场没有硝烟的贸易战还在继续,但越来越多的人已经看清:在相互依存的全球经济中,谁想坐收渔翁之利,最终只会发现,那渔翁之利不过是镜花水月,而砸出去的关税大棒,最终只会砸到自己脚上。​

参考资料:9月9日,特朗普在跟欧盟官员通话时要求欧盟对中国征收100%的关税。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2

标签:财经   渔翁之利   关税   打法   中国   欧盟   美国   德国   俄罗斯   数据   海关总署   大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