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妙
在娱乐圈里,各种各样的传闻是免不了的。
那些无伤大雅的消息,当事人也没什么精力去理会。
但有时候,迎面扑来的可能是一个“地震级别的消息”。
2023年4月,社交平台上突然传出一个“惊人的消息”:某影后私生活混乱,包养男大学生多年!
因为这个消息非常惊人,一时间在各平台上被广泛转载,
再加上微信群的迅速传播,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
虽然文章里边没有直接指名道姓,但网友根据里边的相关细节,
很快就明白里边的影后就是蒋雯丽。
两年后的9月19日,社交平台上的一则法院通告对此消息给出了结论:纯属造谣。
9月19日,北京星权律师事务所发布的一则通告,
让两年前“某影后包养男大学生”的消息重回公众视野。
而通告指出,蒋雯丽起诉造谣者,已胜诉。
二审则是维持原判。最关键的一句是:“王某某目前已公开致歉并赔偿完毕”。
对蒋雯丽来说,她起诉造谣者,并不是为了钱,
而是她一贯以来的风格。因为,她一直都是那个维权战士。
早在二十多年前,杂志和报纸还是当时的主流媒体。
有一次,家里一本《法制月刊》中的一则皮肤病广告,让蒋雯丽的母亲觉得不对劲。
蒋雯丽一看,自己的相片也在广告上。这是怎么回事?
那个时候的网络还没有现在发达,否则的话“某女星身患XX病”的消息就就满天飞了。
蒋雯丽也不甘示弱,她马上就以肖像权受到侵害为由,
把这家杂志社和登广告的某银屑病研究所一起上诉到北京海淀法院。
一审的结果,杂志社败诉了。杂志社觉得自己很冤枉,那明明是客户投放的广告。
后来,双方在北京市一中院调解下结案,蒋雯丽获赔10万元。
从2003年起诉杂志侵犯肖像权,再到2023年起诉自媒体造谣生事,
蒋雯丽一直都是那个热烈的、鲜活的国民演员。
《姥爷》是蒋雯丽的“大树”和“伞”
对蒋雯丽来说,姥爷是一个温暖的称呼,也是她在2013出版的第一部散文随笔集。
因为这本书,观众开始知晓她那不一样的童年。
用今天的话来说,蒋雯丽就是一名留守儿童。
因为她在12岁以前都是跟随姥爷在安徽蚌埠生活的。
姥爷对蒋雯丽是很宠爱的,夏天用浦扇帮她赶蚊子、扇凉风。
冬天因为屋里冷,小小的蒋雯丽不想起床穿衣服,姥爷就把棉衣在炉子上烤热再让她穿上。
平时除了上学,姥爷还带着蒋雯丽养各种花花草草,每天忙着浇花施肥。
在蒋雯丽的眼里,那些花花草草充满了生命力,让人看一眼就觉得很舒畅。
但姥爷对孩子又是有规矩的。在《姥爷》那本书里,蒋雯丽说过一件事。
有一次,蒋雯丽看到同学们戴着漂亮的头花,她也想,但是,她又怕姥爷不答应。
于是,蒋雯丽就发挥小孩子特有的聪明劲,骗姥爷说老师让交钱。
过后,姥爷就发现了真相。姥爷没有放过她,而是让她去抽屉里把自己的戒尺拿过来。
这下惨了,蒋雯丽被姥爷用戒尺打了好几下手心,也牢牢地记住了姥爷的话,“不可以撒谎”。
成为演员后,蒋雯丽在采访中说姥爷是一棵大树,
也是一把伞。这棵大树为她撑起了一片天,又会为她遮风挡雨。
而后来,她走向了很远的地方,又站上了很大的舞台……
蒋雯丽的作品很多,但最早让人察觉到她的“演员”潜力的,是《霸王别姬》里的小豆子娘。
虽然蒋雯丽在电影中的戏份不到十分钟,但当时24岁的蒋雯丽却把功课做到了家。
因为小豆子娘是一位ji女,但如何表现ji女的“与众不同呢”呢?
在一次采访中,蒋雯丽提到为演好小豆子娘,她专门拜访了一位旧时的老ji女。
经过对方指点,蒋雯丽才抓住了细节:眼神。
因为ji女的眼神是永远斜着看人的,头轻微摇晃……
影片上映后,小豆子娘这个角色,不仅让观众记住了蒋雯丽,还让她成了“演技教科书”的入选者。
原来,北京电影学院把她演的“小豆子娘”作为经典教学案例,用来讲解“如何用细节塑造角色”。
出演了小豆子娘后,蒋雯丽又碰到了不少好角色。
比如,2004年播出的《中国式离婚》里的林小枫。
剧中,那句“越想抓牢(沙子),越容易失去自我和原则”,
让“林小枫式的婚姻困境”成为那一年的社会话题。
二十年过去了,再看《中国式离婚》里展现的话题,依然不过时。
后边那些年,蒋雯丽出演了多个风格完全不同的角色。
但让她两次拿下白玉兰奖的两个角色,倒是有一个共同点:时间跨度大。
在《金婚》中,蒋雯丽要从20岁的文丽一直演到70岁,那一年她已经41岁了。
人们不禁要问:演员与角色的年龄差距,不会有影响吗?
但在《金婚》播出后,20岁的文丽一出场,
人们只看到一位任性的大小姐,却忘了演员本人已经到了不惑之年了。
当蒋雯丽凭着《金婚》中的文丽,喜夺白玉兰奖后,不少人觉得蒋雯丽的演技生涯“很圆满”了。
到2019年时,52岁的蒋雯丽又一次惊艳了时光。
这一次,她在《正阳门下小女人》中扮演的徐慧真,再次让她拿下白玉兰奖。
那一年白玉兰奖对蒋雯丽的评语中有一句很熟悉,那就是“演技教科书”。
对蒋雯丽来说,她不仅表演上做到“教科书”的级别,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时,同样做出了表率。
演员身为公众人物,确实和普通人不一样,但并不代表他们就是透明人。
网友们要多关注他们的作品,而不是为了一点流量,
就要信口编造各种段子,侵害人家的名誉权。
不然的话,因为自己随手发出来的虚假段子,和流量一起到来的就是一纸诉状了……
更新时间:2025-09-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