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孩子沟通学习时,很多父母容易陷入一个误区,认为只要给孩子讲学习的重要性,孩子就能听进去,并付诸行动。可是现实时,当孩子耳边一直被这个看似正确却很抽象的大道理“洗礼”时,他们往往变的充耳不闻,并敷衍了事。
所以,父母必须认识到,孩子的思维模式和大人是完全不同的,比起简单重复的说教,孩子或许更需要父母帮他找到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点燃学习的热情。
有机会带孩子去趟火车站,看看那些因为不舍得住花钱住酒店,而不得不大半夜或蹲或躺在火车站广场等待的人;带孩子去人才市场,观察没有学历和能力的人选择工作时,是多么被动;路过凌晨三四点的街道,看看环卫工人忙碌在各个街头,早餐店的老板为了生计,很早就在门店准备;再去中午十二点的写字楼,看进进出出的白领精英和满头大汗匆忙送餐的外卖小哥。
相信孩子看了之后会有很深的感触,父母不用多费口舌劝学,就能懂得珍惜当下,好好读书。
虽然我们信奉人人平等,职业不分高低贵贱,但是不同的选择,确实会导致不同的境遇,这就是真实的社会现状。在该学习的年纪,通过读书,拥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就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如果不愿意学习,放纵自己去玩去挥霍,那就得吃生活的苦,走打工的路。
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其行为和习惯,都会无形地影响到孩子。父母应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言行影响孩子,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这样孩子会在不知不觉中爱上学习,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
好孩子是管出来的,优秀孩子是陪出来的。为了孩子的未来,作为父母应该放下手机、球赛、电视剧等,有良好的学习意识与态度,建设学习型家庭,这样才能促进孩子的学习,使孩子爱学、乐学、善学。
只有当父母展现出对学习的热爱和尊重时,并愿意和孩子一起探索,孩子才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从而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更愿意主动探索和迎接挑战。
一位作家曾对自己的孩子说:“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
作为父母,不妨抽空和孩子聊聊人生选择权的问题。身为普通人家的孩子,父母既不是做生意的,也没有任何资源提供,怎么才能站在别人的起跑线上,给予自己更多的生活选择权,挑选自己喜欢的工作、生活,并有底气对不喜欢的事情说不?唯有通过读书学习,掌握更多的技能,才能做到。
要知道,世界上永远没有白走的路。读书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以后能自己说了算。等自己学到足够多的知识,就有能力有底气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样,不容易被生计所困,不被偏见束缚,物质和精神都能更自由。
在每个孩子的内心深处,都藏着一个或大或小的梦想。这个梦想可能是成为一位杰出的IT工程师或是成为一名技艺精湛的设计师,亦或是怀揣着一颗爱国的心,立志保护祖国的卫士。作为父母,要帮助他们埋下了一颗梦想的种子,鼓励他们通过学习勇敢地追梦,做孩子成长路上的领路人。
在梦想的感召下,孩子会开始憧憬未来,充满活力,并在这个过程中赋予学习更深层次的意义。自此,学习不再是外部的压力和要求,而是来自于内心的渴望和追求。孩子会主动攻克难题、拓展知识,将“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因为他们知道这是实现梦想的必经之路。
所以,在某个闲暇的午后或寂静的夜晚,不妨问问孩子“你长大以后想做什么?”“你的梦想是什么?”,并引导他好好学习,通过知识的积累,成为他们想成为的人吧。
总之,教育从来不是要求,而是点燃、鼓舞、唤醒。愿父母都能放下没完没了的说教,用行动点亮孩子学习的热情,陪伴他们走过成长路上的沟沟坎坎,奔向更广阔的未来!
责编:孟小七
排版:孟小七
图片来源:网络
更新时间:2025-07-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