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问”健康丨春秋过敏大不同 诱因应对各有侧重

春秋两季都是过敏性疾病的高发期,但很多人不知道,这两个季节的过敏其实各有特点。秋季和春季的过敏有何不同?该如何针对性应对?

视频加载中...

春季过敏的“主角”是花粉,尤其是树木花粉,如柏树、桦树、杨树、柳树等。此时气温回升,花草萌发,花粉随风飘散,易引发急性过敏反应,常表现为突发性打喷嚏、流清涕、眼睛发痒等症状,且多在白天户外活动后加重,随花期结束逐渐缓解。

秋季过敏则呈现花粉为主、真菌协同的特点:

相较于春季,秋季过敏症状更易伴随干燥特征,如皮肤干燥瘙痒、干咳少痰等,持续时间也更长,部分因真菌滋生可能持续到深秋。

春秋过敏 应对方法需“因季调整”

春季过敏,重点防止花粉吸入,外出时戴口罩、眼镜,回家后及时清洗鼻腔和衣物;花粉浓度高的时段,比如上午10时至下午4时,减少户外活动。

秋季过敏时,除了避开花草密集的区域外,还需要加强室内除湿,定期清洁浴室、厨房等易滋生真菌的角落;同时注意润燥护肤,多喝水、使用保湿产品,缓解干燥加重的过敏症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变态反应中心主任王学艳介绍,针对过敏性鼻炎,要关注居住区的花粉浓度,在花粉播散前一到两周进行预防性用药,可减少花粉高峰期严重症状出现。

©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责任编辑:陈浩洲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8

标签:养生   诱因   春秋   健康   花粉   真菌   秋季   春季   症状   户外活动   浓度   高峰期   花草   干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