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名为《Whiteout Survival》的手游登顶了全球手游收入榜,它的开发商是世纪华通旗下的点点互动。
这款游戏不仅成为中国出海手游收入排行榜的第一,还一度超越了米哈游的《崩坏:星穹铁道》和腾讯的《PUBG MOBILE》。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款收入领先的“出海爆款”,在游戏的前六章几乎没有传统SLG的复杂策略玩法,而是主打合成与模拟经营。
这款小游戏为何能吸引海量海外用户留下呢?
过去几年,手游市场竞争激烈,SLG(策略类游戏)由于生命周期长、付费能力强,成为大厂的重点布局方向。
但SLG的高门槛也让不少小团队望而却步,相比之下,小游戏因为轻量、开发周期短、投入成本小,被认为是属于中小团队的“蓝海市场”。
根据Sensor Tower的数据,截至7月底,其姊妹产品《Kingshot》也突破了2亿美元收入,成为点点互动的又一爆款。
在国内外社交平台上,有不少玩家吐槽《Whiteout Survival》的广告让人“货不对板”。
广告中展示的是在冰雪中求生、拯救母女的剧情,但实际点进去,却发现是合成与模拟经营的玩法。再深入几关,才发现游戏逐渐引入了SLG的核心内容。
游戏前六章主打的是轻量玩法,降低用户认知门槛,等到用户沉浸其中后,再逐步引导他们进入复杂的SLG系统。
这套路径设计,配合差异化的广告素材,在TikTok等平台上获得了极高的点击和转化。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广告存在一定的“误导性”,但《Whiteout Survival》的留存率并不低。
广告只是入口,真正留住用户的,是游戏内容的渐进式设计。
从形式上看,《Whiteout Survival》被视为“小游戏”,因为它前期玩法轻量,适配碎片化时间。但从产品架构和商业逻辑来看,它更像是一款披着小游戏外衣的重度SLG产品。
DataEye研究总监刘尊曾指出,当前小游戏出海的判断标准已经泛化,不再局限于平台或容量,而是看产品是否具备“初期轻量+混合变现+多玩法拼接”几大要素。
当小游戏赛道开始向SLG靠拢,那些具备策略游戏基因和市场投放能力的大厂,自然更容易掌握主动权。
随着小游戏出海成为热门赛道,竞争也在加剧。世纪华通在2025年上半年财报中提到,公司销售费用高达65.64亿元,同比上涨121.72%,绝大部分成本都用于市场推广和广告投放。
更现实的是,一些公司将国内热门小游戏进行“换皮”后快速出海,占据流量窗口。这种操作虽然成本低、见效快,却也进一步挤压了原创产品的生存空间。
《Whiteout Survival》的核心机制并非单一玩法,它将合成、模拟经营、策略战斗等多种元素拼接在一起。通过“由轻到重”的设计,游戏既能吸引休闲用户,又能承接策略玩家的长期留存。
这套从轻度吸引到中度沉浸的设计思路,正成为小游戏出海的主流逻辑。
小游戏出海,曾是小团队的希望,如今却成了大厂的竞技场。《Whiteout Survival》的成功,更是整个行业模式转变的缩影。
当广告素材需要不断创新,投放策略依赖数据算法,每一个留存节点都要精细打磨,这个行业的门槛,早已被悄悄抬高。
游戏的胜负,不仅在玩法,更在于对用户路径的精密控制。
更新时间:2025-09-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