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们正式迎来了“出伏”!作为二十四节气中夏季向秋季过渡的转折点,白天还有些许暑气,但早晚已经悄悄的凉了起来,温度慢慢地在降低。这种早晚凉、白天热的天气,最容易让身体出现问题,感冒就是首当其冲。
老辈人常说:“小暑大暑不算暑,立秋处暑正当暑”,出伏后的“秋老虎”威力可不小,正是这个时候我们越发的不能胡吃海喝。本来夏天吃冷饮、吹空调、口味也不佳,身体相对的处于薄弱状态,不控制吃喝,身体很容易出毛病。
今日出伏,记得:1不喝、2不晒、3不睡、4不补,提醒家人别忘记!下面我们就来说说这些事,让大家平安迎金秋。
夏天来一杯凉茶,既能清热又能解暑,很是爽快。但凉茶大多是用一些苦寒的中药熬制而成的,比如金银花、菊花、夏枯草等。这些药材虽然能清热,但也容易损伤脾胃的阳气。尤其是对于脾胃虚寒的人来说,喝多了凉茶,会出现消化问题,所以出伏后,冷饮和凉茶都要少喝或者不喝。
那出伏后喝什么好呢?可以多喝一些温水,不刺激肠胃,还能促进新陈代谢。还可以喝一些花草茶,比如玫瑰花茶等;其实还有一个很老的养生方法,我们小时候都喝过,就是煮米汤,既有营养,又能养护脾胃。
出伏后的太阳或许没有盛夏的时候毒辣,但是紫外线特别强。都说夏天晒太阳可以养生,补钙,甚至是治疗女生的痛经,事实上,晒太阳确实有好处,但是要注意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晒。中午11点到下午3点的紫外线最强,很容易晒伤暴露在外的皮肤,身体好的可能只是皮肤发红,脱皮,身体有基础疾病的,高温暴晒会增加心脑血管的负担,后果很严重。
那什么时候晒太阳合适呢?早上7点到9点或者傍晚5点到7点,这两个时间段的阳光比较柔和,紫外线也相对较弱。每次晒的时间不宜太长,15-30分钟就可以了。
1、午睡时间不要太长。春困秋乏,很多人有习惯午睡,睡好了,能让下午更有精神,睡不好,会影响晚上的睡眠质量。出伏后,午睡时间最好控制在30分钟以内。
2、不要贪凉睡。出伏后,夜晚的温度虽然会有所下降,但也不至于一下子到冷的地步,所以,还是会开着空调或者是风扇睡觉。这时的风就不要对着身体吹,容易让寒气入体,引起感冒、头疼等症状。
3、不要熬夜。经常熬夜的人,会让肌肤变暗沉、长痘甚至是脱发等问题,晚上睡不着,白天没精神,感到疲劳、乏力,还有可能记忆力下降。所以我们一定要调整好休息的生物钟,虽然生活、工作很忙,但还是尽量早点上床睡觉,保证每天有8个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
一出伏就想着“贴秋膘”,大鱼大肉、滋补品就上桌了。经过整个的夏天,能量有所消耗,脾胃功能相对还比较弱,不适合在这个时候突然吃太多油腻、滋补的食物,其实身体根本就消化不了,还会引起不适。
那出伏后要怎么补才合适呢?建议吃些清淡的、易消化的、有营养的食物。多吃些蔬菜和水果,比如西兰花、梨、葡萄等;秋天干燥可以吃一些滋阴润肺的食物,比如银耳、百合、莲子等;除了素的,还可以吃一些荤食,比如瘦肉、鱼肉、豆类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为身体补充能量。
今日出伏,我们一定要记住:“1不喝、2不晒、3不睡、4不补”,提醒家人别忘记!当然,这也不是说只有出伏才需要做到这些,其实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一天,都应该这样健康、有计划、有能量的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愿我们大家都健健康康,永远身心愉悦!
更新时间:2025-08-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