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癌症治疗的精准医学时代,一项来自西北大学医学院的重要研究正在重新定义放射治疗的标准。研究团队开发的人工智能系统iSeg不仅能够匹配医生在CT扫描中准确勾勒肺部肿瘤轮廓的能力,更能识别医生可能遗漏的关键癌症区域。这一突破性技术有望显著提升癌症治疗的精度和一致性,为全球每年数百万接受放射治疗的癌症患者带来新希望。
传统的肿瘤分割技术面临一个根本性挑战:肺部肿瘤会随着患者的每次呼吸而移动。这种动态变化使得精确定位和治疗变得极为困难,而任何微小的定位误差都可能导致治疗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对健康组织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iSeg系统的独特之处在于其能够处理这种呼吸运动。与早期专注于静态图像的AI工具不同,iSeg是首个被证实能够在肿瘤随呼吸移动时进行3D分割的深度学习工具。这一技术突破对于需要高精度的放射治疗规划具有关键意义,要知道美国有一半的癌症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接受放射治疗。
西北大学范伯格医学院放射肿瘤学主席Mohamed Abazeed博士表示:"准确的肿瘤靶向是安全有效放射治疗的基础,即使是靶向的微小错误也会影响肿瘤控制或导致不必要的毒性。通过自动化和标准化肿瘤轮廓勾画,我们的AI工具可以帮助减少延误,确保医院之间的公平性。"
iSeg系统的可靠性源于其强大的训练基础。研究团队使用了来自西北医学和克利夫兰诊所医疗系统内9家医院的数百名肺癌患者的CT扫描和医生绘制的肿瘤轮廓进行训练。这一数据规模远超过往许多研究中使用的小规模单医院数据集,为系统的泛化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训练完成后,AI系统在从未见过的患者扫描中进行了严格测试,其肿瘤轮廓与医生绘制的轮廓进行了详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iSeg始终能够与不同医院和扫描类型的专家大纲相匹配,展现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更令人瞩目的是,iSeg不仅能够复制医生的工作,还能识别一些医生可能遗漏的区域。这些被遗漏的区域如果不及时治疗,往往与更糟糕的治疗结果相关。这表明iSeg可能有助于捕捉那些经常被忽视但具有高风险的肿瘤区域,从而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研究的第一作者、范伯格医学院高级研究技术专家Sagnik Sarkar指出:"通过自动化和标准化肿瘤轮廓勾画,我们的AI工具可以帮助减少延误,确保医院之间的公平性,并可能识别医生可能错过的领域,最终改善患者护理和临床结果。"
这项技术的意义不仅在于提高治疗精度,更在于推动医疗公平性。在许多地区,获得亚专科专业知识的机会有限,iSeg技术可以帮助标准化和增强放射肿瘤学中靶向肿瘤的方式,确保无论在哪家医院,患者都能获得一致的高质量护理。
目前,研究团队正在临床环境中测试iSeg,将其性能与医生实时比较。他们还在整合用户反馈等功能,并努力将技术扩展到其他肿瘤类型,包括肝癌、脑癌和前列腺癌。团队还计划将iSeg应用于其他成像方法,包括MRI和PET扫描。
放射肿瘤学讲师、研究合著者Troy Teo表示:"我们将其设想为一种基础工具,可以标准化和增强放射肿瘤学中靶向肿瘤的方式。这项技术可以帮助支持跨机构更一致的护理,我们相信临床部署可以在几年内实现。"
iSeg系统的成功不仅代表了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应用的重要进步,更预示着癌症治疗向更精准、更一致、更高效方向发展的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扩展,这一系统有望在未来几年内成为放射治疗的标准工具,为全球癌症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更新时间:2025-07-0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